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333982
经验方介绍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10日 清阳客栈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211400)

    原载于《中国农村医学》1998年第5期、第6期

    1 连附芍甘汤

    组成:黄连、附子、白芍、甘草。

    用法:煎汤内服。药量可根据年龄大小及辨证情况酌情用之。热痛,黄连6克,附子1克;寒痛,附子6~12克,黄连l~2克。白芍5~15克,甘草3~6克(1剂)。

    功用:泄热,温里,缓急止痛。

    主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疾病)。

    方解:本方由连附六一汤合芍药甘草汤组成。连附六一汤出自明·虞抟《医学正传》中,其用量黄连为6,附子为1,故名连附六一汤,属泻火之剂,用治中焦湿热之胃痛。如调换连附用量,附子用6,黄连用1,则属温里之剂,用治寒邪伤中之胃痛。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甘草味甘,白芍味酸,二药合用,有甘酸敛阴、缓急止痛之效。与黄连、附子为伍,刚柔相济,无伤阳动火之弊。
, http://www.100md.com
    验案:李某,男,12岁。1985年5月3日诊。既往有蛔虫病史,曾多次驱蛔。近两日忽上腹部疼痛,阵急阵缓,经某医院诊治疑为虫痛,服驱虫解痉止痛药后暂止,移时又痛,未排出虫体。诊见患孩呈痛苦面容,揿腹弓腰,剧痛难忍,泛恶欲吐,有时吞酸,腹软未扪及包块,无肠型,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大便常规检查(-),寄生虫卵(-)。证属肝火燎胃之胃痛(胃痉挛)。治以泄热止痛。处方;川连6克,明附片1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3克。1剂,煎水20毫升,顿服。服后约20分钟痛止,后未再痛。

    刘某,男,42岁。1996年11月16日诊。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形寒饮冷后即胃痛。近因气温陡降未及时添衣,以致寒伤于胃,痛发较剧,呻吟不已,四肢欠温,脘感冰凉,舌苔白厚,脉象沉紧。证属寒凝气滞,中阳不运之胃痛。治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处方:明附片12克,川连2克,煨白芍10克,炙甘草5克,1剂煎二服,服后痛止,后以温中健脾法缓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痛未再发。

    2 姜子平喘汤
, 百拇医药
    组成:干姜1.5~3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3~5克,白芥子3~5克,红枣3枚。如有恶寒发热风寒外感证,可酌加辛温解表药。

    用法:煎汤20~50毫升,顿服。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寒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方解:寒喘因外感寒邪伤于肺气,加之痰阻气道,肺失肃降,其气上逆所致,治当温肺化痰,降逆平喘。方中干姜,性味辛温,能散能守,善“治胸满,咳逆上气……,消痰下气”(《本草纲目》)。清·吴仪洛《本草从新》更为明确地指出:干姜能“利肺气而治寒嗽”。《伤寒论》方小青龙汤中,即运用干姜温肺化饮,以平喘逆。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为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功专化痰消滞,顺气降逆,加红枣(甘温)以缓姜、子之性,与姜合用(名姜枣汤或姜枣饮),又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之用。
, 百拇医药
    验案:李某,女,3岁。1995年11月2日诊。初冬感受风寒,发热,咳嗽两天,热退后咳未已,反增气喘,喘息与痰鸣交织,声如曳锯,三凹征明显,面灰唇绀,脘满纳呆,口干,但不欲饮水。舌淡紫、苔白厚腻,脉濡滑。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和痰鸣音,血白细胞不增高。证属寒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法当温肺化痰,降气平喘。处方:淡干姜2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5克,白芥子5克,红枣3枚。1剂煎二服,每煎约20毫升。

    服后,咳止喘平,再服1剂即愈。

    3 覆脐止泻散

    组成:川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淡干姜,各等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瓷瓶盛贮塞紧,勿令泄气,每用3克,盛入小纱布口袋内(袋口不需缝合),覆于患儿神阙穴上,外以纱布绷带固定。24小时后取下,倒去布袋中药,再如法一次,为一疗程。
, 百拇医药
    功用:暖脐止泻。

    主治:风寒泻、湿(重)热泻、寒湿泻、脾肾阳虚泻。

    方解:本方仿《古今医方集成》“暖脐膏”组方之义,药用味辛性热之川椒“温脾胃……止泄泻”(《本草纲目》);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本草经疏》),“燥肠胃而止久滑之泻”(《医宗必读》);肉桂“味厚,甘辛大热……壮命门之阳”(《本草汇言》);小茴香辛温,“开上下经之通道,调中止呕下食”(《汤液本草》);干姜辛热“燥湿而补脾”(《本草求真》)。诸药合用,共奏温脾胃,除寒湿,以止泻利之效。

    神阙穴位于脐正中,亦是上中下三焦的中枢,它通过经络的联系,贯通冲任,直连脾胃。故吴师机多取脐疗一法。他尝谓:“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理瀹骈文》)。中药覆脐,就是使药物的气味相互感应而作用于中焦,以达到温中、运脾、止泻的目的。小儿肌肤薄嫩,不耐粘性物敷贴,运用本法简便、安全、有效,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
, http://www.100md.com
    验案:张某,男,1岁6个月。1994年10月26日诊。患儿面色黄困,体型偏瘦,纳呆,大便稀溏,色淡黄,伴少量粘液,每日5~8次,无臭气,腹胀,舌苔白腻,指纹淡暗。证属寒湿困中,脾阳不运。拟温脾化湿法。予覆脐止泻散6克外治。

    运用本散6克,分两次覆于神阙穴上,每次覆24小时,连覆两次,腹泻即止。经随访半月,腹泻未作。

    4 二子散

    4.1 组成 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

    4.2 制用法 二药共研细末,瓶贮备用。每晚于睡前取1份(10克),加温开水调拌如干糊状,捏成圆形药饼似银圆大小,紧贴脐窝。上覆洁净塑料薄膜一块(较药饼稍大),外用纱布绷带裹腹(如螺旋式从上腹裹至下腹,使之上下牵扯,以免纱布、药饼滑脱)。翌日清晨去绷带及药饼,当晚再如法,连敷3次为一疗程。
, http://www.100md.com
    4.3 功用 敛肺止汗。

    4.4 主治 小儿汗症(多汗)。

    4.5 方解 二子散中五倍子味酸、咸、性寒,入肺、肾、大肠经。《本草纲目》载:“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涂泄痢湿烂。”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肾经,功能“滋督经不足之水,强阴涩精,除热解渴,收肺气耗散之金,疗咳定喘,敛汗固肠”(《医宗必读·本草征要》)。二药均入肺肾二经,其味皆酸,《伤寒论注》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故用于肺虚出汗极为有效。用五倍子止汗,见于《本草求真》,该书谓:“常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与五味子合用,是源于朱丹溪“黄昏嗽方”(功擅收肺保肾),有金水相生,母子同补之义,其功效倍于单味五倍子。药性寒温相济,其性和平,对皮肤无刺激过敏反应。

    脐窝为神阙穴所在,属任脉经,可纵横连贯人身十四经脉,上达心肺,下交肝肾,使入肺肾二经之药性随其经气迳入病所。
, 百拇医药
    4.6 疗效 用本法治小儿汗症63例,其中自汗51例,盗汗2例,多汗10例。结果:运用本法1~2个疗程(即3~6次)汗止,经随访3个月至半年以上未出汗者43例(68.5%);运用本法l~2个疗程汗止,在1~2个月内又出汗者16例(25%);运用本法l~2个疗程,汗未止,或用时汗止,停敷后又出汗者4例(6.5%)。

    5 芦荟止血粉

    5.1 制用法 芦荟30~50克,研成细粉,瓶贮,塞紧,置干燥处备用。用量用法,视出血部位及出血情况而定。①部位暴露、出血缓慢者,将粉撤于出血处,以覆盖出血面力为度;②部位隐蔽、出血较涌者,用消毒药棉或油纱布条蘸、粘此粉,压迫或填塞出血处;③将粉用温开水溶化,滴瓶盛贮,滴入(1~2滴)出血处。

    5.2 功用 粘堵出血,保护创面。

    5.3 主治 鼻衄、齿衄、软组织外伤出血、血友病外伤、口腔溃疡、肛裂、痔疮、下肢溃疡。
, http://www.100md.com
    5.4 方解 芦荟系百合科常绿植物芦荟叶片中液汁,经浓缩干燥而成。性味苦寒,入肝、胃、大肠经,功能泻热导积,杀虫、凉肝,多用于内服。芦荟外用疗疾,最早见于唐·刘禹锡《传信方》:“芦荟,甘草研末,敷湿癣甚效。”明·《证治准绳·外科》、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亦有用本品外治口疮、脑疳、鼻痒的记载。惟运用本品外治创伤、炎症出血,古今方书均无记载,此方系出自祖传,屡用屡验。其外用止血之理,笔者认为质粘“似黑饧”(《本草纲目》),敷之与血溶化如胶,粘合破裂血管,封闭出血创面,故能止血。

    5.5 疗效 148例外出血患者,经用本法后,均1次止血,连续观察l~7天未再出血,无1例感染。

    5.6 案例 杨某,男,4岁。1976年3月,因患血友病口腔出血不止入院。诊时,满口有血,随口角下流,颈、胸及衣襟均为血染。经检查发现上腭左侧有约食指头大溃疡一块,出血不止。遂用消毒药棉蘸此粉,紧贴出血处,随贴随止。观察4天,未见出血,溃疡亦渐渐愈合。
, http://www.100md.com
    6 藤黄酊(糊)

    6.l 组成 藤黄、75%乙醇,或食醋。

    6.2 制用法 藤黄50克(研粉),加入75%乙醇300毫升,瓶贮浸泡(称酊剂),用时摇晃,以消毒药棉蘸涂患处。也可用藤黄粉5~10克,加食醋(适量)调如糊状(称糊剂),涂敷患处,每日2~4次。

    6.3 功用 散肿消痈。

    6.4 主治 局部急性炎症(疖肿、各部位脓肿、腮腺炎、急性乳腺炎、化脓性指头炎、外伤感染、丹毒等)。

    6.5 方解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成品呈圆柱形,色橙黄,质脆易碎,不溶于水。主产印度及泰国。味酸涩,性温有大毒。本品始见于唐·《海药本草》,主“虫牙蛀齿,点之便落”。《本草纲目》“藤黄”项下,只转录了这段文宇,并无新意。至清·赵学敏辑《本草纲目拾遗》时,始论之甚详,所治之症亦多,如痈、疽(脑疽、骨疽)、眼疾、疮(疔疮、金疮、臁疮、坐板疮)、癣、无名肿毒、各种外伤(刀、斧、木、石、汤、火伤)等症。本品有大毒,方书所载除《医宗金鉴》三黄宝蜡丸。《外科全生集》(山黎)峒丸中有本品(经加工炮制)配制内服治“跌打损伤、痈疽流注”外,余皆外用。本法为家传常备药,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已用之不多。70年代初大搞中草药运动,余推出本品外治局部炎症,其功效不弱于抗生素。1974~1975年乃公开本法,邻近县、市医院知之者都乐于运用,有的医院外科还用于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称之为“神皮酊”。
, 百拇医药
    本法外治一切痈疽肿毒,其效用已为现代药理实验所证实。本品中的“藤黄宁”具有抗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6.6 疗效 1974~1975年运用本法治疗人体各部位脓肿60例,颈部毛囊炎9例,头面部疖肿59例,腮腺炎4例,急性乳腺炎41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10例,丹毒3例,术后切口感染、羊肠线埋藏局部感染各1例,局部外伤感染7例,合计195例。其中用酊剂外涂2~4次,炎症消退者123例(63.66%);糊剂外敷4~6次,炎症消退者48例(24.61%);外涂配合抗生素治疗1周左右炎症消退者24例(11.73%)。

    20多年来,本市人民医院外科已把本法列入外治常规,该院制剂室常年配制此酊剂用于临床。, 百拇医药(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