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急诊科 > 01
编号:10301745
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8)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⑤ 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在定压方式时,决定压力切换值;一般7 cmH2O 时易对循环产生影响,峰压>25 cmH2O 时易致气压伤。

    ⑧ 同步触发灵敏度(Trigger):一般置于负1-3 cmH2O ,流量触发常用负1-2L/min。

    ⑨ 气流波形(Wave form):减速波可降低气道峰压。

    ⑩ 人机对抗的处理:a.调整RR与自主RR相近。b.增加通气量致相对呼碱。c.? 使用Trigger。d.改用IMV/SIMV方式。e.存在PEEPi时加用PEEP。f.抑制自主呼吸:镇静剂,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

    (六)人工气道的原理:

    1. 吸入气加温、加湿问题:要求吸入气温度32-36℃,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

    2. 吸痰:每次吸痰前予高浓度氧吸入3-5min(FiO2>70%),吸痰时间<15秒/次,注意无菌操作。

    3. 雾化吸入:雾化微滴5-10um送入气道。常用药有: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氨基甙类抗菌素、粘痰裂解剂等。使用与否有争议。

    4. 气管内滴入:用于稀化痰液,1/2-2h注入气管深部,用注射用水,每次3ml。

    5. 气囊充放气:气管粘膜下毛细血管内压约25cmH2O,气囊内,压应<25 cmH2O,(在保证气管导管与气管间隙基本不漏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充气压力,一般充气8-10ml即可)。每4h-6h气囊放气5min再充气(放气前务须吸净气囊上坠积物)。

    (七)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

    1. 体征变化:RR、胸廊起伏、唇色、肺部呼吸音、HR、BP。(上机后5、15、30、60min测BP)。人机是否同步,有无气囊漏气。

    2. 血气监测:据以判断通气和氧合的情况,上机前、上机30min后、2h后分别观察血气动态变化。

    3. 通气力学监测:容量测定:VT、MV;压力测定:峰压、平台压、平均压、呼气末压;呼出气CO2监测:呼气末CO2浓度(借以大致估计PaCO2)、有效和无效通气量、CO2产生量;推算:气道阻力、肺顺应性、P(A-a)DO2、VD/VT。

    4. 血流动力学监测:PCWP、CO、PAP等。

    (八)机械通气(正压)并发症及其防治

    1. 气压伤和容量性肺损伤由于正压MV时肺泡内气压明显升高,可以使肺泡壁和脏层胸膜破裂出现肺间质气肿(Pulmonary interstitial emphysema,PIE)、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肺部气压伤表现,发生率0.5%-39%。气压伤的发生主要与气道峰压和肺组织情况有关,当气道峰压超过40 cmH2O,时易引起气压伤,在COPD、肺炎等伴肺组织毁损的疾病中比较容易出现气压伤。PEEP是否对气压伤的发生具有明显和直接的作用尚有争议。, http://www.100md.com(牛天平)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