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构皮瓣的试验研究与临床应用(1)
预构皮瓣是一种按人们的需要,不受血管分区限制,将非轴型皮瓣供体人为地转化为轴型皮瓣,在没有轴型血管的供区先用手术的方法将知名的血管移植于其下,或将皮片移植于含有丰富血管的组织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交通后,再按轴型血管移植,大大地增加了皮瓣的面积,改变了皮瓣的厚度,丰富了手术方式。预构皮瓣作为整形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解除了局部原有的解剖结构对皮瓣设计的束缚,创造出所需的皮瓣和复合组织,自问世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拓宽了重建外科的治疗手段,提高了因创伤、烧伤及外科手术切除而造成的缺损的治疗能力。我们回顾以前发表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和临床的角度来论述预构皮瓣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血管诱导
Diller是第一个提出预构概念的人,在1966年,用杂种狗的带血供的回肠片段做试验,证明它能供应预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Washio(1971)也用杂种狗做试验,把锚锭的脱去粘膜的孤立的肠片段转移到腹部皮下,创造一个能转移的复合组织。Orticochea(1971)首先描述血管植入概念在临床的应用,他把颞浅血管转移到耳后皮肤,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被颞浅血管灌注的皮瓣被成功地作为复合组织瓣进行鼻的重建。Erol(1976)在杂种狗试验中,把要移植的皮片直接覆盖到外置的股血管表面达到血管化来预构皮瓣,并作为局部带蒂皮瓣被转移,他用这种技术成功地治疗了10例临床病例。沈祖尧是第一个描述用显微外科技术转移预构的复合组织的作者,通过植入一个轴型血管蒂进入随意皮瓣中,而使其转变成轴型皮瓣。他在临床上通过植入旋股动脉侧降枝至大腿中央皮瓣,6周后,他转移了这一26×16cm游离皮瓣重建烧伤病人的颈部并获得成功。这些早期研究构筑了预构皮瓣的基本框架,即将皮片移植于轴型血管上或将轴型血管移植于皮瓣中,为预构皮瓣的发展打下了基础。Erk等(1983)通过植入一束扩张的动静脉于皮瓣下,制造了含有肌肉和皮肤的肌皮瓣,Stal和Duraate等分别报道用轴型动静脉成功的预构了包含骨和软骨的复合组织瓣。Khouri等(1991)在鼠的实验中,将血管束植入筋膜并使其成为轴型筋膜瓣。许多学者研究了将肠系膜血管蒂或肌肉血管蒂作为血管载体的可行性,Morrison等(1990)通过在兔子的真皮层直接植入股动静脉束来预构一个薄的轴型皮瓣,证实血管植入几天内就能刺激产生新生血管,8--12周就能产生广泛的新生血管。Tark等(1991)用相同的方法,在实验中证实血管再生的过程与载体的大小、接触持续的时间以及靶组织的性质直接相关。Duffy等(1993)通过植入一个血管蒂在薄的皮管中预构薄皮瓣,通过延长血管植入和皮瓣移植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皮瓣远端的存活力。Komuro等(1993)实验证实了预构皮瓣的血液供应来源于植入的血管,而且它的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不受受体床的血管形成过程的影响。Ono等(1993)在实验中,通过在兔子腹部皮下植入股血管预构皮瓣,检查随意皮瓣和轴型皮瓣的存活力和血流情况,研究证实,预构皮瓣的存活力明显好于随意皮瓣,但不如轴型皮瓣,另外,他们也注意到新生血管的形成最早开始于植入的血管束的远端,并扩展到整个皮瓣Itoh(1992)实验研究了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证实了预构皮瓣在插入硅胶板后2--3周血管化更明显,过了这一时期皮瓣血管化降低,可能因为延迟的影响降低,并报道了在临床上用硅胶板,预构皮瓣重建足背缺损和修复了外阴肿瘤手术切除后的巨大的缺损的2例病例,还提到用此方法在锁骨上区预构一个薄的皮瓣,2周后,预构的皮瓣作为游离皮瓣转移进行鼻重建。Sanger等(1992)报告一例头皮缺损、颅骨暴露的病人,用挠动脉筋膜瓣作为血管载体,预构一个腹部随意皮瓣,先转移到前臂,作为一个跳跃皮瓣再去修复大的头皮缺损和裸露的颅骨,提供给病人一个耐久的头皮覆盖物。供区血管需预构,受区血管有时也需预构,如晚期下肢复合损伤的重建,在理论上可通过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来完成,但实际上由于骨缺损和血管周围大量纤维化,不可能有一个未受损害的血管蒂,因此大多数复合组织移植需要静脉移植, Devansh (1995)通过创造一个腘隐静脉旁路来预构一个受体血管,预构的受体血管蒂几乎能达到骨缺损处,解决了游离皮瓣蒂的问题,用这种受体血管预构的方法转移大面积复合组织皮瓣,救治了11例广泛晚期小腿缺损的病例,无一例失败。Kostakoglu (1997)进行了血管植入促进预构皮瓣中的血管新生实验研究,将股动静脉蒂植入鼠的腹部皮下,通过微血管造影和光学显微镜定量测定证实新生血管的形成,皮瓣的存活通过染料不同时间间断注射来评定,植入血管蒂2周后在动静脉蒂附近证实有新生血管形成,皮瓣成活困难,在4和6周皮瓣成活,新生血管形成广泛,8到12周,所有皮瓣均成活,8周后在真皮和表皮均能观察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6周后在肉膜显示稳定的提高,12周与8周比较起来,血管总数降低,血管直径增大,这个实验的结论是预构皮瓣能在8周被掀起,而不是在植入血管蒂后4~6周,这可以降低失败的危险性。, 百拇医药(李健宁)
血管诱导
Diller是第一个提出预构概念的人,在1966年,用杂种狗的带血供的回肠片段做试验,证明它能供应预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Washio(1971)也用杂种狗做试验,把锚锭的脱去粘膜的孤立的肠片段转移到腹部皮下,创造一个能转移的复合组织。Orticochea(1971)首先描述血管植入概念在临床的应用,他把颞浅血管转移到耳后皮肤,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被颞浅血管灌注的皮瓣被成功地作为复合组织瓣进行鼻的重建。Erol(1976)在杂种狗试验中,把要移植的皮片直接覆盖到外置的股血管表面达到血管化来预构皮瓣,并作为局部带蒂皮瓣被转移,他用这种技术成功地治疗了10例临床病例。沈祖尧是第一个描述用显微外科技术转移预构的复合组织的作者,通过植入一个轴型血管蒂进入随意皮瓣中,而使其转变成轴型皮瓣。他在临床上通过植入旋股动脉侧降枝至大腿中央皮瓣,6周后,他转移了这一26×16cm游离皮瓣重建烧伤病人的颈部并获得成功。这些早期研究构筑了预构皮瓣的基本框架,即将皮片移植于轴型血管上或将轴型血管移植于皮瓣中,为预构皮瓣的发展打下了基础。Erk等(1983)通过植入一束扩张的动静脉于皮瓣下,制造了含有肌肉和皮肤的肌皮瓣,Stal和Duraate等分别报道用轴型动静脉成功的预构了包含骨和软骨的复合组织瓣。Khouri等(1991)在鼠的实验中,将血管束植入筋膜并使其成为轴型筋膜瓣。许多学者研究了将肠系膜血管蒂或肌肉血管蒂作为血管载体的可行性,Morrison等(1990)通过在兔子的真皮层直接植入股动静脉束来预构一个薄的轴型皮瓣,证实血管植入几天内就能刺激产生新生血管,8--12周就能产生广泛的新生血管。Tark等(1991)用相同的方法,在实验中证实血管再生的过程与载体的大小、接触持续的时间以及靶组织的性质直接相关。Duffy等(1993)通过植入一个血管蒂在薄的皮管中预构薄皮瓣,通过延长血管植入和皮瓣移植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皮瓣远端的存活力。Komuro等(1993)实验证实了预构皮瓣的血液供应来源于植入的血管,而且它的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不受受体床的血管形成过程的影响。Ono等(1993)在实验中,通过在兔子腹部皮下植入股血管预构皮瓣,检查随意皮瓣和轴型皮瓣的存活力和血流情况,研究证实,预构皮瓣的存活力明显好于随意皮瓣,但不如轴型皮瓣,另外,他们也注意到新生血管的形成最早开始于植入的血管束的远端,并扩展到整个皮瓣Itoh(1992)实验研究了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证实了预构皮瓣在插入硅胶板后2--3周血管化更明显,过了这一时期皮瓣血管化降低,可能因为延迟的影响降低,并报道了在临床上用硅胶板,预构皮瓣重建足背缺损和修复了外阴肿瘤手术切除后的巨大的缺损的2例病例,还提到用此方法在锁骨上区预构一个薄的皮瓣,2周后,预构的皮瓣作为游离皮瓣转移进行鼻重建。Sanger等(1992)报告一例头皮缺损、颅骨暴露的病人,用挠动脉筋膜瓣作为血管载体,预构一个腹部随意皮瓣,先转移到前臂,作为一个跳跃皮瓣再去修复大的头皮缺损和裸露的颅骨,提供给病人一个耐久的头皮覆盖物。供区血管需预构,受区血管有时也需预构,如晚期下肢复合损伤的重建,在理论上可通过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来完成,但实际上由于骨缺损和血管周围大量纤维化,不可能有一个未受损害的血管蒂,因此大多数复合组织移植需要静脉移植, Devansh (1995)通过创造一个腘隐静脉旁路来预构一个受体血管,预构的受体血管蒂几乎能达到骨缺损处,解决了游离皮瓣蒂的问题,用这种受体血管预构的方法转移大面积复合组织皮瓣,救治了11例广泛晚期小腿缺损的病例,无一例失败。Kostakoglu (1997)进行了血管植入促进预构皮瓣中的血管新生实验研究,将股动静脉蒂植入鼠的腹部皮下,通过微血管造影和光学显微镜定量测定证实新生血管的形成,皮瓣的存活通过染料不同时间间断注射来评定,植入血管蒂2周后在动静脉蒂附近证实有新生血管形成,皮瓣成活困难,在4和6周皮瓣成活,新生血管形成广泛,8到12周,所有皮瓣均成活,8周后在真皮和表皮均能观察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6周后在肉膜显示稳定的提高,12周与8周比较起来,血管总数降低,血管直径增大,这个实验的结论是预构皮瓣能在8周被掀起,而不是在植入血管蒂后4~6周,这可以降低失败的危险性。, 百拇医药(李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