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297974
名医坐堂:慢性肾衰竭的防与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9日 金羊网
     余学清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博士导师,教育部肾脏病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任美国Baylor医学院和日本昭和大学客座教授。是2000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巨噬细胞化学性趋化因子骨调素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并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系列研究成果获得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尽管透析与肾移植技术的发展,尿毒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慢性肾衰竭的防与治,减少或延缓尿毒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多数患者有长期的慢性肾脏病史,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经过,也有病人突然发病,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腹部不适,以后逐渐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口有尿臭味。有病的患者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疲乏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嗜睡、烦躁等精神症状。

    病人几乎均有贫血和不同程度的尿蛋白或血尿;肾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早期肾损害的防治主要是饮食治疗(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控制高血压,同时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和西药(如非类固醇的消炎止痛药,造影剂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晚期病人则必须依靠透析治疗或肾移植,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或高钾血症等问题,则应进行紧急透析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和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在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只要认真检查,详细分析和正确治疗,部分病人仍然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肾功能稳定,甚至从尿毒症中解脱出来,不需要透析治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