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病人感染的诊断与处理(6)
7.4.3 BMT中期(+30--+100日):随着骨髓的植粒细胞上升、但功能0仍有缺陷o若合并急性GVHD,则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性较高。病毒感染是此期量重要的合并症,尤外源性感染CMV感染,导致间质性肺炎。发热、肝炎及骨髓抑制。异基因BMT,年龄较大接受TBI及伴有GGVHD者发病率高。此期细菌及霉菌感染,在无GVHD及骨髓排斥各者不多见!
7.4.4BMT的期(+100日之后):此期感染率及其严重度与慢性GVHD者感染已逐渐减少。此期细菌感染以G+球菌多见,肺炎双球菌性肺炎可高达27%,亦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中以VZV量常见,多发生在BMT后1年内。大部分病情较轻,少数播散致间质性肺炎、肝炎或脑炎。
三、粒细胞减少病人感染的处理:
1. 感染的预防
1.1
严格掌握有创性的诊治措施:静脉导管、导尿管、内镜检查、牙科处理等)术前1HR和术后1-2天给予抗菌素。
1.2
患者周围环境的消毒隔离,医源件感染的须防,如工作人员的手和听诊器等。
1.3
患者慢性感染灶的清除炊观察。
1.4 必要的预防性抗菌菌,如HSCT中的肠道消毒措施!
1.5
改善机体防御功能:如应用人血、胎盘球蛋白,胸腺肽, csF等。
2.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2.1
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2.1.1 应尽早确定病源学诊断:血、尿、咽、痰、便、脓汁培养,依药锹试验选供针对性治疗。
2.1.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不良反应(致热反应等)。
2. 1.3
按病人的生埋、病理、免疫状态合理用药:如年龄及心、脑、肝、肾、骨髓功能等。
2.1.4
下述情况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用抗菌素:
*适当的预防用药,如HSCT中,外科手术前一次性应用抗菌素,但不可滥用)目前预防用药占总抗菌素用量的30-40%)。
*尽量避免局部(如皮肤粘膜)应用抗菌素。
*毒感染或原因不明发热,除并发细菌感染或病情危急外,不宜轻易用抗菌素。
*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
2.2
抗菌素的联合应用
2.2.1 抗菌素的联合应用指征:
*病因不明或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有可能产生耐药菌者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减少
*加用易于渗入某些组织中的药物:如骨、脑等, 百拇医药(常瑛)
7.4.4BMT的期(+100日之后):此期感染率及其严重度与慢性GVHD者感染已逐渐减少。此期细菌感染以G+球菌多见,肺炎双球菌性肺炎可高达27%,亦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中以VZV量常见,多发生在BMT后1年内。大部分病情较轻,少数播散致间质性肺炎、肝炎或脑炎。
三、粒细胞减少病人感染的处理:
1. 感染的预防
1.1
严格掌握有创性的诊治措施:静脉导管、导尿管、内镜检查、牙科处理等)术前1HR和术后1-2天给予抗菌素。
1.2
患者周围环境的消毒隔离,医源件感染的须防,如工作人员的手和听诊器等。
1.3
患者慢性感染灶的清除炊观察。
1.4 必要的预防性抗菌菌,如HSCT中的肠道消毒措施!
1.5
改善机体防御功能:如应用人血、胎盘球蛋白,胸腺肽, csF等。
2.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2.1
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2.1.1 应尽早确定病源学诊断:血、尿、咽、痰、便、脓汁培养,依药锹试验选供针对性治疗。
2.1.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不良反应(致热反应等)。
2. 1.3
按病人的生埋、病理、免疫状态合理用药:如年龄及心、脑、肝、肾、骨髓功能等。
2.1.4
下述情况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用抗菌素:
*适当的预防用药,如HSCT中,外科手术前一次性应用抗菌素,但不可滥用)目前预防用药占总抗菌素用量的30-40%)。
*尽量避免局部(如皮肤粘膜)应用抗菌素。
*毒感染或原因不明发热,除并发细菌感染或病情危急外,不宜轻易用抗菌素。
*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
2.2
抗菌素的联合应用
2.2.1 抗菌素的联合应用指征:
*病因不明或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有可能产生耐药菌者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减少
*加用易于渗入某些组织中的药物:如骨、脑等, 百拇医药(常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