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检验科 > 03
编号:1030226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检验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与评价(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2)联合实验指标分析:见表4。

    (3)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 DIC前期(pre-DIC)或代偿性非显性DIC的诊断非常重要,须选用凝血、纤溶和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作为敏感的诊断指标,常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血栓前体蛋白(TpP)、t-PA/PAI复合物、APC/PCI、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以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等,但这些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有效性尚缺乏统计。

    综上所述,plt、FDP、DD和AT应作为诊断DIC基本实验,FDP和DD是快速诊断DIC特异指标,AT降低对判断DIC严重程度和预后十分有用,分子标志物检测对诊断代偿性(非显性)DIC具有重要价值。
, http://www.100md.com
    4.DIC 的积分诊断标准 DIC专业委员会建议用积分来表示,并提出以下意见(表5)。

    三、 DIC的防治

    (一) 消除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这是根治DIC和防止发生DIC的根本措施。

    (二)肝素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

    1.LWMH抗凝作用 应用肝素酶、亚硝酸或高碘酸等对普通肝素分子进行裂解,成为分子量10000以下的低分子量片段,即为LWMH,它仍含AT-Ⅲ的结合位点。由于列解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LMWH常呈不均一性。LMWH的抗因子Xa活性与抗凝血酶活性之比约4:1。在血液循环中,当LMWH的2A亚型分子与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中,变成为活性极强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主要抑制因子Xa,对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LMWH可通过内皮细胞的介导作用,导致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前列腺素(PGI)的释放。然而,LMWH也可作用于血小板、白细胞和血液流变学,以此达到抗血栓的目的,且此作用常持续24小时以上,呈延迟性抗血栓作用。

    2.LMWH防治DIC 最近,LMWH也应用于DIC的治疗。Sakugawa等(1993)报道124例DIC患者,其中61例为LMWHFR-860组,63例为普通肝素组,前组剂量为每天75抗因子Ⅹa单位/kg,后组均作静脉滴注,连用5天。结果发现,FR-860组 33.3% 的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改善,而普通肝素组仅有18.5%出血症状改善;脏器出血改善率,前组为20%,后组为8.2%;实验室指标改善率,前组为32.5%,后组为25.7%;治疗安全性,前组为93.4%后组为79.7%;出血并发症,前组为4.9%,后组为10.9%;病死率,前组为0%,后组为7.8%。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Oguma等(1990)对LMWH Fragmin在治疗DIC中作了研究,将56例DIC分为Fragmin组(27例),剂量为每日抗因子Ⅹa单位/kg;普通肝素组(29例),剂量为每日150u/kg,两组均作静脉滴注,连用5天;结果前组出血症状改善率为66.7%,后组为54.7%;出血并发症,前组为3.7%,后组为10.3%;脏器出血改善率,前组为31.6%,后组为14%;实验室指标改善率,前组为66.7%,后组为51.7%。据此,作者推荐以每天75抗因子Ⅹa单位/kg的LMWH(Fragmin)作静脉滴注式治疗DIC的有效而安全的剂量。, http://www.100md.com(王鸿利)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