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护理学 > 12
编号:10303456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症及其护理(6)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二.护理

    1、连接监护系统,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①血压:持续血压监测,必要时放置动脉压力监测装置,15-30min测量记录一次,随时调整升压药浓度,血压平稳时30-60min测量记录一次。

    ②血液动力监测:必要时协助医生放置心内飘浮导管连接压力监测装置,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指导治疗和判断治疗效果,应按要求定时测压,肝素冲管记录数据等。各种数据包括:心率、动脉压、(ABP)肺毛细血管嵌 压(PCWP)和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CI)等。

    2、观察尿量: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保持尿管局部清洁,必要时定时冲洗膀胱,预防尿路感染。

    3、严密观察神志变化,病人躁动时可应用镇静剂。

    4、持续中、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或给予开放式面罩吸氧,使PaO2保持在70-120mmHg之间,严重低氧血症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需气管插管进行机械辅助呼吸,吸入氧浓度一般为40-60%,可应用吸气末正压呼吸。

    5、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最好采用深静脉穿刺保证静脉管道安全有效。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或血管扩张剂时,应谨慎调整药物浓度,更换药液时动作应迅速、准确,必要时使用两个注射泵交替换药,严防因换药出现的血压波动。

    6、加强皮肤护理,出汗较多时应注意保暖,协助病人清洁皮肤,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7、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IABP支持治疗,并准确观察和记录反搏机工作状态及各种反搏数据(心率、血压、反搏压、反搏比等),定时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冲管,观察管路连接,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近十几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中广泛开展的溶栓治疗、IABP支持治疗、急诊介入治疗、血管扩张剂以及多种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和挑战。为此,在急性心梗三大并发症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和注重对急性心梗治疗中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指导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参 考 文 献

    1.寇文镕.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见: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主编.临床冠心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38-454.

    2.于全俊.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见: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主编.临床冠心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61-477.

    3.高润霖.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原性休克.见: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主编.临床冠心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80-497.

    HYS-MD-WM

    2002-10-16, 百拇医药(叶苓)
上一页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