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何轻言生命(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2日
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在武汉召开。武汉高校在短短3个月内,发生12起学生自杀事件,在校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本报记者针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了独家调查采访———
4月8日,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突出的问题,湖北省教育厅根据省党政主要领导的批示,召开了全省范围内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这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
武汉市一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向记者透露,促成这次特别会议召开的原因,是本学期武汉各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据了解,今年开学至今,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2人获救。
学生自杀现象严重
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计,在这12起学生自杀案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自杀方式包括跳楼、服毒、割腕和跳水等,其中以跳楼为多。其中,有两所学校本学期的自杀人数在2起以上。该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述消息时承认:“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对此感到很痛心。”
, 百拇医药
这位负责人展示一组数据说,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率为10/10万,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我国高校自杀率则为2/10万。这个比率看似不大,但由于自杀者所在群体属群居且相互经历和思想基本相同的特殊性,其危害比其它类型自杀者造成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武汉地区有高等学校36所,在校学生40万人。不到3个月就已发生12起自杀事件,10人死亡。如果这个趋势不能得到遏制,则武汉高校学生自杀率将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在武汉市高校采访期间发现,和这位官员的“痛心”之感不同的是,对于自杀现象,高校学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在被问及对同学自杀的感想时,武汉大学一位男生的口气有些满不在乎:“唉,去就去吧,他要去,总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人固有一死嘛。”记者追问他对死去的同学是否同情,他想了想,勉强地说:“是有些惋惜,毕竟太年轻了。”
自杀给他人造成心理冲击
高校学生对自杀现象的具体态度耐人寻味。
, 百拇医药
许多女生谈到自杀现象,首先感到的是“恐怖”。3月份,某高校一名学生跳楼自杀,一位女生目睹了当时的情景:那天我经过那栋楼回宿舍,只觉得眼前一闪,似乎有个什么阴影掠过,紧接着一声闷响传到我耳朵里。就在我一边纳闷一边继续往宿舍走的时候,传来其他同学的喊声:“不好啦,有人自杀了!”我壮着胆子回头观望,透过围观的人群,我看到一个同学躺在地上,样子很不堪。当时我就想,如果落到我头上,或者落到我眼前,该是多么恐怖。好端端的,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呢?“跳楼成了同学自杀时的首选方式,这种方式事后挽救生命的成功性极小,并且会给其他同学造成极端强烈的心理冲击。”某高校一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记者分析说,“看着那一滩鲜血,没有人不会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恐惧。”他还告诉记者,在青春年少的学生看来,跳楼的方式还带有某种程度的英雄色彩,容易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走上自杀的轨道,很容易选择这种方式。
提到自杀,多数接受采访的学生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主要是一种惋惜态度。“可惜了一条年轻的生命”、“他父母会伤心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么死了不值得”,类似的评价是学生说得最多的。
武汉市一位高校负责人分析说,由于自杀现象学生们见怪不怪,这有利也有弊。好处是自杀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如10年前那样沉重,弊端则是产生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使得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不再像传统上那么强烈,一旦遇到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更容易产生弃世念头。
湖北省高校的这次特别会议认为,包括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生活环境影响等在内的诸多因素,都成为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续)
**欢迎网友投稿**, http://www.100md.com
4月8日,针对当前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突出的问题,湖北省教育厅根据省党政主要领导的批示,召开了全省范围内81所高校党委书记参加的“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这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
武汉市一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向记者透露,促成这次特别会议召开的原因,是本学期武汉各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据了解,今年开学至今,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其中10人死亡,2人获救。
学生自杀现象严重
据湖北省教育厅的统计,在这12起学生自杀案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自杀方式包括跳楼、服毒、割腕和跳水等,其中以跳楼为多。其中,有两所学校本学期的自杀人数在2起以上。该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述消息时承认:“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对此感到很痛心。”
, 百拇医药
这位负责人展示一组数据说,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率为10/10万,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我国高校自杀率则为2/10万。这个比率看似不大,但由于自杀者所在群体属群居且相互经历和思想基本相同的特殊性,其危害比其它类型自杀者造成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武汉地区有高等学校36所,在校学生40万人。不到3个月就已发生12起自杀事件,10人死亡。如果这个趋势不能得到遏制,则武汉高校学生自杀率将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在武汉市高校采访期间发现,和这位官员的“痛心”之感不同的是,对于自杀现象,高校学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在被问及对同学自杀的感想时,武汉大学一位男生的口气有些满不在乎:“唉,去就去吧,他要去,总有自己的理由和原因。人固有一死嘛。”记者追问他对死去的同学是否同情,他想了想,勉强地说:“是有些惋惜,毕竟太年轻了。”
自杀给他人造成心理冲击
高校学生对自杀现象的具体态度耐人寻味。
, 百拇医药
许多女生谈到自杀现象,首先感到的是“恐怖”。3月份,某高校一名学生跳楼自杀,一位女生目睹了当时的情景:那天我经过那栋楼回宿舍,只觉得眼前一闪,似乎有个什么阴影掠过,紧接着一声闷响传到我耳朵里。就在我一边纳闷一边继续往宿舍走的时候,传来其他同学的喊声:“不好啦,有人自杀了!”我壮着胆子回头观望,透过围观的人群,我看到一个同学躺在地上,样子很不堪。当时我就想,如果落到我头上,或者落到我眼前,该是多么恐怖。好端端的,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呢?“跳楼成了同学自杀时的首选方式,这种方式事后挽救生命的成功性极小,并且会给其他同学造成极端强烈的心理冲击。”某高校一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记者分析说,“看着那一滩鲜血,没有人不会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恐惧。”他还告诉记者,在青春年少的学生看来,跳楼的方式还带有某种程度的英雄色彩,容易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走上自杀的轨道,很容易选择这种方式。
提到自杀,多数接受采访的学生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主要是一种惋惜态度。“可惜了一条年轻的生命”、“他父母会伤心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么死了不值得”,类似的评价是学生说得最多的。
武汉市一位高校负责人分析说,由于自杀现象学生们见怪不怪,这有利也有弊。好处是自杀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如10年前那样沉重,弊端则是产生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使得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不再像传统上那么强烈,一旦遇到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更容易产生弃世念头。
湖北省高校的这次特别会议认为,包括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生活环境影响等在内的诸多因素,都成为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续)
**欢迎网友投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