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出现。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1世纪下半叶,人类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经济变革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既提出了挑战,又带来了发展机遇。笔者试就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作一初步探讨,以促进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改革,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
关于知识经济,其定义最早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归纳出知识经济具有如下特征:(1)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型劳动者成为核心生产要素;(2)生产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分散型、及时性、厂家与用户合作设计、用户指导生产;(3)组织特征是学习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并行关系、网络结构等;(4)管理以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适应性、创新性为特点;(5)成功的企业是创新、柔性、知识生产型企业;(6)产品特征是知识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以知识为基础;(7)市场特征是全球化、变化快、非中介的、网络化、电子商务等;(8)技术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创造等;(9)产业结构是知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10)知识型劳动者就业率高,劳动者终身学习等。上述特征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应是知识型的、具有创造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 百拇医药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1)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循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2)应具有新型的知识智能结构和综合实践能力。既有扎实的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吸取新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知识;既有娴熟的诊治技能,又勤于思考,善于改进,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3)应具有勇敢的竞争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尤其是在激烈的医务市场竞争中更应具有这种意识。(4)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热情和坚韧的创新意志。强烈的创新热情能增强人的思维认识活动能力,勇于吸取新的知识;坚韧的创新意志能使人藐视困难,顽强拼搏。(5)应具有良好的群体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成为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摇篮
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已成为教育、医务、科研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已有如陈可冀、王永炎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说明在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的过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较窄、适应性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真正从过去的专才教育、应试教育转变到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上来,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既有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医学技术,且勤于思考、能于探索、善于动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勇于奉献的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为此,应积极做好如下工作:
, 百拇医药
1.创造条件,使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
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重要的发明创造大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代。如哥白尼提出日新说时38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29岁,发明电灯时31岁。自然科学如此,许多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亦如此。如《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才能使青年中医药人才不断涌现,中医药事业亦才能兴旺发达。
适于人才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因人而异,但归纳起来不外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培养;其次是所在单位小环境的培养和支持;再次是社会大环境与宽松氛围。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各级各地先后设立了多种青年科学基金,用以支持和扶助青年人才的成长。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均设立了“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使年轻英才能脱颖而出。为什么有的人在一个单位无所作为,而换了另一个单位后却成绩显著,其原因与单位的小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实验设备等不无关系,当然,还与能否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信息等有关。故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单位的小环境,使青年中医药人才能专心致志地进入前沿问题的研究领域,发挥其创新精神,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 http://www.100md.com
2.调整结构,逐步使现有师资队伍梯队趋向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依然存在,为缓解这一矛盾,必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应根据师资队伍的现实情况,抓好继续教育,进行知识更新。同时抓好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其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使现有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3.重聘英才,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 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我国在某些学科与领域能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国家相继在部分院校与专业设立了特聘教授,这无疑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良好举措。中医药院校也可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院校与专业在中医药系统内以重金聘用英才,大幅度改变他们的待遇,创造科研条件,使之在某些学科能起到龙头作用。, http://www.100md.com(湖北中医学院 赵映前)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
关于知识经济,其定义最早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归纳出知识经济具有如下特征:(1)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知识、无形资产和知识型劳动者成为核心生产要素;(2)生产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分散型、及时性、厂家与用户合作设计、用户指导生产;(3)组织特征是学习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并行关系、网络结构等;(4)管理以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适应性、创新性为特点;(5)成功的企业是创新、柔性、知识生产型企业;(6)产品特征是知识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以知识为基础;(7)市场特征是全球化、变化快、非中介的、网络化、电子商务等;(8)技术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化、可视化、柔性创造等;(9)产业结构是知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10)知识型劳动者就业率高,劳动者终身学习等。上述特征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应是知识型的、具有创造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 百拇医药
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1)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循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2)应具有新型的知识智能结构和综合实践能力。既有扎实的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吸取新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知识;既有娴熟的诊治技能,又勤于思考,善于改进,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3)应具有勇敢的竞争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尤其是在激烈的医务市场竞争中更应具有这种意识。(4)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热情和坚韧的创新意志。强烈的创新热情能增强人的思维认识活动能力,勇于吸取新的知识;坚韧的创新意志能使人藐视困难,顽强拼搏。(5)应具有良好的群体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成为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摇篮
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已成为教育、医务、科研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已有如陈可冀、王永炎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说明在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的过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较窄、适应性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真正从过去的专才教育、应试教育转变到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上来,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既有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医学技术,且勤于思考、能于探索、善于动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勇于奉献的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为此,应积极做好如下工作:
, 百拇医药
1.创造条件,使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
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重要的发明创造大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代。如哥白尼提出日新说时38岁,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29岁,发明电灯时31岁。自然科学如此,许多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亦如此。如《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由此可见,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才能使青年中医药人才不断涌现,中医药事业亦才能兴旺发达。
适于人才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因人而异,但归纳起来不外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的努力和素质的培养;其次是所在单位小环境的培养和支持;再次是社会大环境与宽松氛围。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各级各地先后设立了多种青年科学基金,用以支持和扶助青年人才的成长。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均设立了“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使年轻英才能脱颖而出。为什么有的人在一个单位无所作为,而换了另一个单位后却成绩显著,其原因与单位的小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实验设备等不无关系,当然,还与能否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信息等有关。故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单位的小环境,使青年中医药人才能专心致志地进入前沿问题的研究领域,发挥其创新精神,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 http://www.100md.com
2.调整结构,逐步使现有师资队伍梯队趋向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依然存在,为缓解这一矛盾,必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调整不合理的结构,应根据师资队伍的现实情况,抓好继续教育,进行知识更新。同时抓好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其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使现有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3.重聘英才,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 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我国在某些学科与领域能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国家相继在部分院校与专业设立了特聘教授,这无疑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良好举措。中医药院校也可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院校与专业在中医药系统内以重金聘用英才,大幅度改变他们的待遇,创造科研条件,使之在某些学科能起到龙头作用。, http://www.100md.com(湖北中医学院 赵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