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口腔科 > 02
编号:10302760
烤瓷的配色问题(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烤瓷修复体最终由技师用不同颜色的瓷粉及着色剂进行再现。对于比色板上有的颜色,可以用相应的颜色的瓷粉及一些特殊效果瓷进行颜色重建。由于比色片一般没有金属底层,且比色片与修复体的材料和瓷层厚度不一致,因而修复体的颜色常会出现偏差。除足够的牙体切削量外,还可采用有金属基底的比色板,制作个别比色片以避免。研究发现,要完全涵括天然牙的整个颜色空间,大约需要700多种颜色。因此临床上经常会出现比色板上选不出合适颜色的情况。为满足此类情况下颜色再现的要求,需对瓷粉进行混合以扩大瓷粉颜色的覆盖范围。但研究发现,瓷粉混合后的颜色并不是原色的平均绝对反射,不同比例的混合不遵循线性规律,而是近似于一种部分混合现象。因此此方法的采用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另外,表面着色技术也是扩展瓷粉间的有效手段,修复体颜色的轻度偏差也常采用此方法解决。修复体饱和度偏低时,采用相同色相的着色剂可以增加颜色的饱和度。饱和度偏低的修改较为困难,可采用灰色或相应颜色的补色。但补色形成的灰色以产生同色异谱现象,而且明度值也会发生改变;色相的轻微偏差可采用正确色相的着色剂进行修改;明度偏高的修复体可采用相同色相和饱和度但明度偏低的着色剂矫正,但明度偏低的修改则极为困难。白色着色会使饱和度降低,修复体的透性变差,增加表面的光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明度,但效果不明显。所以表面着色技术虽可以改善修复体颜色在匹配的准确性,但表面着色后使透入修复体内部的光线减少,影响颜色的层次感和活力。着色上釉烧烤还可能会引起修复体颜色新的改变。而且对颜色改变的程度是有限的,必须立足于基色的准确性,颜色差别较大时须重新制作修复体。由于着色剂在烧烤前后存在一定的颜色差别,也给配色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在操作上也具有较高的难度。
, 百拇医药
    为了达到与天然牙颜色的匹配和仿真,常需进行牙色的个性化表现,也就是根据天然牙的着色、变色特征、表现出与患者个性相吻合的颜色特征,如有色指状突、有色切端透明牙釉质、牙本质内部着色、牙釉质发线、颈部的白色带或透明带等深部颜色特征及牙面着色小窝、牙颈部及邻面染色、沟窝点隙的着色等浅部颜色特征。可通过在各层瓷层中埋入颜料、表面着色和特殊效果瓷的应用来实现 。个性化颜色特征的刻划技术难度大,尤以深部特征的刻划为困难,而且个性化表同方法使用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技术条件不成熟时,应以简单地表现颜色匹配为根本手段。

    在临床上,变色牙患者较为常见。对于要修复成正常颜色的牙,颜色的匹配较为简单,对于个别牙缺损或缺失的四环素牙、氟斑武、或釉质发育不全患者要恢复成与口内余留牙相协调的颜色时,则配色难度极大。表浅着色时可采用表面或内部染色的方法改善。深部着色时,可采用基色瓷粉与特殊颜色瓷粉混合,并辅以染色有方法进行颜色的匹配,必要时应留患者进行椅旁配色。

    近年来,随着测色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使得牙色的测量更为准确快捷,颜色的匹配也更加客观和量化。已有学者进行了计算机比色和配色的量化的研究。计算机配色的理论基础Kubelka-Munk理论,其基本原理是用测色仪对牙色进行测量以后将所得的数据四舍五入所联的电脑,电脑从备选颜色数据库中选出与备测牙最接近的颜色值,并给出再现此颜色所需的瓷粉及配方。此外,比色信息的网络传递技术也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涉及图像的采集、压缩与传递、牙色与光源色及图像色的关系、监视器显色原理等诸多方面,尚有较多的技术问题进一步解决。虽然此两项技术离临床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但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百拇医药(巢永烈)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