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泌尿外科 > 08
编号:10301200
膀胱癌的治疗(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膀胱癌的治疗要在清楚的了解膀胱癌目前通用的分级、分期的病理基础(表1)上,才能根据它所反映的出的病理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的治疗方案。

    注:(1)N1: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N2:对侧、双侧或多发区域淋巴结转移N3:区域淋巴结转移 N4:区域外相邻淋巴结转移

    (2)WHO规定将移行上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为G1,G2,G3三级,即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三级。

    对膀胱癌要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以及一些临床检查的结果作治疗安排,目前临床上把膀胱癌分为两大类,现分别地提出它们的治疗方案。

    (一)表浅膀胱癌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主要指T0,T1的膀胱癌,从grade讲,主要指G1、G2的肿瘤,有关G3肿瘤临床上有特殊性,治疗上应予以区别。表浅肿瘤中,也应当包括Tis。

    现在对表浅膀胱癌的治疗意见比较一致,即在TUR—Bt的基础上尽可能切净能观察到的肿瘤,再辅以膀胱内灌注BCG治疗。这类患者,如果单独使用TUR—Bt约有40%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其中10%发展成肌内浸润癌。而辅以BCG灌注,不但可以预防复发,并且防止向浸润癌发展,从而增加了生存率。

    一般认为BCG灌注的治疗期,直接影响治疗结果,Nadler(1994)的研究指出,男性病人,随诊6年,BCG六周疗程法,无瘤生存率仅28%,再加一个6周疗程法,无瘤生存率上升到41%,治疗头2年,六周疗程组,再发率61%,2疗程组42%,因此多家研究认为BCG六周疗程后每6个月治疗三周,连续三年效果为好。也有建议延长到四年。
, 百拇医药
    有的作者认为BCG灌注的同时辅以白介素2可能效果更好。BCG的灌注疗程诸家不一,用量也不一,可根据情况,但治疗期应持续三年以上。

    有的研究者用化疗药品替代BCG作膀胱灌注,总的治疗效果不如BCG灌注。常用的药品有Thio-Tepa、丝裂霉素等。近来有人报告,用epirubicin 50mg溶于50ml平衡液中,在TUR-Bt后一周开始作膀胱灌注,共一个月,以后每月一次,总的两年。另设一组epirubicin 50mg+10mu—alpha 2b-IFN(干扰素)对比效果,后一组疗效为好,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随诊平均20个月,一年无瘤生存率后一组63%,前一组是44%,灌注辅以 α2b-IFN可以有效的增加NK,T淋巴细胞的活性,产生膀胱壁的NK及T淋巴细胞浸润,尿内IL-2,IL-4浓度增加。

    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上可以用激光或微波等代替TUR-Bt,总的治疗效果不超过TUR-Bt。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中有几个特殊情况:
, http://www.100md.com
    1.T1G3膀胱癌:

    恶性度高,治疗后易发并且发展成浸润癌,因此治疗上有争论,因为T1G3癌30—50%的病人,有可能在2年内发生肌肉浸润及远处转移,故治疗上应以浸润癌对待,但有的作者认为,诊断如无肌层浸润仍可先按表浅癌处理,但应加强辅助治疗及紧密观察。

    我们认为T1G3癌应当重视,要作全面检查、分析,在没有已向肌层浸润转移时,可按表浅癌治疗,并加强治疗后随诊,如向浸润转化时,当按浸润性癌治疗。

    T1G3肿瘤的治疗,强调联合诊治。TUR-Bt的基础上再作膀胱灌注治疗。重要的是强调有否Tis并发,预后不佳,T1G3肿瘤,单纯TUR-Bt 3年后约30~60%发展成浸润癌。Vicente(1990)报告T1G3肿瘤有37%合并有Tis,死亡患者(三年后)有Tis者是62%,无Tis者是10%。, 百拇医药(马腾骧)
1 2 3 4 5 6 7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膀胱 > 膀胱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