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术
中国自古及今历史绵延几千年,这几千年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人的智慧很大一部分都用在哪里了呢?用在了养生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大部分都会养生术,都钻研养生术,这些养生术也是科学,只不过现在世界还没重视,是属于长生不老学的一种分支学科,长生不老学以后一定是人类最热门的科学,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和自由需要以后,长生不老将是人类最大的需要之一,可以预见,随着长生不老学的兴起,中国古代的养生术必将得到重视和发掘,中国的养生术中凝结了无数智慧者毕生的精力,是无数优秀聪明人用自己的肉体做实验得出来的宝贵的实证经验,代价的昂贵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宝藏以后一定会得到开发的。
在这个宝藏里有个金矿,那就是庄子的养生术。庄子这个人是不说假话废话的,整部《庄子》都可以用养生学的眼光来诠释,我最推崇的是它其中的三种:
一是《庄子.在宥篇》记载: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嵇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 百拇医药
广成子这段话,把养生长寿的道理和盘托出,明确地提出了长生的养生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原则,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玄妙,我只能把它摘抄下来,让大家阅读,自己领悟,我只能说这里面有金矿,挖掘还得靠自己,我体会主要是入静,进入少思少欲的状态,极至是无思无欲的状态,这是极限,人只能无限追求也许不能达到。
这段说广成子的话虽然是庄子写的,庄子晚于老子,但是老子的养生观点和这段观点一致,是广成子观点的发挥:
《道德经》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百拇医药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些都是抱元守一的入静类的养生理论依据,人如果按照这些理论去实践站桩和静坐,身体有明显或隐蔽的慢性病者,首先会自发动,自发动沉寂后,一些明显的或者隐蔽的慢性病将消失,身体进入健康态,继续坚持站桩和静坐,将开智慧长精神强肌体。
第二种方法是心斋法,这是摘自于《庄子》第四篇《人世间》,这篇写道: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段话简单地说也是简便法门就是听息:无论自己心情如何,哪怕是无比烦恼急燥,你静下心来,用心倾听自己的鼻子一出一进的呼吸,不是听鼻子呼吸的声音,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出一进的感受上。这个方法很象佛家的观音法门,“观音”,“观”不就是看吗?声音怎么可能看见呢?佛的意思是通过这个悖论要求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声音上来修行。听息法与观音法效果是一样的,都是安定心神,进入宁静的状态。
, http://www.100md.com
这种方法最适合现代人了,现代人快节奏,压力大,精力旺盛的还要搞网恋,心火自然旺盛,常常被以失眠等亚健康困扰,那么请尝试庄子的听息法,吃上庄子的心斋,假以时日,亚健康自然不治而愈。
第三种方法是坐忘,具体哪一章,我也不去查了,太晚了,我想睡觉了,就把记得的背下来“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这种坐忘也是从静坐入手,放下每天用来思考的感性思维(堕肌体)和理性思维(黜聪明),这种静坐去杂念的方法,打个比方,如同一个人从闹市走进深山,沿路开始碰见很多人,逐渐还能碰见几个人,渐行渐远,渐远遇见的人就渐少,最后到达深山,四面寂静无声,只有山,只有树,只有大地,人融进了大自然,静坐时也是这样,放下了平常思维,杂念开始很多,长期坐下来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但是这时候人是清晰明白的,如果说这时候还有感受,那么感受到的就是我与宇宙是一体的,宇宙和我是一同呼吸的,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通状态。我静坐时候体会过这种状态,起坐后人的大脑就象洗过一样,清新爽快。, http://www.100md.com
在这个宝藏里有个金矿,那就是庄子的养生术。庄子这个人是不说假话废话的,整部《庄子》都可以用养生学的眼光来诠释,我最推崇的是它其中的三种:
一是《庄子.在宥篇》记载: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嵇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 百拇医药
广成子这段话,把养生长寿的道理和盘托出,明确地提出了长生的养生目标,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原则,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玄妙,我只能把它摘抄下来,让大家阅读,自己领悟,我只能说这里面有金矿,挖掘还得靠自己,我体会主要是入静,进入少思少欲的状态,极至是无思无欲的状态,这是极限,人只能无限追求也许不能达到。
这段说广成子的话虽然是庄子写的,庄子晚于老子,但是老子的养生观点和这段观点一致,是广成子观点的发挥:
《道德经》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百拇医药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些都是抱元守一的入静类的养生理论依据,人如果按照这些理论去实践站桩和静坐,身体有明显或隐蔽的慢性病者,首先会自发动,自发动沉寂后,一些明显的或者隐蔽的慢性病将消失,身体进入健康态,继续坚持站桩和静坐,将开智慧长精神强肌体。
第二种方法是心斋法,这是摘自于《庄子》第四篇《人世间》,这篇写道: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段话简单地说也是简便法门就是听息:无论自己心情如何,哪怕是无比烦恼急燥,你静下心来,用心倾听自己的鼻子一出一进的呼吸,不是听鼻子呼吸的声音,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出一进的感受上。这个方法很象佛家的观音法门,“观音”,“观”不就是看吗?声音怎么可能看见呢?佛的意思是通过这个悖论要求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声音上来修行。听息法与观音法效果是一样的,都是安定心神,进入宁静的状态。
, http://www.100md.com
这种方法最适合现代人了,现代人快节奏,压力大,精力旺盛的还要搞网恋,心火自然旺盛,常常被以失眠等亚健康困扰,那么请尝试庄子的听息法,吃上庄子的心斋,假以时日,亚健康自然不治而愈。
第三种方法是坐忘,具体哪一章,我也不去查了,太晚了,我想睡觉了,就把记得的背下来“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这种坐忘也是从静坐入手,放下每天用来思考的感性思维(堕肌体)和理性思维(黜聪明),这种静坐去杂念的方法,打个比方,如同一个人从闹市走进深山,沿路开始碰见很多人,逐渐还能碰见几个人,渐行渐远,渐远遇见的人就渐少,最后到达深山,四面寂静无声,只有山,只有树,只有大地,人融进了大自然,静坐时也是这样,放下了平常思维,杂念开始很多,长期坐下来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但是这时候人是清晰明白的,如果说这时候还有感受,那么感受到的就是我与宇宙是一体的,宇宙和我是一同呼吸的,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通状态。我静坐时候体会过这种状态,起坐后人的大脑就象洗过一样,清新爽快。,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