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新世纪中的发展空间(2)
三、闭塞性脑血管病
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适合于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有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各种搭桥手术,1995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临床咨询机构报告,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60%的病人,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但治疗中心必须将围手术期致残率和死亡率保持在3%以下,才对病人有益和接受。血管内治疗近年来在这方面的进展则很多、很快。Theron报告325例脑血管狭窄病人经皮血管内扩张治疗,143例(44%)累及前循环,182例(56%)为后循环。扩张的残废率为5.2%,死亡率1.2%,随访6月至7年,7.4%发生再狭窄。这些结果可以与手术媲美,况且大部分病人位于后循环,手术难以达到,故更显示其优越性。近期研制出的各种柔软球囊导管、不同直径的支架、做球囊扩张时应用的伞状导丝等,均是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微小脱落斑块远端栓塞的并发症,使残废率和死亡率再降低。扩张后应用支架或先放置自膨式支架再在支架中扩张,均会明显减少再狭窄率。
对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Theron报告142例,并根据影像学将脑血管的闭塞程度分为3组:A..皮层组;B.豆纹组;C.颈内动脉+豆纹组,指出,对皮层组的溶栓时间可以延长至发病后12小时,而豆纹组则必须在6小时以内完成溶栓,否则脑实质出血率及血管源性脑水肿均会显著增高。
四、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根据其自然发展的行为,MRI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尽管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病变,但可显示其经常伴有的发育性静脉异常。后者则不适应手术治疗。故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如果海绵状血管瘤以出血形式为主,手术切除是必要的,尤其有手术导航系统,可对深部、小的病变做到损伤小,切除彻底。立体定向放疗虽是治疗方法之一,但其确实的效果难以肯定。
五、硬脑膜动静脉瘘
复杂而广泛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仍是治疗的难题。单纯行瘘口孤立术,既创伤大,又难以彻底解决问题,一支支供血动脉的栓塞,则此起彼伏,诸多侧支循环,十分棘手。通过对引流静脉血液动力学分析,针对静脉窦的“竞争性血流”,可以采取静脉窦闭塞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多发性瘘口,在这方面一系列的血液动力学、影像解剖学以及胚胎学的研究对治疗难治性脑膜动静脉瘘均有重要意义。近期分子物质学VEGF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脑膜AVF的微循环观察,对揭开该病的深层病因及分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均有帮助。不久的将来,也许使用抗体或某种药物,就能治愈这种复杂的疾病。总之,介入神经放射学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及现代医学的崛起,对脑血管病的治疗一定会有许多突破性进展,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脑的世纪!, 百拇医药(凌锋)
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适合于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有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各种搭桥手术,1995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临床咨询机构报告,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60%的病人,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但治疗中心必须将围手术期致残率和死亡率保持在3%以下,才对病人有益和接受。血管内治疗近年来在这方面的进展则很多、很快。Theron报告325例脑血管狭窄病人经皮血管内扩张治疗,143例(44%)累及前循环,182例(56%)为后循环。扩张的残废率为5.2%,死亡率1.2%,随访6月至7年,7.4%发生再狭窄。这些结果可以与手术媲美,况且大部分病人位于后循环,手术难以达到,故更显示其优越性。近期研制出的各种柔软球囊导管、不同直径的支架、做球囊扩张时应用的伞状导丝等,均是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微小脱落斑块远端栓塞的并发症,使残废率和死亡率再降低。扩张后应用支架或先放置自膨式支架再在支架中扩张,均会明显减少再狭窄率。
对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Theron报告142例,并根据影像学将脑血管的闭塞程度分为3组:A..皮层组;B.豆纹组;C.颈内动脉+豆纹组,指出,对皮层组的溶栓时间可以延长至发病后12小时,而豆纹组则必须在6小时以内完成溶栓,否则脑实质出血率及血管源性脑水肿均会显著增高。
四、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根据其自然发展的行为,MRI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尽管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病变,但可显示其经常伴有的发育性静脉异常。后者则不适应手术治疗。故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如果海绵状血管瘤以出血形式为主,手术切除是必要的,尤其有手术导航系统,可对深部、小的病变做到损伤小,切除彻底。立体定向放疗虽是治疗方法之一,但其确实的效果难以肯定。
五、硬脑膜动静脉瘘
复杂而广泛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仍是治疗的难题。单纯行瘘口孤立术,既创伤大,又难以彻底解决问题,一支支供血动脉的栓塞,则此起彼伏,诸多侧支循环,十分棘手。通过对引流静脉血液动力学分析,针对静脉窦的“竞争性血流”,可以采取静脉窦闭塞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多发性瘘口,在这方面一系列的血液动力学、影像解剖学以及胚胎学的研究对治疗难治性脑膜动静脉瘘均有重要意义。近期分子物质学VEGF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脑膜AVF的微循环观察,对揭开该病的深层病因及分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均有帮助。不久的将来,也许使用抗体或某种药物,就能治愈这种复杂的疾病。总之,介入神经放射学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及现代医学的崛起,对脑血管病的治疗一定会有许多突破性进展,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脑的世纪!, 百拇医药(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