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放射科 > 09
编号:1030201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及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3.2 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组织学特征及与神经系统症状的关系许多研究颈动脉斑块组织学成分的结果表明,在超声图像中,低回声斑块与出血及含脂肪组织相关,而强回声斑块含有更多的钙质(产生声影)和纤维组织(富含胶质)。但超声不易区分斑块内的脂质和出血。不均质斑块以斑块内出血和钙质多见,即复杂斑块。均质斑块主要由高密度纤维组织组成。溃疡型斑块组织学上“火山口”的形成是斑块内出血钙化结晶增加,斑块表面组织崩裂所致。并且斑块内出血致斑块短期内增大,突出于动脉内膜表面,使管腔狭窄,或者内膜撕裂,其碎块能堵塞远端的血管导致卒中或TIA发作,超声特征为斑块内不规则的回声区。Lee等认为,超声检查区分斑块组织特征的准确率达88.2%。目前多数人认为,富含脂质的斑块与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密切相关,而斑块内出血及出血量与斑块内脂质的含量呈正相关,与斑块内纤维组织含量呈负相关。斑块的另一组织学特征是在其表面纤维帽有泡沫细胞的浸润,其帽的下面为富含脂质的髓核及胆固醇结晶及坏死组织。Carr等发现,有症状病人比无症状病人颈动脉斑块发生斑块破裂的多,且纤维帽较薄,有泡沫细胞浸润。
, 百拇医药
    4 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颈总动脉直径约为5~11mm,颈内动脉直径约5~7mm,颈外动脉略小于颈内动脉。当管腔内出现较大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50%时,可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此时颈动脉的层流消失,血流紊乱,这种异常血流可经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根据ICA的PSV和EDV,以及与CCA速度之比,可以判断其狭窄程度。近年来采用的诊断标准将ICA狭窄分为120、PSV>120cm/s且EDV >120cm/s、无血流通过。这一标准一直应用于临床,对ICA疾病的评价、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随着近年CEA的广泛开展,其手术指征主要适于ICA狭窄在60%~99%的病人。因此,这一标准不适于CEA手术病人的筛选。既往判断ICA狭窄程度多通过血管造影,目前超声检查则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应用,且易于为病人接受,因此制定60%以上狭窄的超声标准尤其重要。近来,Aburahma等提出了颈内动脉狭窄>60%的标准:

    (1)ICA的PSV≥195cm/s,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PPV)为83%,阴性预测值(NPV)为96%,准确性为87%;
, http://www.100md.com
    (2)ICA的EDV≥97.5cm/s,敏感性82%,特异性96%,PPV96%,NPV81%,准确性89%;

    (3)ICA的PSV×EDV≥585cm/s,敏感性84%,特异性96%,PPV97%,NPV83%,准确性89%;

    (4)PSVICA/PSVCCA≥2.7,敏感性85%,特异性86%,PPV89%,NPV83%,准确性86%。

    如预先未做血管造影而行内膜切除术,建议ICA的PSV≥254cm/s,因其PPV为95%。另外,对于特殊情况,当一侧颈动脉狭窄>50%时,评价对侧颈动脉狭窄时,Aburahma等曾提出诊断方法,其准确率达97%(见表1)。

    检测血管狭窄程度一般可采用形态学方法(管腔直径比率和面积比率)及流速标准(PSV和EDV)。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可综合用于CCA和球部的诊断。对ICA的检测,目前多采用血流速度比值测定,可克服ICA的PSV和EDV两者病变部位流速变化量,即使同时存在两个病变或对侧狭窄和血压改变,均不影响此比值的结果。Beach等报道,50%以上斑块内有出血的病侧PSV和EDV均明显增加,分别达420cm/s和160cm/s,而斑块内无出血病例几乎无1例达到如此高的程度,说明斑块内出血可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另外,Rosfors等发现,引起动脉狭窄多见于低回声斑块,它的体积一般比回声强的斑块大。

    综上所述,采用双功多普勒超声,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提供一项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的方法,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程度的评价,还应采用综合标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http://www.100md.com(丁建平 扬华 王拥军)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