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普通外科 > 03
编号:10300715
腹外疝手术的历史变迁与临床应用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一 疝手术的历史变迁

    腹外疝手术的历史变迁可视为外科学的沿革。在这一领域,许多著名的解剖学家和外科学家的名字镌刻在疝外科发展的里程碑上,他们对开拓和发展疝外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在中世纪已有对疝手术治疗的记载,但那时的手术方法是很原始的。18世纪,疝的解剖和治疗知识有了一定的发展,Percival Pott 驳斥了很多与疝的病因有关的旧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而提出的治疗方法。他可能是第一个提出疝的先天性起源论者。从19世纪初期开始,腹股沟区的解剖和腹股沟疝的病理解剖得到了较为详尽研究。1801年,Pieter Camper Camper 描绘了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以脂肪组织为主的皮下组织浅层筋膜(Camper 筋膜)。1821年,Antonio Scarpa 描写了以膜样组织为主的皮下组织深层筋膜(Scarpa筋膜),他还首先对滑疝进行了介绍。1827年 Astley Cooper出版了“腹部疝的解剖学和外科治疗”专著,对腹股沟区的解剖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包括腹横筋膜、腹内环、腹股沟管,由腹横筋膜形成的股鞘以及耻骨梳韧带等,至今耻骨梳韧带仍称 Cooper韧带。 Cooper对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发生提出了明确要领。另外,Framz Kaspar Hesselbach 于1814年曾描述了他的名字命名的腹股沟三角(Hessehbach三角)。虽然这个时期对腹股沟区的解剖研究较多,但却很少涉及治疗问题。当时治疗疝的原则是对可复性疝一般不做手术,只使用疝带或绷带压迫;有的人甚至采用硬化剂注射或在腹股沟管的深面或浅面从体外穿入缝线或插入直针,使之造成炎症以期治愈;手术只限于绞窄性疝,目的只是为了挽救生命而处理坏死的肠管,根本谈不上疝的修补。
, 百拇医药
    随着19世纪中期出现了麻醉、止血和无菌技术后,疝外科手术很快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术式不断涌现,1877年Vincenz Czerny 首先描写了疝手术的步骤,包括在外环结扎和切除疝囊缝合围绕于精索的环脚以缩小疝环的口径。 Herny O.Marcy 于1871年报道了腹横筋膜的重要性和利用该筋膜修补内环的作用。可惜当时并未引起人们重视。 Edoardo Bassini 在1884年提出将精索移位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的技术,包括高位结扎疝囊,在精索后方将腹内斜肌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置精索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该术式称为Bassini 修补法,一直沿用至今。与此同时, William S. Halsted 开展了一种与Bassini

    相似的手术,即在其基础上再将精索移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之上,以双重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称 Halsted Ⅰ式手术。E. Wyllys Andrews 则提出将精索置于重叠的腹外斜肌腱膜内、外叶之间(称 Andrews 修补法)。由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手术有时可并发睾丸萎缩及鞘膜积液,为此1899年 Alexander H. Ferguson 主张置精索于正常解剖位置,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以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此术式称 Ferguson 手术,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Halsted

    于1893年还提出不移位精索而增加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的方法(即 Halsted Ⅱ式手术)也就是 Ferguson-Andrews手术,前者强调置精索于正常解剖位置,而后者着重重叠腹外斜肌腱膜。1898年, Georg Lotheissen 首先介绍了用 Cooper 韧带进行疝修补术, Chester B. McVay在1948年从解剖学上完善了这种手术,并加以推广。此法是将联合腱和腹横肌腱膜弓缝合于耻骨梳韧带上,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内侧壁,该术称为McVay修补术。, 百拇医药(王先明)
1 2 3 4 5 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