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麻醉科 > 01
编号:10302049
老年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三)全麻和硬膜外阻滞联合应用

    老年心脏病人施行胸、腹部手术,也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选择相应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然后施行全麻。其优点为:①减少全麻药用量。②调控血压波动,高血压机会较少。③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高位硬膜外阻滞了心脏交感神经,不会发生反射性冠状动脉收缩。④术毕清醒较早。⑤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⑥进行适度术后镇痛,有利于稳定呼吸和循环功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复合硬膜外阻滞后,容易发生低血压,因此,需注意补充容量,维持CVP在正常范围,必要时应用升压药,防治严重低血压发生。1987年,Lager等报道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高危病人围术期并发症显著降低,但1991年,Saron等报告173例腹主动脉手术病人,认为联合麻醉与全麻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等无显著差异。

    四、麻醉实施和管理原则

    (一)维持氧供/需平衡
, 百拇医药
    影响氧供需平衡的因素有:①心动过速。②血压升高。③前后负荷升高。④舒张压过低,冠状血流减少。⑤低碳酸血症。⑥冠状动脉痉挛。⑦贫血和低氧血症,因此,麻醉期间应避免上述心肌供氧减少和需氧增加的因素,避免发生心肌缺血。为了防治心肌缺血,可采用以下措施:①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同时PaCO2不低于4kPa(30mmHg)。②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治血压显著升高或降低。③及时纠正水、电介质和酸碱紊乱。④避免输血、输液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二)确保麻醉诱导和维持稳定

    不管是全麻或部位麻醉均应根据病情及监测指标恰当选用药物,调整剂量,既应维持稳定全麻深度和切实有效的部位麻醉作用,镇痛和肌松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同时对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使病人尽快安全度过手术。

    (三)加强监测和及时处理

    老年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期间,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测,包括常规ECG、NIBP、SpO2、PETCO2及CVP和尿量,其中ECG监测中应包括II和V5导联,以便较敏感地监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对全身情况较差和病情较重的病人,应用有创血压监测,以便连续观察其变化。疑有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必要时可置入Swan-Gang漂浮导管,测定PCWP和心排血量,以便指导心血管治疗。
, 百拇医药
    五、各种心脏病麻醉的特点

    心脏病病人由于病变种类和性质不同,引起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各异,因此麻醉医师应依据病史、体检和有关各项检查结果有充分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估心肺功能。

    (一) 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常见老年病,我国平均发病率为0.4%,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换气功能障碍,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心血管系统改变为左右心室,尤其是右心室负荷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动脉高压,最后发展为右心衰竭。临床上有典型的ECG表现,包括P波高尖,称“肺型P波”,P波>0.25mv,电轴极度右偏,高R波和V5深s波显示,右室肥大,并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此类病人在麻醉手术前,应尽可能充分准备,首先应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同时低浓度吸氧,应用利尿药及正性肌力药,支持心脏功能。麻醉药选择,应注意避免引起支气管收缩及对心肌的进一步抑制,维持水和电介质平衡,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术后必须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测,术毕如呼吸功能不全,不能立即拔除气管导管,而应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并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呼吸和循环功能恢复。, http://www.100md.com(王珊娟)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