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皮肤性病科 > 01
编号:10302313
维甲酸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2.银屑病:各种维甲酸包括全反式维甲酸、异维甲酸,依曲替酯、依曲替酸和芳香维甲酸乙酯等对银屑病的疗效是肯定的。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疗效最好的是依曲替酯、依曲替酸和芳香维甲酸乙酯。维甲酸类药物与其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一样,不能根治银屑病,停药后易复发。为了取得更为令人满意的疗效。不少学者主张在用维甲酸类药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应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一道进行,以取得较好效果。

    用法:

    (1)异维甲酸:用量为1.2~1.75mg/kg,分2~3次口服,2周后递减。

    (2)依曲替酯:剂量为1mg/kg/日,分2~3次口服,维持量为10~25mg/日。

    (3)依曲替酸:剂量一般选用25~50mg/日,分2~3次口服。

    (4)芳香维甲酸乙酯:用量为0.02~0.1mg/日。
, http://www.100md.com
    3.角化性皮肤病:维甲酸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角化性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发红糠疹、对称性进行性红斑角化症、扁平苔藓、掌跖角化、粘膜白斑病、汗孔角化症、疣状表皮发育不良、达里埃氏病、表皮疣状痣、局限性线状苔藓、角层下脓疱病等等。主要采用口服13一顺维甲酸或依曲替酯,某些疾病也可视病情及当地药源情况,内服或外用全反式维甲酸制剂。具体应用时,可口服迪维胶囊,每次20mg,每日三次,同时外用0.1%迪维霜,每日2次,连用数目。以上药品均系重庆华邦制药公司生产,采用上述维甲酸类药品治疗角化性皮肤病,坚持较长时间治疗,均可收到良好疗效。

    4.肿瘤:维甲酸类药物对肿瘤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予防作用。在治疗上,口服异维甲酸可用于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蕈样肉芽肿,有一定疗效,可作为联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基底细胞癌及鳞癌用量为3mg/kg/日,蕈样肉芽肿为1~3mg/kg/日。

    5.局部外用0.1%迪维霜对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癌、光化性唇炎癌变等有一定疗效。局部外用0.1%~0.3%维甲酸软膏对日光性角化病有一定疗效。此外,维甲酸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喉乳头状瘤、宫颈异常增生都有一定疗效。在具体治疗中,根据各地药源情况,也可选用当地有的维甲酸类药品,并非局限于上述提示的向种药品。维甲酸类药品在予防肿瘤方面也有可喜的前景,有实验证明,当机体缺乏维甲酸类物质时,角化上皮组织对各种实验性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强,在致癌物质的刺激下,细胞可能发生突变。有实验证实,致癌物质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早期阶段,使用维甲酸类药物有予防作用,可抑制突变发生。
, 百拇医药
    6.结缔组织病:

    (1)红斑狼疮:维甲酸治疗红斑狼疮以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疗效较好。可用依曲替酯和依曲替酸,也可服用异维甲酸及迪维胶囊,0.5~1mg/kg/日。

    (2)硬皮病:口服异维甲酸1mg/kg/日,疗程6~14个月,可出现皮肤症状改善。

    7.感染性疾病

    (1)细菌性感染:口服异维甲酸0.5~1mg/kg/日对化脓性汗腺炎、复发性葡萄球菌性脓肿,革兰氏阴性菌毛囊炎及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均有一定疗效。

    (2)病毒感染:扁平疣可用0.1%迪维霜,每日1~2次,同时口服三蕊胶囊(维胶酯胶囊),每次4mg,每日3次,连服6周,有较好疗效。维甲酸类对单纯疱疹也有一定疗效,复发性疱疹经维甲酸治疗后,部分病人可停止复发。

    8.其他皮肤粘膜疾病:维甲酸对酒糟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结节病、弥漫性面部皮脂腺增生、无菌性脓疱病、汗管瘤、多发性脂囊瘤及皮肤老化均有一定疗效。皮肤老化及面部色沉应于夜间擦0.1%迪维霜,或雪夫霜,强调夜间外擦的原因是因在光照下约2小时3/4维甲酸可被降解失效。其他病种可口服异维甲酸或迪维胶囊1mg/kg/日。, http://www.100md.com(马骏驰)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