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药剂科 > 04
编号:10303070
儿科合理用药与TDM(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三、TDM体会

    1.正规的TDM必须做到:

    (1)提供准确的血药浓度报告,这需要质量控制来保证,包括内部和外部质控。

    (2)能针对具体测值(尤其对偏离靶值的血浓度)作科学分析和正确解释,这需要掌握PKPD知识。

    (3)能根据PK参数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间隔、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及疗程等。

    2.正确掌握采血时间:

    TDM最常见错误是采血时间不当而测得一个无用的血药浓度。何时取血测定血药浓度须根据临床目的。一般采血应该在稳态(用药5个半衰期后),如服用苯巴比妥(T1/2为90h)前3周测血浓度没有意义;观看疗效应测稳态谷浓度,怀疑中毒则应测峰浓度。有时谷峰浓度可差100%;半衰期长的药物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测定;半衰期短的药物两次给药间期波动大。采血时间非常重要,最好取峰谷浓度;尽量不要在分布相采血,如服用地高辛8小时以内采血测血药浓度没有临床意义。

    3.掌握好TDM指征:

    TDM提供了判断临床药效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但并不是每个患者均需检测。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监测指征:

    ①血药浓度与疗效相关密切、有效浓度范围已经明确的药物。

    ②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有效量与中毒量极接近)。

    ③呈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④用常规量或大于常规量仍无效时(尤其中毒症状与疾病症状不易区分),需鉴别药量不足还是过量。

    ⑤病人出现中毒症状或体征时,急需诊断和处理药物中毒。

    ⑥多药合并应用或疾病复发时,监测血药浓度以调整主药剂量。

    ⑦监督和敦促患儿规律服药。

    ⑧监督不明用药(“纯中药”)的西药成分。

    ⑨开始用药或更改药量前测血药浓度基线作为规律治疗的参考。

    ⑩长期治疗者定期(每半年1次)监测血药浓度,以便及时调理剂量。

    4.医药结合,重视临床实践:

    TDM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面对治病难度越来越大和新药层出不穷,临床医生已有合理用药的迫切感,但很多人尚不具备临床PK知识,急待普及和提高。我国尚无临床药师,目前的药师只是在窗口接触病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优势互补。TDM的核心是个体化治疗,为临床病人服务,必须重视临床实践。如通常讲的有效血药浓度是对群体而言,即在该范围内大多数患者疗效满意,范围之上中毒可能性大,范围之下有效可能性很小;然而有效血药浓度也有个体差异,如果临床效果好,即使血药浓度低于有效范围,也没有必要硬性增加剂量;如果效果不好而病人又能耐受,即使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也可边观察边调整剂量以达个体最适浓度和效果。如给药间隔、末次服药时间和采血时间的准确性,都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配合才行。TDM能指导临床科学用药,但不能代替临床观察,临床终点信息如惊厥、神志等的观察十分重要。只有把TDM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治疗的最佳效果。, 百拇医药(王丽)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