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9)
三、抗菌药物应用与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
通过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抗菌药物应用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一项对2454例住院患者调查中,其中1672例(68.1%)全身应用了广谱抗菌药物,而212例(12.7%)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将10项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其危险度大小依次人致死性原发病、全身长广谱抗菌药物应用,伤口引流,免疫抑制剂应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免疫功能低下,留置导尿、男性、住院长及高龄。与抗菌药物有在的院内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易在原朋感染病灶位发生二重感染。多见于消化道,下呼吸道,尿道等部位,甚至可发生败血症。病原菌以真菌、绿脓杆菌、肠杆菌科、厌氧菌等多见,近年还分离到一些少见的条件致病菌如不动杆菌、黄杆菌、奴卡氏菌、枸橼酸杆菌、嗜水汽单胞菌等。病原菌常显多重耐药性,可能与在医院内或患者体内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有关。为控制医院内感染了病率,必须高度重视菌素药物的合理应用。许多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并进行抗菌药物临床监测,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 http://www.100md.com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最广泛,但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不仅造成经济上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和耐药菌增加。为了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管理;工在临床应用中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主要人细菌性感染,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1、临床诊断明确
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不宜采用抗菌药物。因一旦用药之后使用权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确诊、延误治疗。抗菌药物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除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外,病毒性疾病不宜选用抗菌药物。此外,切忌轻率应用,切忌盲目迎合患者心理,认为“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愈多愈好,产品愈新愈好,价格愈贵愈好,应用时间愈长愈好”。
, 百拇医药
2、预测病原菌进行试验治疗
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初步临床诊断明确后,在尚无细菌鉴定和药敏报告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标本涂片,预测病原菌种类,进行试验治疗。参考本院要病房近期药敏统计资料,选择可能敏感的广谱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等。待药敏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或经充分试用后(一般在急性感染时为3天),如未见效再换用其他药。
3、力争尽早分离病原菌
为了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力争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早尽快采取相应临床标本(如血脓汁、痰、尿、脑脊液等),立即送至微生物科进行涂片染色检查、细菌鉴定。必要时可多次连续采样送检、进行细菌计数、细胞学检查等,迅速明确病原菌。在一般细菌培养连续人阴性而又不能排除细菌性感染时,除作涂片镜检外,还应考虑进行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真菌培养等。同时要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
, http://www.100md.com 4、常规进行药敏试验
病原菌查明后应常规进行药敏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药物重要依据之一,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治愈率可达80%以上。药物试验方法需要加以标准化,以期各实验室所得结果可相互比较。药敏试验方法很多,纸片琼脂扩散法、稀释法、放免法、比浊法等,纸片法比较方便实用,适宜一般医疗单位作为常规方法应用。目前推出许多快速自动化仪器进行药敏试验。如VITEX自动化分析仪等,可在4~6h内提供药敏实验结果。根据药敏报告,尽量选用敏感的窄谱抗菌药物。因广谱抗菌物理学是易导致微生态紊乱及二重感染。对一些严重感染及混合感染,常采用抗菌药物联合疗法。两药联合时可出现协同、拮抗、相加或无关四种效应,故联合用药最好进行联合药敏试验,以供临床选择药物时参考。对临床分离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统计资料,应定期向临床公布,使临床医师能掌握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动态,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百拇医药(王睿)
通过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抗菌药物应用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一项对2454例住院患者调查中,其中1672例(68.1%)全身应用了广谱抗菌药物,而212例(12.7%)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将10项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其危险度大小依次人致死性原发病、全身长广谱抗菌药物应用,伤口引流,免疫抑制剂应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免疫功能低下,留置导尿、男性、住院长及高龄。与抗菌药物有在的院内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易在原朋感染病灶位发生二重感染。多见于消化道,下呼吸道,尿道等部位,甚至可发生败血症。病原菌以真菌、绿脓杆菌、肠杆菌科、厌氧菌等多见,近年还分离到一些少见的条件致病菌如不动杆菌、黄杆菌、奴卡氏菌、枸橼酸杆菌、嗜水汽单胞菌等。病原菌常显多重耐药性,可能与在医院内或患者体内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有关。为控制医院内感染了病率,必须高度重视菌素药物的合理应用。许多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并进行抗菌药物临床监测,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 http://www.100md.com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最广泛,但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不仅造成经济上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和耐药菌增加。为了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管理;工在临床应用中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主要人细菌性感染,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1、临床诊断明确
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不宜采用抗菌药物。因一旦用药之后使用权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确诊、延误治疗。抗菌药物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除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外,病毒性疾病不宜选用抗菌药物。此外,切忌轻率应用,切忌盲目迎合患者心理,认为“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愈多愈好,产品愈新愈好,价格愈贵愈好,应用时间愈长愈好”。
, 百拇医药
2、预测病原菌进行试验治疗
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初步临床诊断明确后,在尚无细菌鉴定和药敏报告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标本涂片,预测病原菌种类,进行试验治疗。参考本院要病房近期药敏统计资料,选择可能敏感的广谱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等。待药敏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或经充分试用后(一般在急性感染时为3天),如未见效再换用其他药。
3、力争尽早分离病原菌
为了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力争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早尽快采取相应临床标本(如血脓汁、痰、尿、脑脊液等),立即送至微生物科进行涂片染色检查、细菌鉴定。必要时可多次连续采样送检、进行细菌计数、细胞学检查等,迅速明确病原菌。在一般细菌培养连续人阴性而又不能排除细菌性感染时,除作涂片镜检外,还应考虑进行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真菌培养等。同时要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
, http://www.100md.com 4、常规进行药敏试验
病原菌查明后应常规进行药敏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药物重要依据之一,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治愈率可达80%以上。药物试验方法需要加以标准化,以期各实验室所得结果可相互比较。药敏试验方法很多,纸片琼脂扩散法、稀释法、放免法、比浊法等,纸片法比较方便实用,适宜一般医疗单位作为常规方法应用。目前推出许多快速自动化仪器进行药敏试验。如VITEX自动化分析仪等,可在4~6h内提供药敏实验结果。根据药敏报告,尽量选用敏感的窄谱抗菌药物。因广谱抗菌物理学是易导致微生态紊乱及二重感染。对一些严重感染及混合感染,常采用抗菌药物联合疗法。两药联合时可出现协同、拮抗、相加或无关四种效应,故联合用药最好进行联合药敏试验,以供临床选择药物时参考。对临床分离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的统计资料,应定期向临床公布,使临床医师能掌握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动态,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百拇医药(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