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53296
孩子为何离家出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7日 上海心理热线
     的确,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真正出走的孩子固然不多,然而据心理学家最近的调查表明,存在这种思想的青少年却占调查对象的25.6%,超过四分之一,可见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心理学家对离家出走的孩子作过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逃避型

    这类孩子大都生活在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里,常遭打骂。他们心中的大多数人学习成绩较差,为了免受打骂,便一走了之。大部分离家出走的孩子都属于这一类型。

    向往型

    他们大都是家中的宠儿,备受娇惯,但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与社会上的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而不惜离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目的”和“理想”。

    报复型

    这类孩子因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因此用离家出走进行报复。他们一般不会走得太远。当暗中窥视父母东寻西找的狼狈相时,还会幸灾乐祸,得意洋洋。

    盲从型

    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这类孩子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出走便后悔莫及。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初中学生为主,男孩居多,也有女孩。所以会导致这一行为,既有他们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变化的原因,也有家长教育不当的原因。

    从孩子方面说,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开始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发展为独立意向强烈。他们独立活动的愿望日益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如果家长还象从前那样对待他们,动辄打骂,便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以至发展到出走。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实际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接收社会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走上邪路。

    就家长而言,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家长对孩子或百依百顺,放任骄纵;或者以绝对权威自居,稍不合意,非打即骂,从而加深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种溺爱与痛恨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酿成了孩子离家出走的苦酒。

    为了消除孩子可能出现的这一心理障碍,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要看到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既不放任娇惯,也不简单粗暴。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生活,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诱导;发现孩子的问题后,要用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启发他们自觉地接收正确的,摒弃错误的,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

    3、放下架子,父母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如果在对待孩子上有不公正的地方,也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从而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4、对出走后归来的孩子要归于更多的关心和温暖,绝对不能歧视和看死他们,更不能冷嘲热讽。

    总之,孩子的可塑性大,只要认真地与他们沟通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淤积,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就会减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