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刺伤:未引起重视的职业损伤
本报讯 针尖刺伤是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的一个问题,而临床医护工作者对此却缺乏清晰的认识。在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今天,这一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发生针尖刺伤后乙肝病毒的传播危险是2%~40%;丙肝病毒的传播危险是3%~10%;HIV的传播危险是0.2%~0.5%。每年仅美国就有3500~12000名医务工作者被报告确诊由于针尖刺伤而受到感染,还有大量的未报告病例。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对美国医学生的前瞻性定群研究(Am J Infect Controk 2003,31∶226)显示,30%针尖刺伤发生在手术室,并指出,医学生是针尖刺伤的危险群体,应当重视对血源性病原的防护。新西兰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年每5名全科医师或护士中就有1名发生针尖刺伤(N Z Med J 1997 110∶ 122)。大约60%的意外针尖刺伤是发生在护士中。
另外,发生该类事件后当事人的心理、生理创伤和工作、生活上的损失也是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受伤者还很容易产生焦虑、窒息、绝望、恐惧、肮脏感、自我孤立等心理问题。有关专家认为,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保护,针尖刺伤问题应得到重视和解决。有报告(Jt Comm J Quak Saf 2003,29∶ 369)称,戴双层消毒外科手套是减少危险的策略之一。, 百拇医药(张文)
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发生针尖刺伤后乙肝病毒的传播危险是2%~40%;丙肝病毒的传播危险是3%~10%;HIV的传播危险是0.2%~0.5%。每年仅美国就有3500~12000名医务工作者被报告确诊由于针尖刺伤而受到感染,还有大量的未报告病例。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对美国医学生的前瞻性定群研究(Am J Infect Controk 2003,31∶226)显示,30%针尖刺伤发生在手术室,并指出,医学生是针尖刺伤的危险群体,应当重视对血源性病原的防护。新西兰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年每5名全科医师或护士中就有1名发生针尖刺伤(N Z Med J 1997 110∶ 122)。大约60%的意外针尖刺伤是发生在护士中。
另外,发生该类事件后当事人的心理、生理创伤和工作、生活上的损失也是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国外有关研究发现,受伤者还很容易产生焦虑、窒息、绝望、恐惧、肮脏感、自我孤立等心理问题。有关专家认为,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保护,针尖刺伤问题应得到重视和解决。有报告(Jt Comm J Quak Saf 2003,29∶ 369)称,戴双层消毒外科手套是减少危险的策略之一。, 百拇医药(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