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体温监测和调控(3)
腋窝是经常使用的测温部位,如果将热敏电阻控头置于腋动脉处搏动处,并将上臂紧贴胸壁使腋窝封闭,则测出的温度接近中心温度。舌下置温度计测口腔温度,可用于局麻病人。
直肠温度是传统测量深部体温的部位,与中心体温相差1℃左右,有时受粪便、腹腔冲洗液和膀胱镜检冲洗膀胱的影响。温度计的置放部位应超过肛门6cm,小儿为2~3cm测得结果较准确,主要反映腹腔脏器的温度。直肠温度与食道、膀胱及鼓膜温度相关性良好,是反映中心温度较可靠的测温部位。只是当体温变化快时,直肠温度的反应较慢。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中体温快速变化时,肛温反应较慢。
鼻咽部和深部鼻腔是监测体温常用的部位,鼻咽部接近颈内动静脉是良好的测温部位,可迅速反映脑温的变化,但易受吸入气流温度的影响,并有鼻的顾虑。口腔(舌下)是传统的测温部位,简便易行,但受进食和过度通气的影响,不适用于麻醉和昏迷的患者。反映温度变化迅速,操作简便,容易耐受。
测定食管温度,探头位置的深浅可影响其正确性。食管上端受气流温度的影响,测温读数偏低。探头应置入食管的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左心房与主动脉之间。食管温度近似于中心温度。体外循环期间,食管温度能迅速反映心脏、大血管的血温变化,能反映中心血流和心肌的温度。
, http://www.100md.com
监测耳鼓膜温度由于食道温度,可精确反映脑温。与其它测量中心温度的方法相比,误差很小。应该指出的是,鼓膜温差电偶温度计不同于经耳道红外传感器,前者如果仔细放置于鼓膜,是一种最好的测温方法,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测温的效果不好。
将尖端带温度传感器的导尿管插入膀胱进行监测,用于上腹部或开胸手术,可很好地反映中心温度。Schroeder F等认为经尿道的膀胱温度可代替鼓膜温度反映中心温度。
皮肤温度受皮下血运以及辐射、传导、对流和出汗等因素的影响,体表各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别也很大。在局麻体温监测中常用液晶温度计测量皮肤温度,只是测得温度较中心温度低2-3℃。在体温变化大时(如CPB)皮肤温度可较准确地估计中心温度。前额是测量皮肤温度常用的部位,因该处皮下组织少,温度调节性血管少,可以较好地反映体温。皮肤温度是反映末梢循环的部位,但易受环境温度的直接影响,常使各部位温差较大。在保持恒定室温下,可根据胸壁、上臂、大腿和小腿四个点的温度推算平均皮温和平均体温。平均皮温-0.3℃×(胸部温度+上臂温度)+0.2℃×(大腿温度+小腿温度);平均体温=0.85×中心温度+0.15×皮肤体温。麻醉期间将热敏电阻控头置于腋窝动脉部位并夹紧,可测得近似中心体温。腋温加0.5℃相当于直肠温度。腋温易受血压计袖套和静脉输液的影响。
, 百拇医药
中心血流温度可以代表中心温度,可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量混合静脉血温度求得或用多普勒法测得。目前有细针测温装置,可刺入三角肌连续监测肌肉温度。疑有恶性高热发作可能性的病例可以选用。
四、术中低温的调控措施
对低温的预防比对并发症的处理更为重要,应根据体温监测及时采取保温和其他相应措施,如用哌替啶消除麻醉后寒颤、硬膜外阻滞时注射温局麻药等。维持正常体温可使用热弧灯、热温毯、适宜的室温、加温过的静脉液体。密闭回路、回路中的"人工鼻"及湿化器均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麻醉中主动给吸入气加热不但有利于维持体温,而且失血和输液量少、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短。
目前手术室配有空调设备已很普遍,可以方便地设置所需温度。以往认为环境温度以21℃比较适宜,近年来发现麻醉下的病人容易出现低温,因此手术室室温以24-26℃为宜。研究表明每输入1L室温下液体可使体温降低0.25℃,如果将液体通过温水内的管系再输入体内则不会有这种作用。电热毯或充气的热温毯可以减少体热丢失,有效地维持体温、减少寒颤。
综上所述,麻醉过程中的低温是常见的,而且轻度低温大多会引起并发症,因此应监测体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部位。在监测体温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维持正常体温,即中心温度至少为36℃。, 百拇医药(王祥瑞)
直肠温度是传统测量深部体温的部位,与中心体温相差1℃左右,有时受粪便、腹腔冲洗液和膀胱镜检冲洗膀胱的影响。温度计的置放部位应超过肛门6cm,小儿为2~3cm测得结果较准确,主要反映腹腔脏器的温度。直肠温度与食道、膀胱及鼓膜温度相关性良好,是反映中心温度较可靠的测温部位。只是当体温变化快时,直肠温度的反应较慢。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中体温快速变化时,肛温反应较慢。
鼻咽部和深部鼻腔是监测体温常用的部位,鼻咽部接近颈内动静脉是良好的测温部位,可迅速反映脑温的变化,但易受吸入气流温度的影响,并有鼻的顾虑。口腔(舌下)是传统的测温部位,简便易行,但受进食和过度通气的影响,不适用于麻醉和昏迷的患者。反映温度变化迅速,操作简便,容易耐受。
测定食管温度,探头位置的深浅可影响其正确性。食管上端受气流温度的影响,测温读数偏低。探头应置入食管的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左心房与主动脉之间。食管温度近似于中心温度。体外循环期间,食管温度能迅速反映心脏、大血管的血温变化,能反映中心血流和心肌的温度。
, http://www.100md.com
监测耳鼓膜温度由于食道温度,可精确反映脑温。与其它测量中心温度的方法相比,误差很小。应该指出的是,鼓膜温差电偶温度计不同于经耳道红外传感器,前者如果仔细放置于鼓膜,是一种最好的测温方法,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测温的效果不好。
将尖端带温度传感器的导尿管插入膀胱进行监测,用于上腹部或开胸手术,可很好地反映中心温度。Schroeder F等认为经尿道的膀胱温度可代替鼓膜温度反映中心温度。
皮肤温度受皮下血运以及辐射、传导、对流和出汗等因素的影响,体表各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别也很大。在局麻体温监测中常用液晶温度计测量皮肤温度,只是测得温度较中心温度低2-3℃。在体温变化大时(如CPB)皮肤温度可较准确地估计中心温度。前额是测量皮肤温度常用的部位,因该处皮下组织少,温度调节性血管少,可以较好地反映体温。皮肤温度是反映末梢循环的部位,但易受环境温度的直接影响,常使各部位温差较大。在保持恒定室温下,可根据胸壁、上臂、大腿和小腿四个点的温度推算平均皮温和平均体温。平均皮温-0.3℃×(胸部温度+上臂温度)+0.2℃×(大腿温度+小腿温度);平均体温=0.85×中心温度+0.15×皮肤体温。麻醉期间将热敏电阻控头置于腋窝动脉部位并夹紧,可测得近似中心体温。腋温加0.5℃相当于直肠温度。腋温易受血压计袖套和静脉输液的影响。
, 百拇医药
中心血流温度可以代表中心温度,可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量混合静脉血温度求得或用多普勒法测得。目前有细针测温装置,可刺入三角肌连续监测肌肉温度。疑有恶性高热发作可能性的病例可以选用。
四、术中低温的调控措施
对低温的预防比对并发症的处理更为重要,应根据体温监测及时采取保温和其他相应措施,如用哌替啶消除麻醉后寒颤、硬膜外阻滞时注射温局麻药等。维持正常体温可使用热弧灯、热温毯、适宜的室温、加温过的静脉液体。密闭回路、回路中的"人工鼻"及湿化器均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麻醉中主动给吸入气加热不但有利于维持体温,而且失血和输液量少、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短。
目前手术室配有空调设备已很普遍,可以方便地设置所需温度。以往认为环境温度以21℃比较适宜,近年来发现麻醉下的病人容易出现低温,因此手术室室温以24-26℃为宜。研究表明每输入1L室温下液体可使体温降低0.25℃,如果将液体通过温水内的管系再输入体内则不会有这种作用。电热毯或充气的热温毯可以减少体热丢失,有效地维持体温、减少寒颤。
综上所述,麻醉过程中的低温是常见的,而且轻度低温大多会引起并发症,因此应监测体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部位。在监测体温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维持正常体温,即中心温度至少为36℃。, 百拇医药(王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