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3)
3.化疗的给药途径
化疗的有效性与化疗剂量有关,但机体的化疗耐受性有限。化疗剂量受到严格限制。过量化疗会造成严重毒副反应及引起致死性并发症。故在不增加毒性反应的前提下如何设法增加肿瘤所接受的药物浓度,是治疗高危绒癌的另一有效途径。动脉插管行区域灌注化疗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辽宁省肿瘤医院曾对一90%肝转移的病人,最大转移瘤直径达6-7CM,行动脉插管化疗。首先行胃网膜静脉插管,滴注5-FU,配合KSM全身化疗。5-FU将通过门脉系统直接进入肝脏。2个疗程后病情获显著改善。又经股动脉逆行插管,将EMA-CO 方案中的MTX冲入剂量,行肝动脉直接注入配合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及全身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现已随访5年无复发。另一病人因阴道转移瘤破裂大出血,长时间阴道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造成继发感染高热不退。肿瘤化疗与感染形成治疗矛盾。此病人接受经腹壁下动脉逆行插管,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时经导管滴注抗菌素。达到止血及肿瘤净化,感染得到迅速控制,最终治愈。杨秀玉等行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药性绒癌71例病人,全部有不规范化疗史,平均每人接受既往化疗10.3疗程。方法为局麻下用Seldinger针,将动脉导管插入并送置腹主动脉,加压注入造影剂,确定肿瘤部位及供血动脉,将导管固定于肿瘤供血动脉行区域灌注疗并配合全身化疗,55例获完全缓解。其中5例肿瘤破裂所致急性出血者先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止血,均获成功。说明动脉区域灌注化疗为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的有效方法,为高危绒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5]。
, 百拇医药
4.手术治疗:
由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敏感,为化疗可治愈性肿瘤。手术治疗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已退居第二位。由于肿瘤血运丰富,一旦切除不全将造成术中严重出血。术后也因肿瘤供血动脉绑扎,化疗药物难达残余肿瘤部位,造成残余肿瘤化疗药物不足,导致耐药及治疗失败。为此,医生对手术治疗也产生顾虑,持保守态度。
子宫切除术: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以早期血行转移为其特点,病人可因多发转移及多脏器受累就医而子宫原发病灶并不明确,子宫切除术并非为必需治疗手段。已被普遍接受的子宫切除的手术适应征为1.子宫病灶破裂所致的穿孔及急性内外大出血。2.病灶在子宫,病人已生育子女,不须保留生育功能者。3.子宫病灶已耐药。有作者提出:子宫病灶合并严重感染者也为子宫切除术的适应征。系因抗肿瘤治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及感染扩散,甚至导致致死性败血症。如不及时进行化疗则肿瘤坏死,出血无法控制,单纯抗感染无效。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化疗,肿瘤可能迅速恶化,导致病人随时死于肿瘤及其并发症。为此,肿瘤的治疗与感染的治疗形成矛盾。处理非常棘手。如能切除感染病灶。将为有效化疗提供安全条件。辽宁省肿瘤医院曾治疗5例子宫大的病灶合并感染的病人,抗感染治疗无效或一过性有效。其中4例行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但2例术中发生大出血。失血量为3000CC及5000CC。均系宫旁受侵,组织脆弱,再加炎症造成严重盆腔组织充血,一旦钳夹造成组织断裂,则发生致命出血。1例拒绝子宫切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感染扩散形成败血症。故子宫病灶合并严重感染者,行切宫治疗合理,但技术操作有一定难度,应在术前小心评价子宫状态及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 百拇医药
向阳等于1999年报告6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经子宫切除及全身化疗的治疗结果及经验。其中23例为无进一步生育要求,手术目的为切除病灶,减少化疗负担,减少疗程数。22/23最终治愈,平均化疗数为4.2疗程。27例因子宫病灶耐药而切宫,20/27例达到完全缓解平均疗程数为9.4个疗程。其余18例为子宫穿孔或急性出血,17/18例获得完全缓解,平均化疗7.6个疗程。认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虽以化疗为主,子宫切除术在某些有选择的病例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6]。手术方式以次广泛切除术为好,以减少术后复发。辽宁省肿瘤医院治疗的病人中,74例曾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9例手术适应症为子宫穿孔或出血,全部最终达到完全缓解。为缩短化疗疗程,而又不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病人,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共53例,亦全部最终治愈。已显示耐药,切宫作为挽救治疗手段的一部分者12例,只有4例治愈,其余8例或因子宫外病灶耐药,或切宫后出现新病灶无敏感化疗药物最终死于肿瘤播散。我们的经验认为:有子宫切除指征者-子宫大病灶并有耐药倾向,切宫应在更换化疗方案的早期进行。不该勉强为保留生育功能而一味化疗,最终导致全面耐药及治疗失败。我们曾治疗一绒癌病人,初治为2A期,化疗后宫旁病灶消失,有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但病人因家庭及社会因素坚决不接受子宫切除治疗,医生也因同情而迁就,经12疗程化疗,确定为多药耐药而不得不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短期出现肺转移,无药可治,最终死于肿瘤播散。, 百拇医药(王伊洵 邱荣兰)
化疗的有效性与化疗剂量有关,但机体的化疗耐受性有限。化疗剂量受到严格限制。过量化疗会造成严重毒副反应及引起致死性并发症。故在不增加毒性反应的前提下如何设法增加肿瘤所接受的药物浓度,是治疗高危绒癌的另一有效途径。动脉插管行区域灌注化疗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辽宁省肿瘤医院曾对一90%肝转移的病人,最大转移瘤直径达6-7CM,行动脉插管化疗。首先行胃网膜静脉插管,滴注5-FU,配合KSM全身化疗。5-FU将通过门脉系统直接进入肝脏。2个疗程后病情获显著改善。又经股动脉逆行插管,将EMA-CO 方案中的MTX冲入剂量,行肝动脉直接注入配合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及全身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现已随访5年无复发。另一病人因阴道转移瘤破裂大出血,长时间阴道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造成继发感染高热不退。肿瘤化疗与感染形成治疗矛盾。此病人接受经腹壁下动脉逆行插管,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时经导管滴注抗菌素。达到止血及肿瘤净化,感染得到迅速控制,最终治愈。杨秀玉等行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药性绒癌71例病人,全部有不规范化疗史,平均每人接受既往化疗10.3疗程。方法为局麻下用Seldinger针,将动脉导管插入并送置腹主动脉,加压注入造影剂,确定肿瘤部位及供血动脉,将导管固定于肿瘤供血动脉行区域灌注疗并配合全身化疗,55例获完全缓解。其中5例肿瘤破裂所致急性出血者先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止血,均获成功。说明动脉区域灌注化疗为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的有效方法,为高危绒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5]。
, 百拇医药
4.手术治疗:
由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敏感,为化疗可治愈性肿瘤。手术治疗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已退居第二位。由于肿瘤血运丰富,一旦切除不全将造成术中严重出血。术后也因肿瘤供血动脉绑扎,化疗药物难达残余肿瘤部位,造成残余肿瘤化疗药物不足,导致耐药及治疗失败。为此,医生对手术治疗也产生顾虑,持保守态度。
子宫切除术: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以早期血行转移为其特点,病人可因多发转移及多脏器受累就医而子宫原发病灶并不明确,子宫切除术并非为必需治疗手段。已被普遍接受的子宫切除的手术适应征为1.子宫病灶破裂所致的穿孔及急性内外大出血。2.病灶在子宫,病人已生育子女,不须保留生育功能者。3.子宫病灶已耐药。有作者提出:子宫病灶合并严重感染者也为子宫切除术的适应征。系因抗肿瘤治疗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及感染扩散,甚至导致致死性败血症。如不及时进行化疗则肿瘤坏死,出血无法控制,单纯抗感染无效。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化疗,肿瘤可能迅速恶化,导致病人随时死于肿瘤及其并发症。为此,肿瘤的治疗与感染的治疗形成矛盾。处理非常棘手。如能切除感染病灶。将为有效化疗提供安全条件。辽宁省肿瘤医院曾治疗5例子宫大的病灶合并感染的病人,抗感染治疗无效或一过性有效。其中4例行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但2例术中发生大出血。失血量为3000CC及5000CC。均系宫旁受侵,组织脆弱,再加炎症造成严重盆腔组织充血,一旦钳夹造成组织断裂,则发生致命出血。1例拒绝子宫切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感染扩散形成败血症。故子宫病灶合并严重感染者,行切宫治疗合理,但技术操作有一定难度,应在术前小心评价子宫状态及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 百拇医药
向阳等于1999年报告6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经子宫切除及全身化疗的治疗结果及经验。其中23例为无进一步生育要求,手术目的为切除病灶,减少化疗负担,减少疗程数。22/23最终治愈,平均化疗数为4.2疗程。27例因子宫病灶耐药而切宫,20/27例达到完全缓解平均疗程数为9.4个疗程。其余18例为子宫穿孔或急性出血,17/18例获得完全缓解,平均化疗7.6个疗程。认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虽以化疗为主,子宫切除术在某些有选择的病例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6]。手术方式以次广泛切除术为好,以减少术后复发。辽宁省肿瘤医院治疗的病人中,74例曾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9例手术适应症为子宫穿孔或出血,全部最终达到完全缓解。为缩短化疗疗程,而又不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病人,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共53例,亦全部最终治愈。已显示耐药,切宫作为挽救治疗手段的一部分者12例,只有4例治愈,其余8例或因子宫外病灶耐药,或切宫后出现新病灶无敏感化疗药物最终死于肿瘤播散。我们的经验认为:有子宫切除指征者-子宫大病灶并有耐药倾向,切宫应在更换化疗方案的早期进行。不该勉强为保留生育功能而一味化疗,最终导致全面耐药及治疗失败。我们曾治疗一绒癌病人,初治为2A期,化疗后宫旁病灶消失,有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但病人因家庭及社会因素坚决不接受子宫切除治疗,医生也因同情而迁就,经12疗程化疗,确定为多药耐药而不得不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短期出现肺转移,无药可治,最终死于肿瘤播散。, 百拇医药(王伊洵 邱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