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护理学 > 06
编号:10303286
发热的治疗护理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3.药物降温:降温药物种类繁多,应酌情选用,药物降温功效可靠,但剂量不宜过大,以免体温骤降引起虚脱,更不能长期使用。退热药的应用每天不超过三次为宜。每次间隔6~8小时。常用的退热药物有:泰诺滴剂、美林混悬液、布洛芬、阿斯匹林片剂及来比林针剂等。

    4.冬眠疗法:适用于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此法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冬眠期间须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患儿应平卧,不可突然更换体位,避免发生直立性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护理

    1.休息 患儿应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的代谢及氧的消耗;保持室内安静、清洁、通风,避免噪音的刺激。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查体温,以后根据病情每2~4小时测量,注意观察神志、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实施降温措施后注意患儿有无虚脱或休克现象。

    3.口腔护理:患儿发热时间长,其唾液生成和分泌减少,有利口腔内细菌生长而发生炎症,故每日用3%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以保持其清洁、舒适,预防口腔感染,口唇干裂时,涂四强油保护。

    4.皮肤护理: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出汗多,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清洁,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加强营养,补充充足的液体,发热时患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热量消耗大,液体丢失多,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并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百拇医药(毕红玲)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