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专家评述
编号:10254166
调整心态是关键——王登峰教授从心理学角度谈防“非典”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3日 科学时报
     现在,SARS已经成为各高校最关心的问题之一。4月19日下午,北大党委副书记、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就“当前应该以何种心态面对非典”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王登峰教授说,采取什么态度面对“非典”,涉及到每个人的危机管理策略。但个人对待“非典”威胁的策略不同,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他提到“三英里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有大批心理学家被派往事发地区工作。他们发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那些把注意力集中到稳定和调节自身的情绪上、拥有良好的心态的居民,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健康上都明显好于其他人。而在通常情况下往往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另一种应付方式——主动制定计划去直接解决问题,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当前“非典”流行,与前面的例子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人们对存在的巨大威胁有着极度恐慌,但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甚至难以确认自己会不会有危险。这时最好的策略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回避”问题上,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 http://www.100md.com
    他说,不可否认,“非典”是可怕的,一旦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就有可能染上该病。虽然医学界已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但尚未弄清它的真实机理和具体传播方式,尚未得知如何消灭这种病毒。目前大家最积极的防范措施是不接触。这对于解决“非典”威胁问题来说是最消极的策略,但在目前却是最积极的做法。

    大学师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非典呢?王登峰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向大家提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尽可能全面了解与“非典”有关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报纸以及学校发放的宣传资料来了解非典可能的传播途径、最典型的特征、基本的预防方法、遇到“非典”的感染者该如何处理……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安全。针对目前消息的来源很多,甚至很多消息本身自相矛盾的情况,他认为,我们在注意信息本身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信息的来源,拥有鉴别能力,选择性地接收外界信息,了解真实情况。

    王登峰教授强调了“决不犯险”这四个字。了解信息是针对担心和疑虑,“决不犯险”则是为了防止做了某事后因后悔而产生更大的恐慌。我们要采取任何可行的措施以杜绝可引起感染的行为或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凡事要听取专家的建议。他认为,大学生在“非典”流行期间回家是一种“犯险”的举动。因为在路途中、在家乡都比在学校更有可能染上非典!北大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监控体系,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对该人进行隔离。学校近期已经对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和家属区等场所进行消毒,同时控制校外人员入校,保证师生安全。这些是其他场所很难达到的。回家的学生是否会在校外染上非典,尚不可知。他们在返校时对其他人的健康也许是一种威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恐慌。

    他建议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前面两点,看似被动,实则积极,只有保持积极心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任何人,染病的危险都是存在的。既然大家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恐慌是没必要的。紧张也没有用,不如按部就班地采取能做到的预防措施,过该过的生活。大家可以通过消毒房间、勤洗手、服用预防药物等方法来消除隐患,平稳情绪。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寻找一些无危害的方式来平稳自己的情绪。他认为,在疫情面前需要信心,保持情绪稳定是最好的预防。

    王登峰教授希望大家能调整心态,按照专业人士推荐的防御方案积极应付,不要被恐惧吓倒,冷静面对SARS。

    (纪金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