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普通外科 > 11
编号:10300871
儿科病人的肠外营养支持(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 PN),即经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包括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al nutrition , TPN)和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al nutrition ,PPN)。

    一.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据WHO统计,发展中国家0~4岁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死亡率达29%。营养不良可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影响病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除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外,儿科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多见于:

    ①双胎、多胎、早产,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利用外源性营养物质能力受限;②慢性腹泻,小肠结构和功能损害,影响消化吸收;③严重感染、大面积创伤、手术等应激状况,合成代谢受损;④医源性营养不良,如:因检查、治疗等因素限制饮食或禁食,药物引起消化道副反应,或未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素。

    二.小儿能量需要

    小儿的能量需求特点是与生长速度成正比。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需要能量相对越多:足月新生儿需120~130kcal/kg·d;早产儿因"追赶性生长",约需120~150kcal/kg·d;婴儿期100~110kcal/kg·d,以后,年龄每增长3岁,能量需要减少10kcal/kg·d,15岁时接近成人。小儿阶段特有的生长发育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脑组织代谢需求量在婴儿期约达总基础代谢总量的1/3,成人仅为1/4。

    胃肠外营养时,因直接静脉输入,能量需要约为经口摄食的75%~85%。

    三.营养评估

    用于病儿营养评估的常用参数包括:

    1.较能直接反映营养状况、最易监测且可靠的数据:体重;

    2.与营养关系密切的蛋白质: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运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等;

    3.反映骨骼肌分解程度:尿3-甲基组氨酸含量;

    4.评价脂肪储存量: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三头肌皮褶厚度等。

    5.测定免疫功能:全淋巴细胞计数等

    四.胃肠外营养支持

    (一)适应证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重度营养不良;消化道疾病,如严重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短肠综合征早期、肠梗阻、肠瘘、坏死性胰腺炎;不能正常摄食的重危新生儿;放、化疗所致严重胃肠道反应;应激消耗病儿,如严重感染、较大的手术、创伤、灼伤等。

    (二)禁忌证: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明显出血倾向(出、凝血指标异常)。

    (三)营养素组成及需要量

    胃肠外营养素包括:水、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等。

    1.水:婴儿150ml/kg·d;出生≥10天的早产儿约180~200ml/kg·d;1岁以后,年龄每长3岁,减少25ml。若病儿伴中、重度营养不良、颅内出血、严重水肿、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入水量应酌减或限制。不同年龄小儿水份需要量不同。小婴儿、早产儿因肾功能不成熟,尿液浓缩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尤置暖箱或蓝光照射治疗者,不显性失水增加,液体需要量相对增加。, 百拇医药(程庆民)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