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3)
4、 现代机械通气(20世纪50年代至今):1948年,美国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被大量用于抢救呼吸肌麻痹患者,在此过程中,发现其许多缺点,且抢救成功率低(死亡率80%)因此,Bennett改进“铁肺”,给其增加了气管切开正压通气装置,使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死亡降至12%。此结果提示人们正压通气的疗效优于体外负压通气。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脊髓灰质炎在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地区的大流行,促使了机械通气由体外负压通气向正压通气的过渡,使机械通气从手术室走出,成为临床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并且该两地区成为研制新型正压通气设备的中心。促使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动脉血气分析的监测,1952年和1956年,Clark和 Stor分别发明了氧和二氧化碳电极,经过Severinghaus和Bradly改进后,可准确、快速测定血PaO2、PaCO2和PH 值,保证了机械通气疗效的监测与评价。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通气机为Bennett MA-1A和Birdmark VII通气机,为压力控制型(定压呼吸机),可保证气道压力在安全范围。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常常不能保证潮气量供给,瑞典的Engstrom和美国的Morch呼吸机便采用容量控制型(定容呼吸机)。随着物理学及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1967年,Bennett MA-1型呼吸机首先采用电子控制潮气量及各报警系统,同时还有Servo 900型呼吸机等也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瑞典的Sjostranel为了减少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出了低潮气量、高频率的高频通气模式(HFV),后来发展到高频喷射通气(HFJV)及高频振荡通气(HFOV),此模式可用低于解剖死腔量的潮气量与高呼吸频率结合进行有效的通气。60年代越南战争中,大量“越南肺”或“湿肺”被认识,即为ARDS,用IPPV模式通气难以纠正,Ashbaugh运用PEEP及Gregory应用CPAP治疗ARDS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1973年,Bowns在撤机过程中,首创了IMV模式使撤机更为顺利。当时还由Hill应用体外膜肺(ECMO )取代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但耗人力、财力大,未能推广。同时代,因气管导管的改进,经鼻气管插管的推广应用,留管时间明显延长,大大促进了医、患双方对机械通气治疗的接受程度。在机械通气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已不再局限于麻醉及脊髓灰质炎等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衰治疗。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机械通气为支柱技术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在英国牛津大学, 百拇医药(牛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