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3)
rPA是t-PA的缺失突变体,野生t-PA分子中的指形区(finger)、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圈形区(Kringle) 1 区域被去除。这些突变导致半衰期延长至18分钟(大约为r-PA的4倍),从而使rPA可用静脉注射法给药。RAPID-1 和RAPID-2结果表明rPA双静脉冲击量给药(即10MU静脉注射,30分钟后再给予10MU静脉注射)其冠脉造影通畅率高于rt-PA加速给药, 但据GUSTO-Ⅲ15059例患者的观察,30天病死率在rPA组为7.47%,rt-PA组为7.24%;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64%和1.79%,均无显著差别。该研究表明rPA与rt-PA比较并不能提供改善生存率方面的受益,脑卒中发生率亦相同,只是静脉冲击量给药较为方便(12)。
(2)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t-PA)
TNK-t-PA是t-PA的突变体,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特别保存野生t-PA的全部纤溶活性,但减慢药物清除,TNK-t-PA从血浆清除较rt-PA慢4倍,因此,可允许单剂静脉冲击量给药,方便病人,延长作用时间;TNK-t-PA的纤维蛋白特异性较野生t-PA强14倍,使之靶向性作用于梗塞相关的血栓而减少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4)。另外,TNK-t-PA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去活性的抵抗力较t-PA强80倍。其内在的致血栓作用小于其它纤溶酶原激活剂(4)。这些特性都对其溶栓治疗作用有益。该药的主要有效性证据来自TIMI 10临床试验。TIMI 10 A试验采用单剂静脉冲击量给药,是一剂量滴定血管造影研究,结果表明TNK-t-PA单剂静注30-50mg,90分钟TIMI 3级达57-64%。TIMI10 B随机对比TNK-t-PA30或50mg单剂静注给药和rt-PA加速给药的疗效,试验开始后不久50mg的剂量由于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增加而改为40mg。结果表明,TNK-t-PA 40mg使57%的患者达到TIMI 3级灌注,与rt-PA相似,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也相似(13)。较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 http://www.100md.com
(3)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
r-Sak是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纤溶酶原激活剂,由含有136个氨基酸的 单链多肽组成,现由基因重组技术制造,像SK一样,它不能直接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是与纤溶酶原形成1:1化学计量的复合物。Sak-纤溶酶原复合物是无活性的,只有被纤溶酶原激活物转化为有活性的Sak-纤溶酶复合物以后方能发挥作用。该药最具吸引力的特性之一是高度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在无纤维蛋白存在的情况下,Sak被α2抗纤溶酶迅速中和,而在有纤维蛋白存在时Sak在血栓表面高度抵抗α2抗纤溶酶的中和作用,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发生在血栓局部,而限制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4)。在STAR(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 trial)临床试验,给予r-Sak10mg或20mg于30分钟内静脉输注(1/10剂量在2分钟内静注,其余剂量在30分钟内静脉输注),与加速给药的rt-PA的疗效进行对比,给药后90分钟达到TIMI 3级血流者r-Sak10mg组为50%,20mg组为74%,rt-PA组58%;90分钟残余纤维蛋白水平为治疗前的115±47%,而rt-PA组为68±42%(p<0.005),显示r-Sak冠状动脉再通作用至少与rt-PA同样有效,且较rt-PA具有更明显的纤维蛋白特异性(14)。又有研究应用静脉冲击量给药方法,15mg在5分钟内注入,30分钟后再重复静注15mg,90分钟TIMI 3级者达到68%,而rt-PA组为57%(15)。
像SK一样,r-Sak作为异性蛋白,用药后会激发免疫反应(14.15),大多数患者在用药二周内产生抗体,持续至少7个月。但这些抗体是否会产生变态反应尚不清楚(4)。目前r-Sak临床应用研究尚未见过敏反应的报道。
我国有几个厂家研制了r-Sak,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据预试验的初步结果,有较高再通率。, 百拇医药(高润霖)
(2)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t-PA)
TNK-t-PA是t-PA的突变体,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特别保存野生t-PA的全部纤溶活性,但减慢药物清除,TNK-t-PA从血浆清除较rt-PA慢4倍,因此,可允许单剂静脉冲击量给药,方便病人,延长作用时间;TNK-t-PA的纤维蛋白特异性较野生t-PA强14倍,使之靶向性作用于梗塞相关的血栓而减少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4)。另外,TNK-t-PA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去活性的抵抗力较t-PA强80倍。其内在的致血栓作用小于其它纤溶酶原激活剂(4)。这些特性都对其溶栓治疗作用有益。该药的主要有效性证据来自TIMI 10临床试验。TIMI 10 A试验采用单剂静脉冲击量给药,是一剂量滴定血管造影研究,结果表明TNK-t-PA单剂静注30-50mg,90分钟TIMI 3级达57-64%。TIMI10 B随机对比TNK-t-PA30或50mg单剂静注给药和rt-PA加速给药的疗效,试验开始后不久50mg的剂量由于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增加而改为40mg。结果表明,TNK-t-PA 40mg使57%的患者达到TIMI 3级灌注,与rt-PA相似,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也相似(13)。较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 http://www.100md.com
(3)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
r-Sak是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纤溶酶原激活剂,由含有136个氨基酸的 单链多肽组成,现由基因重组技术制造,像SK一样,它不能直接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是与纤溶酶原形成1:1化学计量的复合物。Sak-纤溶酶原复合物是无活性的,只有被纤溶酶原激活物转化为有活性的Sak-纤溶酶复合物以后方能发挥作用。该药最具吸引力的特性之一是高度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在无纤维蛋白存在的情况下,Sak被α2抗纤溶酶迅速中和,而在有纤维蛋白存在时Sak在血栓表面高度抵抗α2抗纤溶酶的中和作用,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发生在血栓局部,而限制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4)。在STAR(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 trial)临床试验,给予r-Sak10mg或20mg于30分钟内静脉输注(1/10剂量在2分钟内静注,其余剂量在30分钟内静脉输注),与加速给药的rt-PA的疗效进行对比,给药后90分钟达到TIMI 3级血流者r-Sak10mg组为50%,20mg组为74%,rt-PA组58%;90分钟残余纤维蛋白水平为治疗前的115±47%,而rt-PA组为68±42%(p<0.005),显示r-Sak冠状动脉再通作用至少与rt-PA同样有效,且较rt-PA具有更明显的纤维蛋白特异性(14)。又有研究应用静脉冲击量给药方法,15mg在5分钟内注入,30分钟后再重复静注15mg,90分钟TIMI 3级者达到68%,而rt-PA组为57%(15)。
像SK一样,r-Sak作为异性蛋白,用药后会激发免疫反应(14.15),大多数患者在用药二周内产生抗体,持续至少7个月。但这些抗体是否会产生变态反应尚不清楚(4)。目前r-Sak临床应用研究尚未见过敏反应的报道。
我国有几个厂家研制了r-Sak,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据预试验的初步结果,有较高再通率。, 百拇医药(高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