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置换术(1)
一.历史回顾
1893年,法国医师Pean采用由铂和橡胶制成的假体,成功地为一位肩关节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世上首例全肩关节置换术。在奇迹般地改善了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功能近两年后,终因难以控制的结核感染复发而不得不将假体取 出。尽管人类首次尝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为病变破坏的关节是肩关节,但肩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却并不快。直到1953年,Neer采用由他设计的表面置换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才真正揭开了肩关节置换的新篇章。
1953年,Neer报道了采用其自行设计、由钒金属制成的人工肱骨头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对人工肩的不断认识和手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Neer逐渐将肩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肩关节的创伤性、退行性及关节炎等病变。由于六十年代高分子聚乙烯等生物材料的发展以及一部分肩关节病变患者因肩盂破坏严重而不适合单纯的人工肱骨头置换等因素,Neer在原来人工肱骨头置换的基础上,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肩盂假体,发展了表面置换型全肩关节置换术并应用于临床。1971年和1974年,他相继在"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BJS)上发表文章,详细、全面介绍了人工肱骨头和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指征、并发症、疗效及疗效评估标准,开创了肩关节置换新的里程碑。
, 百拇医药
除了Neer的杰出工作外,还有一些学者早期亦致力于尝试运用人工关节治疗一些肩关节疾病。1951年,Krueger报道采用钒金属定制的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坏死。1952年,Richard、Judet 和 Rene 等人报道了一组使用丙烯酸材料制成的人工肩置换肱骨近端的病例。
随着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运用指征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发现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并不能理想解决肱骨头和肩盂两侧关节面均有破坏的一些肩关节病变,如:盂肱关节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袖撕裂关节病等,于是促成了全肩关节置换术的发展。70年代初期,Neer在其发展的人工肱骨头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肩盂假体,开发了Neer型全肩关节假体。St. Georg 和 Bechtol 仿制Neer假体亦形成了各自的全肩关节假体系列。同期还涌现了许多"球窝结构"的全肩假体,这些假体的共同设计理念是希望复杂的假体结构能最大程度地替代肩袖和肩关节囊的稳定功能。这类假体主要包括:Wheble-Skorecki、Zippel、Bickel、Stanmore、Liverpool、Kolbel、Reeves 和 Fenlin等。但由于这些全肩关节假体均为固定支轴或球窝相系结构的高限制性假体,术后恢复不良的肩关节功能和大量早期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使得许多学者致力于改进和创新全肩关节假体的设计。
, 百拇医药
七十年代中期,以NeerII型假体为代表的一些非限制性和半限制性全肩关节假体问世并用于临床,自此,全肩关节置换术终于成为当今一种成功有效的肩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随着肩关节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及人工关节固定方法等研究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肩关节假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亦随之进展显著。使用最为普遍的非限制性全肩关节假体已有早期的一个肱骨头假体和一个肩盂假体的组合,发展成当代的肱骨柄、肱骨头、肩盂假体多元组合的可调节式系统。固定方式也有单一的骨水泥固定发展成骨水泥、紧密压配( press fit )、骨组织长入( bone ingrowth )等多种方式并存。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可调节式全肩关节假体可通过分别调节不同尺寸的肱骨头和柄,保证肱骨头中心位于肩袖和肩关节囊组成的软组织窝的中央,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的平衡而减少肩关节的不稳定,使肩盂假体的偏心性负荷可降至最低以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同时,只需更换不合适或磨损部分假体而保留固定牢固的假体完好部分,使翻修术变得容易。因此已成为目前最常使用的肩关节假体。, 百拇医药(张伟滨)
1893年,法国医师Pean采用由铂和橡胶制成的假体,成功地为一位肩关节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世上首例全肩关节置换术。在奇迹般地改善了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功能近两年后,终因难以控制的结核感染复发而不得不将假体取 出。尽管人类首次尝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为病变破坏的关节是肩关节,但肩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却并不快。直到1953年,Neer采用由他设计的表面置换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才真正揭开了肩关节置换的新篇章。
1953年,Neer报道了采用其自行设计、由钒金属制成的人工肱骨头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对人工肩的不断认识和手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Neer逐渐将肩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肩关节的创伤性、退行性及关节炎等病变。由于六十年代高分子聚乙烯等生物材料的发展以及一部分肩关节病变患者因肩盂破坏严重而不适合单纯的人工肱骨头置换等因素,Neer在原来人工肱骨头置换的基础上,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肩盂假体,发展了表面置换型全肩关节置换术并应用于临床。1971年和1974年,他相继在"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BJS)上发表文章,详细、全面介绍了人工肱骨头和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指征、并发症、疗效及疗效评估标准,开创了肩关节置换新的里程碑。
, 百拇医药
除了Neer的杰出工作外,还有一些学者早期亦致力于尝试运用人工关节治疗一些肩关节疾病。1951年,Krueger报道采用钒金属定制的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坏死。1952年,Richard、Judet 和 Rene 等人报道了一组使用丙烯酸材料制成的人工肩置换肱骨近端的病例。
随着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运用指征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发现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并不能理想解决肱骨头和肩盂两侧关节面均有破坏的一些肩关节病变,如:盂肱关节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袖撕裂关节病等,于是促成了全肩关节置换术的发展。70年代初期,Neer在其发展的人工肱骨头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肩盂假体,开发了Neer型全肩关节假体。St. Georg 和 Bechtol 仿制Neer假体亦形成了各自的全肩关节假体系列。同期还涌现了许多"球窝结构"的全肩假体,这些假体的共同设计理念是希望复杂的假体结构能最大程度地替代肩袖和肩关节囊的稳定功能。这类假体主要包括:Wheble-Skorecki、Zippel、Bickel、Stanmore、Liverpool、Kolbel、Reeves 和 Fenlin等。但由于这些全肩关节假体均为固定支轴或球窝相系结构的高限制性假体,术后恢复不良的肩关节功能和大量早期假体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使得许多学者致力于改进和创新全肩关节假体的设计。
, 百拇医药
七十年代中期,以NeerII型假体为代表的一些非限制性和半限制性全肩关节假体问世并用于临床,自此,全肩关节置换术终于成为当今一种成功有效的肩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随着肩关节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及人工关节固定方法等研究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肩关节假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亦随之进展显著。使用最为普遍的非限制性全肩关节假体已有早期的一个肱骨头假体和一个肩盂假体的组合,发展成当代的肱骨柄、肱骨头、肩盂假体多元组合的可调节式系统。固定方式也有单一的骨水泥固定发展成骨水泥、紧密压配( press fit )、骨组织长入( bone ingrowth )等多种方式并存。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可调节式全肩关节假体可通过分别调节不同尺寸的肱骨头和柄,保证肱骨头中心位于肩袖和肩关节囊组成的软组织窝的中央,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的平衡而减少肩关节的不稳定,使肩盂假体的偏心性负荷可降至最低以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同时,只需更换不合适或磨损部分假体而保留固定牢固的假体完好部分,使翻修术变得容易。因此已成为目前最常使用的肩关节假体。, 百拇医药(张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