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相关其它 > 教育科研 > 继续教育 > 肾脏内科 > 06
编号:10299454
肾盂癌、输尿管癌和尿道癌(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26日 好医生
     (2)输尿管癌

    ① 多主张肾、输尿管全程包括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也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此手术。

    ② 对上、中段输尿管肿瘤,如为孤立肾患者,高分化则可行节段性输尿管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如为多发性病变或低分化高分期的孤立肾仍应行肾、输尿管全切除术。

    ③ 对孤立肾中下段输尿管肿瘤可行末段输尿管、膀胱袖口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④输尿管镜治疗 可进行电灼,电切,激光治疗等。适用于肿瘤小于1厘米,累及范围不超过输尿管周径的一半;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严重受损;分期是0-A期/Ⅰ-Ⅱ级及局限于输尿管的肿瘤。

    5.化学治疗

    对肾盂移行细胞癌比较有效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硷,甲氨蝶呤,紫杉醇等。随着内腔镜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内腔镜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肾盂及输尿管内。

    6.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移性细胞癌不敏感。疗效较差。但是对晚期骨转移伴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7.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包括卡介苗,各种免疫细胞抗体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应用的较多且取得了一定疗效。

    二、尿道癌

    尿道癌罕见,国外报道,在恶性肿瘤中,男女尿道癌发病率均不足1%,也是泌尿系统中唯一的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的恶性肿瘤。

    (一)尿道外科解剖和组织学

    男性尿道全长由不同上皮覆盖。前列腺部为移行上皮细胞,膜部,球部和悬垂部为假复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舟状窝和尿道外口为鳞状上皮细胞。射精管、前列腺导管和尿道球腺导管与尿道沟通。尿道粘膜下的腺体,开口在尿道粘膜。尿道血管供应丰富。

    女性尿道近1/3侧为移行上皮细胞,远侧2/3主要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该区域内尚有假复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斑区。全尿道均有粘膜下腺体,腺体上皮为假复层和复层柱状上皮细胞。人为的将女性尿道分为前尿道(远侧l/3),后尿道(近侧2/3)。

    (二)淋巴引流

    大约14%~30%男女尿道癌患者诊断时已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尿道的淋巴引流有两个主要的淋巴结组: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组,前者又分为浅层和深层,后者包括髂外、髂内、闭孔和骶骨前区。男女前尿道癌最易转移到腹股沟浅层淋巴结,再经淋巴管引流到腹股沟深层淋巴结。

    后尿道癌(男性前列腺部、膜部和球部尿道,女性为近侧2/3尿道)淋巴引流有三条通路,分别引流至髂外淋巴结组;闭孔淋巴结组和髂内淋巴结组;骶前淋巴结组。

    (三)病理

    尿道癌包括上皮性和非上皮性癌,尿道上皮性癌最多见。

    1.尿道上皮癌的病理组织类型。男性尿道上皮癌以鳞状上皮癌较多见,易发生于阴茎部尿道及尿道外口部分。移行上皮癌多发生于尿道的前列腺部及膜部。腺癌可发生在尿道各部位,以后尿道多见,主要来源于尿道周围腺体。未分化癌系指一类分化很差的小细胞癌。

    女性上皮尿道癌国外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鳞癌,约占50%~70%,其次是移行细胞癌和腺癌,二者相等;而中国女性尿道腺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http://www.100md.com(侯树坤)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