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血液科 > 05
编号:10300351
恶性血液病病人感染的诊断与处理(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ESBLs的治疗

    1、首选碳青霉烯类加不加氨糖抗菌素

    2、 B-内酰胺抗菌素与酶的复合剂(少部分病例有效)

    3、第三代喹喏酮类、氨糖类、黄胺类如药敏试验敏感,可能有效

    4、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部分有效

    除此外: B-内酰胺类包括3、4代头孢菌素均无效。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

    *MRSA耐药基因位于色体上,较稳定,来源于基因突变或TN转移。

    耐药X基因:产青霉素酶的基因在质粒上,不稳定,易丢失。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八十年代MRSA的增加使用万古毒素增多,第三代头孢及灭滴灵的广泛使用均可能导致VRE

    *VRE一旦进入肠道,能持续生存很长时间,经粪便排泄。VER病人带菌者=1/5-10

    *治疗困难。研制中的药有链阳霉素(streptogramin) Oxazolidinones

    2.2.5二重感染的菌群失调:发生率2-3%。一般出现在用药三周之内

    正常人消化道寄殖大量细菌:

    *常在菌:厌氧,兼性厌氧,需氧菌等。

    *过路菌:致病菌(腐生菌〕

    低毒力机会致病菌

    二重感染分类

    1、细菌性:伪膜性肠炎(金葡、难辨梭芽菌〕

    2、真菌性: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3、异型耐药菌:抗菌素选择性压力所致、如MRSA

    4、肠道菌定位转移:(亦可在抗菌素诱导下发生〕

    3、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

    3.1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原虫

    3.2肿瘤性发热:肿瘤坏死、细胞因子释放、出血、致热源、血检性静脉炎等。

    3.3其他原因:药物、输血、合并症。

    4、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性发热可分为三种情况

    4.1微生物学诊焖的细菌感染:现60-70%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

    4.2临床诊断的感染:虽未分离到致病菌,但可明确发生感染的部位、如肺炎、软组织感染等。

    4.3不明病源的感染:不能明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菌,又缺乏其他非感染性发热的证据。恶性血液病的许多感染属此类,需以经验治疗。

    5、粒细胞减少病人发热的细菌学原因:

    5.1.常见菌:, 百拇医药(常瑛)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