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放射科 > 09
编号:10302003
表浅组织器官超声诊断的若干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高频超声(7.5~15MHz)诊断作为超声诊断的一个较新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具有很多潜在的用途。现就其在表浅组织、器官中应用较成熟的方面及一些新的方向综述如下:

    一.表浅血管(一般采用7.5MHz~10MHz)动脉狭窄性病变:

    动脉狭窄性病变:影响动脉内压力的主要几何因素是管腔的缩小,血管狭窄的影响随血流量的增加而变得更为显著,而收缩期的流量最高,因此测量收缩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最敏感。颈动脉狭窄的Doppler频谱参数分析中,收缩期峰值速度是最合适的指标(特别是70%以上的狭窄)。ICPSV/CCP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总动脉舒张期峰值速度)对大于70%的狭窄的定量分级也有很高的准确性。由于狭窄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及治疗,因此超声对动脉狭窄的检测重点放在定量分析和分级。以收缩期峰值速度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

    Ⅰ级:(狭窄<15%)SV<100cm/s

    Ⅱ级:(狭窄16%~49%)SV100~125cm/s

    Ⅲ级:(狭窄50~75%)SV125~250cm/s

    Ⅳ级:(狭窄76~99%)SV>250cm/s+DV>125cm/s

    Ⅴ级:阻塞。

    (SV-收缩期峰值速度,DV-舒张期峰值速度)狭窄小于50%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所以这些指标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在小于50%的狭窄时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当狭窄斑块位于颈动脉球处时,因为球部可容纳相当的硬化斑块动脉血流速度均正常。这种情况下只有分析频谱形态才有助于诊断,正常颈总动脉血流抵球部时,由于内径的变化和分枝可产生短暂的收缩期反向血流。如这种短暂的反向血流消失提示球部有狭窄病变。动脉内径狭窄超过50%时,二维及速度指标与狭窄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在钙化的斑块干扰了实际狭窄部位的显示时,收缩期峰值速度的测量就是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种情况下如狭窄部位以上1cm左右的残腔显示不清,因高度狭窄部位上游的血流速度可能下降,Doppler测得此处血流速度就可能造成低估狭窄程度。采用能量图可更清晰的显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表面形态。下肢动脉系统的狭窄性病变也多由粥样硬化引起。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随不同节段而不同。外周动脉分析重点是计算可疑部位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频谱形态的变化。狭窄处峰值速度A/狭窄上游1~2cm的峰值速度B,速度比≥2,提示50%以上的狭窄;速度比>3,提示75%以上的狭窄。当不规则的狭窄段超过5cm时,速度反而降低,容易产生低估狭窄,这种病变不宜采用速度比,只有通过横切面的彩色显像进行评价。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呈弥漫性,多累及小动脉如胫腓部的分枝,因此对此类患者应着重观察这些动脉。外周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做超声检查,原狭窄部所测的血流速度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利用此残留的高速血流速度计算的速度比虽有下降但仍然符合严重狭窄的标准,因此球囊扩张术后不宜采用超声做为评价手段。, 百拇医药(周翔 张青萍)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