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消化内科 > 05
编号:10299096
门脉高压症发病机制和内科药物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二)窦性

    1.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

    2.慢性活动性肝炎

    3.急性酒精性肝炎

    4.细胞毒性药物:如巯嘌呤、硫唑嘌呤、硫鸟嘌呤等

    5.维生素A中毒

    (三)窦后性

    1.肝小静脉闭塞病

    2.酒精性肝中央静脉玻璃样硬化(alcoholic central hyaline sclerosis)

    三.肝后性门脉高压(post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

    1.肝静脉:血栓形成、蹼、肿瘤侵害

    2.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蹼、肿瘤侵害

    3.心血管:缩窄性心包炎、三尖瓣疾病、充血性心肌病、严重心功能不全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门脉压力(Ppv)与门脉血流量(Q)和门脉阻力(R)成正比,即Ppv=Q×R。因此,门脉血流量或/和阻力的增加均可导致门脉压力的增加。关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先后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学说,即“后向血流学说”和“前向血流学说”。(图2)

    一.后向血流学说(backward flow theory)——门脉阻力增加

    1945年Whipple认为,门脉压力(Ppv)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门脉血管阻力,血阻力增加使门脉系统被动充血,进而导致门脉高压。引起血管阻力的因素有:--

    (一)肝窦毛细血管化 正常时肝窦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无基底膜,有许多大约0.1μm的窗孔,因此肝细胞可与肝窦血液中的物质进行自由交换。目前认为,肝硬化时血流阻力增加的部位主要在肝窦。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特征是肝窦内皮细胞去窗孔化和基底膜形成。各种肝损害时,在胶原刺激因子的作用下,纤维母细胞分泌大量胶原。胶原蛋白在Disse间隙沉积,使胶原封闭Disse间隙内皮小孔。Disse间隙的去窗孔化将具有多窗孔且高通透性的肝窦转变为与肝外其他器官内一样的毛细血管床。肝窦毛细血管化不仅影响肝窦与Disse间隙的物质交换,同时妨碍血细胞通过,使肝内血管阻力增加,而且使肝窦顺应性降低,在门脉血流量增加时更加促使血管阻力增高。

    (二)肝内流出道受阻 肝损害时,肿胀的肝细胞压迫肝窦。加之Disse间隙和窦周间隙胶原化使肝窦压力明显增加。此外,肝硬化时炎症、再生结节、纤维化和肝内微血栓形成等破坏了肝脏正常结构,压迫或阻断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从而使肝内流出道阻力进一步增加,这些对门脉阻力增加也起重要作用。

    (三)肝内血液分流和肝内血管收缩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形态畸变,此时再生结节的主要血流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而不是肝动脉。在肝内再生结节和纤维间隔内,常见各种血管的吻合和分流,如肝动脉—门静脉、门静脉—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静脉肝动脉-肝动脉等。其中主要是肝动脉—门静脉分流。肝内血液分流对门脉高压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吻合支本身即可增加肝内血管阻力;②使肝细胞血液灌注减少,加重肝细胞损害而使门脉压力升高。肝硬化患者血循环及肝内缩血管物质水平显著升高,如:去甲肾上腺素(NA)、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管加压素(VP)、5羟色胺(5-HT)及内皮素等。血管收缩使肝内血管阻力增加,在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王家马龙)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