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强化性营养支持疗法(4)
2、输注途径
采用中心静脉插管。能测定中心静脉压并输入高渗葡萄糖等高浓度药物。导管可保持30~60天以上。对需要长期静脉营养的重病人,使用硅胶管较好,因其血相容性较佳;其此为聚乙稀管及聚四氟乙稀管。上、下腔静脉均可用于插管。下腔静脉的导管大多由大隐静脉插入,但导管入口位于大腿根部,易于污染;下腔静脉血流量相对比上腔静脉少,炎症机会和栓塞机会随之增多。因此,目前多采用上腔静脉插管,通过穿插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至上腔静脉(相当于右第三肋软骨上缘水平)。如穿插失败,可切开颈外静脉或头静脉插管。临床上以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较常用。
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插管法:取锁骨上途径或锁骨下途径插管。过去多用后者,现发现经锁骨上途径插管痛苦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也少。其穿插步骤为:病员平卧,头低足高位,以保证静脉充盈并预防栓塞。头转向对侧,选择右侧穿刺。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交界处。如解剖标记不清楚,可请病员稍抬头,用手顶住前额使胸锁乳突肌紧张,解剖标记便能清楚显示。用14号,4cm长穿刺点经皮穿刺,进入皮肤后,使注射器保持负压。针尖指向后,针与冠状平面成5度角,与矢状平面成50度角,与横平面成40度角前进,将针尖进颈总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连接点。一般进针2~3cm便进入静脉,有突然改变的感觉,并回血顺利。再进入2~3cm,以保证针尖处于恰当位置。卸下与穿刺针相连接的注射器针头末端,用手推住,以放空气进入。将适合的导管,迅速经穿刺针送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导管尾部接有灌注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一边插管,一边注射。插管过程中取得病人合作,不作深吸气,以防空气栓塞,退出穿刺针,如回血顺利,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将导管与输注装置连接。在穿刺口处,用细线缝合皮肤一针以国定导管。进行X线照影,观察导管位置是否恰当。一般左侧插管深度约16cm,右侧约14cm,以进入上腔静脉为度。
, http://www.100md.com
经皮颈外静脉插管:患者仰卧位,颈部过伸,头转向穿刺的对侧,充分暴露颈外静脉,用手制压迫颈外静脉的的近心端,使之充分充盈,距锁骨上约2~3cm处作为进针点。局麻后用尖头刀挑破皮肤,穿刺针朝向心方向穿刺,在抽得回血后即缓缓注入生理盐水,使硅胶管随同盐水注入和置入颈外静脉内。通常须将硅胶管置入30cm长,以保证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导管应固定好,以防治疗过程中滑脱,本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较安全。
3、营养需求
IBD患者每天营养素的需要量,一般根据 病情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计算,视病情而有变动。营养素的供应包括热量、氨基酸、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供热能物质
供热能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脂肪。热卡需要量应以维持理想体重(IBW)和氮平衡为度。一般每日给予30~35Kcal/Kg即可维持IBW,每日给40Kcal/Kg可使体重轻度增加。有外瘘、败血症或其他高代谢状态时,则需要更多的热卡。为提供足够热量,常须用高浓度(20~40%)的葡萄糖溶液。用5~10%的葡萄糖会使液体供给量超过需要。高渗糖因其渗透压高,且为避免局部血管刺激,应从中心静脉进入。输糖的同时需补充胰岛素,以避免发生高血糖。胰岛素的用量,一般为每4~20g葡萄糖给1u(可从10:1左右开始,再按血糖值调整)。人体利用糖的能力为每小时0.5g/Kg,在应激状态下,糖的利用率降低。脂肪的含热量高(产热量9Kcal/g)。常用脂肪乳剂,除提供热量外,还供给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脂肪氧化供能不需氨基酸参与。脂粉乳剂为等渗液,可经外周静脉输入,输入后不会从尿、粪中排出。近年来有含中链甘油三脂的脂肪剂供应。中链脂肪酸在人体内水解为甘油和中链脂肪酸,后者进入人体细胞线粒体,再次氧化,其代谢产能不依赖肉毒碱,较之长链甘油三脂能更迅速、完全地在体内氧化、产生能量,很少再合成脂肪储存体内。特别在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下,体内肉毒碱减少,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降低,使长链甘油三脂氧化供能受损,而中链甘油三脂永恒供能则受影响较少。脂肪乳剂的脂肪颗粒一般与乳糜微粒大小相似,稳定性好。成人常用量为每日1~2g/Kg,如用于防止必需氨基酸缺乏症,每周1~2次即可。应激状态时机体脂肪利用率提高。葡萄糖和脂肪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葡萄糖更能节省机体本身储备,并节省外源性氨基酸和氮的消耗而有利于蛋白质合成。通常非蛋白质热卡可按葡萄糖2/3、脂质1/3的比例给予。, 百拇医药(袁健)
采用中心静脉插管。能测定中心静脉压并输入高渗葡萄糖等高浓度药物。导管可保持30~60天以上。对需要长期静脉营养的重病人,使用硅胶管较好,因其血相容性较佳;其此为聚乙稀管及聚四氟乙稀管。上、下腔静脉均可用于插管。下腔静脉的导管大多由大隐静脉插入,但导管入口位于大腿根部,易于污染;下腔静脉血流量相对比上腔静脉少,炎症机会和栓塞机会随之增多。因此,目前多采用上腔静脉插管,通过穿插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至上腔静脉(相当于右第三肋软骨上缘水平)。如穿插失败,可切开颈外静脉或头静脉插管。临床上以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较常用。
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插管法:取锁骨上途径或锁骨下途径插管。过去多用后者,现发现经锁骨上途径插管痛苦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也少。其穿插步骤为:病员平卧,头低足高位,以保证静脉充盈并预防栓塞。头转向对侧,选择右侧穿刺。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交界处。如解剖标记不清楚,可请病员稍抬头,用手顶住前额使胸锁乳突肌紧张,解剖标记便能清楚显示。用14号,4cm长穿刺点经皮穿刺,进入皮肤后,使注射器保持负压。针尖指向后,针与冠状平面成5度角,与矢状平面成50度角,与横平面成40度角前进,将针尖进颈总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连接点。一般进针2~3cm便进入静脉,有突然改变的感觉,并回血顺利。再进入2~3cm,以保证针尖处于恰当位置。卸下与穿刺针相连接的注射器针头末端,用手推住,以放空气进入。将适合的导管,迅速经穿刺针送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导管尾部接有灌注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一边插管,一边注射。插管过程中取得病人合作,不作深吸气,以防空气栓塞,退出穿刺针,如回血顺利,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将导管与输注装置连接。在穿刺口处,用细线缝合皮肤一针以国定导管。进行X线照影,观察导管位置是否恰当。一般左侧插管深度约16cm,右侧约14cm,以进入上腔静脉为度。
, http://www.100md.com
经皮颈外静脉插管:患者仰卧位,颈部过伸,头转向穿刺的对侧,充分暴露颈外静脉,用手制压迫颈外静脉的的近心端,使之充分充盈,距锁骨上约2~3cm处作为进针点。局麻后用尖头刀挑破皮肤,穿刺针朝向心方向穿刺,在抽得回血后即缓缓注入生理盐水,使硅胶管随同盐水注入和置入颈外静脉内。通常须将硅胶管置入30cm长,以保证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导管应固定好,以防治疗过程中滑脱,本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较安全。
3、营养需求
IBD患者每天营养素的需要量,一般根据 病情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计算,视病情而有变动。营养素的供应包括热量、氨基酸、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供热能物质
供热能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脂肪。热卡需要量应以维持理想体重(IBW)和氮平衡为度。一般每日给予30~35Kcal/Kg即可维持IBW,每日给40Kcal/Kg可使体重轻度增加。有外瘘、败血症或其他高代谢状态时,则需要更多的热卡。为提供足够热量,常须用高浓度(20~40%)的葡萄糖溶液。用5~10%的葡萄糖会使液体供给量超过需要。高渗糖因其渗透压高,且为避免局部血管刺激,应从中心静脉进入。输糖的同时需补充胰岛素,以避免发生高血糖。胰岛素的用量,一般为每4~20g葡萄糖给1u(可从10:1左右开始,再按血糖值调整)。人体利用糖的能力为每小时0.5g/Kg,在应激状态下,糖的利用率降低。脂肪的含热量高(产热量9Kcal/g)。常用脂肪乳剂,除提供热量外,还供给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脂肪氧化供能不需氨基酸参与。脂粉乳剂为等渗液,可经外周静脉输入,输入后不会从尿、粪中排出。近年来有含中链甘油三脂的脂肪剂供应。中链脂肪酸在人体内水解为甘油和中链脂肪酸,后者进入人体细胞线粒体,再次氧化,其代谢产能不依赖肉毒碱,较之长链甘油三脂能更迅速、完全地在体内氧化、产生能量,很少再合成脂肪储存体内。特别在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下,体内肉毒碱减少,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活性降低,使长链甘油三脂氧化供能受损,而中链甘油三脂永恒供能则受影响较少。脂肪乳剂的脂肪颗粒一般与乳糜微粒大小相似,稳定性好。成人常用量为每日1~2g/Kg,如用于防止必需氨基酸缺乏症,每周1~2次即可。应激状态时机体脂肪利用率提高。葡萄糖和脂肪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葡萄糖更能节省机体本身储备,并节省外源性氨基酸和氮的消耗而有利于蛋白质合成。通常非蛋白质热卡可按葡萄糖2/3、脂质1/3的比例给予。, 百拇医药(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