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皮肤性病科 > 01
编号:10302314
维甲酸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三、毒副作用:维甲酸类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多,且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剂量愈大,疗程愈长,副作用愈多。其主要的副作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粘膜反应:这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脍干燥、裂纹、脱屑及瘙痒,甲沟炎、结腺炎、眼干燥感、眼刺激及对隐形眼镜不能耐受、视力模糊,夜间视力不良,鼻腔干燥、鼻衄、口炎、面部红斑,掌跖脱屑等。一般在服药2天即可出现,继续服药2周以上时自觉症状可减轻。出现这些反应时不必停药。少数病人可有皮疹和脱发。偶可有脓皮病和化脓性肉芽肿样损害。局部用药对皮肤粘膜有轻度刺激。

    2.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头晕,头胀,乏力,失眠等,一般不影响治疗。偶有假性脑瘤,假性颅内高压,抑郁,跛行等,此时应停药。

    3.致畸作用:目前所用的维甲酸类药物均可导致先天畸形。约有1/3妊娠妇女在服药期间可发生自发性流产和畸胎儿,因此女性患者在服用维甲酸类药物前,治疗期间及停药后短期内,均不宜妊娠。停药后不宜妊娠的时间,异维甲酸为1个月,依曲替酸为3个月,依曲替酯为2年。

    4.血脂异常:较常见的为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这与剂量有关。异维甲酸每日剂量大于1mg/kg的患者约75%可发生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同时还可伴有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服用依曲替酸、依曲替酯也可引起类似变化。

    5.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一般不重,也不影响治疗。

    6.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转氨酶轻、中度升高,停药或减量后可恢复正常。异维甲酸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可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当升高超过正常值5倍时应立即停药。

    7.泌尿系统副反应:少数病人可有烦渴、多尿及蛋白尿、尿道炎、包皮炎。

    8.骨和关节变化: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可引起骨痛、关节痛。骨变化表现为沿颈、胸、腰椎前缘长出小骨刺,韧带附着处骨化,骨骺过早闭合,骨疏松,骨肥厚,长骨细小,脊柱前、后纵韧带骨化。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异维甲酸治疗的患者常偶发金葡萄感染,表现为肿,峰窝织炎、上颌窦炎、额窦炎、毛囊炎等。

    10.其他:少数患者可有性欲减退、高血钙、肌痛、抑郁等。, 百拇医药(马骏驰)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