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涎腺疾病研究50年回顾(1)
涎腺疾病的研究包括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生理病理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我国对涎腺肿瘤的研究较多,而其他方面较少或处于起步阶段。
涎腺肿瘤
一 诊断
1954年邹兆菊发表“腮腺造影术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详细论述了造影的操作技术、炎症及肿瘤疾患的影像表现。文章主要讨论了炎症,指出良性肿瘤压迫导管系统移位而呈抱球状;恶性肿瘤则无上述表现而呈导管中断、有碘油外溢呈碘油池。这一检查方法在我国沿用了30多年,其对肿瘤诊断的主要缺点是既不能定位,也不能定量,直径在2cm以下的肿瘤在造影片上往往不能显示,定性能力很弱,特别是对低度恶性肿瘤而常呈良性肿瘤的表现者。
80年代以来影像学检查技术有很大发展。马大权等于1980年开始用B超检查肿块,并于1984年发表了有关论文,当时在国际上也极其罕见报道。他们分析了118例病例,表明B超检查可以确定肿瘤大小。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后壁反射增强,而恶性肿瘤则呈相反表现。虽然B超较腮腺造影检查进了一步,但定性能力仍较弱,不能精确显示肿块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1987年,俞光岩等发表了“腮腺肿瘤的CT检查”综述性文章,此后即有不少这方面的临床应用报告。CT检查较B超更进了一步,主要优点是能精确显示肿瘤和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及肿瘤大小,但定性能力仍较弱。
国外在60年代即大量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涎腺肿块并详细论述了相关的不同类型病变的细胞学表现。国内在1984年马大权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并于1988年发表相关论文,指出这一检查方法和组织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以明确区分炎症和肿瘤的良、恶性,并可依据细胞学表现确认肿块性质。但由于涎腺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完全定型有一定困难。
通过B超、CT或MRI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以做到涎腺肿瘤的“定量、定位、定性”,做到术前正确诊断。
二 治疗
涎腺肿瘤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我国首先执行解剖保存面神经、腮腺及肿瘤切除术者当推宋儒耀教授。他在1959年发表有关论文,详细介绍了腮腺和面神经的解剖,首先以腮腺导管为标志,从面神经各末梢分支开始分离解剖追踪至主干,完成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此后在60年代中期,丁鸿才(1964)、周岳成(1964)、熊树民(1966)等分别介绍了面神经颅外段和腮腺的解剖关系,大大推进了腮腺外科手术的发展。
, 百拇医药
60年代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被认为是大手术,手术时间一般在3~4个小时,并仅限于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才能做,而且对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一般采取简单的剥出术。而今这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一般为1~2小时,大都在局麻下进行,一些县级医院都能进行这种手术。
现今腮腺肿瘤的发现较早较小,全部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有一定并发症如Frey氏综合征。7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采取在正常腺组织内切除肿瘤,称之为“腮腺部分切除”。采取此种术式要求对面神经分布走行要相当熟悉,避免损伤。虽然我们尚未就此术式效果进行大数量的病例分析,但从临床实践中尚未有复发的病例。
放射治疗对涎腺癌的效用在70年代前后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一直说服放射治疗医生坚持术后放射治疗。1987年马大权等在“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和治疗探讨”中一文中指出:经10年随诊表明单纯手术者生存率为25%,而手术后放射治疗则提高到83.3%。从而确定放射治疗在涎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并将其列为术后治疗常规。1993年北京开始用快中子治疗涎腺癌,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是否对涎腺癌患者常规进行颈淋结清除术?临床研究表明颈淋巴结转移率和组织病理类型有关。1991年林国础等报告“颈淋巴清除术在涎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分析了30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者:未分化癌91.6%,鳞状细胞癌58.3%,腺癌34.6%,乳头状囊腺癌29.1%,其他各种类型癌未超过20%。并指出原发病变部位和转移几率有关:舌根为75%,胯腺仅为10%。大涎腺则以颌下腺居首,占23.3%。这一研究结果为我们临床决定是否做颈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http://www.100md.com
涎腺肿瘤
一 诊断
1954年邹兆菊发表“腮腺造影术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详细论述了造影的操作技术、炎症及肿瘤疾患的影像表现。文章主要讨论了炎症,指出良性肿瘤压迫导管系统移位而呈抱球状;恶性肿瘤则无上述表现而呈导管中断、有碘油外溢呈碘油池。这一检查方法在我国沿用了30多年,其对肿瘤诊断的主要缺点是既不能定位,也不能定量,直径在2cm以下的肿瘤在造影片上往往不能显示,定性能力很弱,特别是对低度恶性肿瘤而常呈良性肿瘤的表现者。
80年代以来影像学检查技术有很大发展。马大权等于1980年开始用B超检查肿块,并于1984年发表了有关论文,当时在国际上也极其罕见报道。他们分析了118例病例,表明B超检查可以确定肿瘤大小。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后壁反射增强,而恶性肿瘤则呈相反表现。虽然B超较腮腺造影检查进了一步,但定性能力仍较弱,不能精确显示肿块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1987年,俞光岩等发表了“腮腺肿瘤的CT检查”综述性文章,此后即有不少这方面的临床应用报告。CT检查较B超更进了一步,主要优点是能精确显示肿瘤和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及肿瘤大小,但定性能力仍较弱。
国外在60年代即大量采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涎腺肿块并详细论述了相关的不同类型病变的细胞学表现。国内在1984年马大权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并于1988年发表相关论文,指出这一检查方法和组织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以明确区分炎症和肿瘤的良、恶性,并可依据细胞学表现确认肿块性质。但由于涎腺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完全定型有一定困难。
通过B超、CT或MRI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以做到涎腺肿瘤的“定量、定位、定性”,做到术前正确诊断。
二 治疗
涎腺肿瘤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我国首先执行解剖保存面神经、腮腺及肿瘤切除术者当推宋儒耀教授。他在1959年发表有关论文,详细介绍了腮腺和面神经的解剖,首先以腮腺导管为标志,从面神经各末梢分支开始分离解剖追踪至主干,完成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此后在60年代中期,丁鸿才(1964)、周岳成(1964)、熊树民(1966)等分别介绍了面神经颅外段和腮腺的解剖关系,大大推进了腮腺外科手术的发展。
, 百拇医药
60年代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被认为是大手术,手术时间一般在3~4个小时,并仅限于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才能做,而且对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一般采取简单的剥出术。而今这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一般为1~2小时,大都在局麻下进行,一些县级医院都能进行这种手术。
现今腮腺肿瘤的发现较早较小,全部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有一定并发症如Frey氏综合征。7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采取在正常腺组织内切除肿瘤,称之为“腮腺部分切除”。采取此种术式要求对面神经分布走行要相当熟悉,避免损伤。虽然我们尚未就此术式效果进行大数量的病例分析,但从临床实践中尚未有复发的病例。
放射治疗对涎腺癌的效用在70年代前后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一直说服放射治疗医生坚持术后放射治疗。1987年马大权等在“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和治疗探讨”中一文中指出:经10年随诊表明单纯手术者生存率为25%,而手术后放射治疗则提高到83.3%。从而确定放射治疗在涎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并将其列为术后治疗常规。1993年北京开始用快中子治疗涎腺癌,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是否对涎腺癌患者常规进行颈淋结清除术?临床研究表明颈淋巴结转移率和组织病理类型有关。1991年林国础等报告“颈淋巴清除术在涎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分析了30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者:未分化癌91.6%,鳞状细胞癌58.3%,腺癌34.6%,乳头状囊腺癌29.1%,其他各种类型癌未超过20%。并指出原发病变部位和转移几率有关:舌根为75%,胯腺仅为10%。大涎腺则以颌下腺居首,占23.3%。这一研究结果为我们临床决定是否做颈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