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呼吸内科 > 06
编号:10298794
耐药球菌感染现状和合理治疗的重要性(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肠球菌分类有14-15种之多,但从人类分离到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两种,前者约占90%,后者占5%-10%。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与抗菌药固有耐药,对青霉素类有中度或低度敏感,对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但自1988年英国首先报道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感染以后12年来世界各地都在报道分离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美国CDC1993年报道美国院内感染病人中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已增至13.6%。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REF)耐药程度比粪肠球菌高,1999年JAC报道美国VREF从1989年的0.3%增至1993年的9%, 有个别单位增至47%。1989年VRE引起院内感染不到1%,1993年VRE占院内感染病原菌的4%, 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14%,血培养分离到的VRE占4%。这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VRE特别是VREF引起的感染已是临床上十分严重的问题。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治疗非常困难。目前各地肠球菌耐药监测研究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法标准化和提高准确度的问题。用纸片药敏试验方法不容易准确测出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MIC的方法能检出纸片法测不到的中介株。虽然美国与欧洲不少国家都分离到VRE与VREF,并有明显增长趋势,值得庆幸的是1988-1989中国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只发现3.23%粪肠球菌中介株与3.77%屎肠球菌中介株。临床上遇到重症肠球菌院内感染可首选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治疗,如有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感染或发现有VRE感染可用替考拉宁治疗,目前尚未发现替考拉宁有中介或耐药株。如临床肠球菌感染病情属中、轻度,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仍有一定敏感度可先用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必要时才改用或联用糖肽类抗生素。
, http://www.100md.com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最早发现于60年代中期,但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77年在南非首次发生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引起的肺炎暴发流行。以后世界各地都不断分离到PRSP,并使其成为耐药阳性球菌感染中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耐青霉素G肺炎链球菌(PRSP)分离率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明显上升,特别是某些

    欧洲国家,美国一些地区,东南亚某些国家地区PRSP已高达40%-50%。PRSP分离率上升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与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大量使用及某些治疗方案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例如头孢曲松对PRSP有很强抗菌作用,但如单剂治疗,使治疗后的血浓度虽高于抗敏感肺炎链球菌但低于抗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浓度,这样治疗呼吸道感染结果头孢曲松治疗组的PRSP分离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天治疗后的PRSP分离率。

    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在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用得非常广泛,对诱导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也起着很大作用。如台湾省用大环内酯类作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一线药物导致所分离的PRSP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98%。由此可见治疗PRSP或PISP引起的肺炎与其它上、下呼吸道感染,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我国目前PRSP的发生率仅2.5%-5%, 青霉素G中介株发生率为13.1%-20%,一般PISP感染仍可用青霉素治疗,剂量应比常用量适当增加。治疗PRSP/PIS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但阿莫西林的剂量应适当提高,可选用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以500mg/125mg(675mg)的配比方案治疗,必要时可根据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也可联合对阳性菌作用较强氟喹诺酮类。新型抗生素Telithromycin(HMR 3647)、链阳霉素(Streptogramin)等都有较强抗阳性球菌作用,也可选用。, 百拇医药(李家泰)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