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院医师培养问题的讨论
就住院医师培养的问题,一些曾经或正在经历住院医师培养的医师发表了以下意见:
樊东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北京大学医学部已有相当完善的制度。住院医师每年应达到什么水平,学校和医院有明确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考核程序。经过这样系统培养出来的住院医师,一般都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工作能力。
关于工作时间问题,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工作时间的确相对较长。然而,由于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性的实践科学,我认为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能够使刚刚接触临床的年轻住院医师们,全天候地体验和经历临床上每时每刻可能发生的情况,跟从高年资医师处置患者形形色色的问题,有利于迅速积累各种临床经验,从一开始就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
鲁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治医师): 我认为住院医师培训应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提高。
, http://www.100md.com
①加强标准化——即进一步细化培训规则。现有的规范化培训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要求住院医师每年达到什么水平,诊治多少病人,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达到这一水平,且没有具体措施进行监督。这就有可能造成培训对象平时不抓紧,考试前突击复习的现象。我认为可采取:(1)细化培训内容,即对不同年资的住院医师在一相对短的时期内应掌握的知识、技术或技巧进行详细说明,并制定出标准化方案。例如,对刚工作的住院医师,应首先培训接诊技巧和有相应标准的问诊顺序,而这对于一些高年资医师来说似乎没有必要。(2)加强监督。科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小组”应对住院医师定期考核,并及时提醒他们下一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可采取类似继续教育的学分制,要求每年取得一定的学分。
②强调个体化——“加强标准化”是为了更快更规范地培养住院医师,是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产生“质”的飞跃,此时应强调对高年资住院医师“个体化”培养。高年资住院医师已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此时,应鼓励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阶段,每年管多少病人已变得不十分重要,而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次数和质量可作为考核他们的主要内容。
, 百拇医药
傅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医师):24小时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对于以后的工作的确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但为配合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后勤等方面的工作应该切实做好,否则常常会出现许多不应有的困难。
另外,目前住院医师相当多的时间用在病例的书写上,每天查房结束后就是写病例,尤其赶上大查房更是无暇他顾,而真正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很少。应尽快改成电子病例,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到床旁去观察患者病情,与患者更好地沟通。我认为住院医师培养的重点应该是真正提高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于住院医师的权益问题,主要是工资待遇本身已经很低,而现在住院医师的岗位津贴是25元/月,对于这样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否可以提高一些,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已远远超过了国家8小时工作制的规定。
张东亮(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培训阶段是一个临床医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前3年。曾经有位老教授说住院医前3年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是其今后的基础,甚至是一个“定型”的过程,我很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住院医在前几年是由学生向医疗工作者转变的时期,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要的时期,也是工作和求知积极性最高、精力最充沛、业余时间最多的时期,如何向成才方向“定型”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住院医培养制度的指导和辅助。
住院医首先应该“住院”,即24小时在医院(当然也要保证休息、娱乐以及和院外世界打交道的时间),以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在观察中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医院应当为住院医提供食宿,也应当为其劳动给予一定的补助。
关于书写病历,我个人认为第一年认真写10份大病历足以,我们要培养的是会思考的临床医师,而大病历只是帮助理顺、避免遗漏,更重要的应当是鉴别诊断或诊断分析部分,这部分对培养临床思维逻辑很重要。
还应当增加轮转科室,各科室包括辅助科室,如化验室、B超室、药房等,都应当轮转,这样可以对各学科都有感性认识,扩大知识面,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机会在固定科室后几乎没有了。, http://www.100md.com
樊东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北京大学医学部已有相当完善的制度。住院医师每年应达到什么水平,学校和医院有明确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考核程序。经过这样系统培养出来的住院医师,一般都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工作能力。
关于工作时间问题,现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工作时间的确相对较长。然而,由于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性的实践科学,我认为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制,能够使刚刚接触临床的年轻住院医师们,全天候地体验和经历临床上每时每刻可能发生的情况,跟从高年资医师处置患者形形色色的问题,有利于迅速积累各种临床经验,从一开始就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
鲁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治医师): 我认为住院医师培训应在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提高。
, http://www.100md.com
①加强标准化——即进一步细化培训规则。现有的规范化培训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要求住院医师每年达到什么水平,诊治多少病人,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达到这一水平,且没有具体措施进行监督。这就有可能造成培训对象平时不抓紧,考试前突击复习的现象。我认为可采取:(1)细化培训内容,即对不同年资的住院医师在一相对短的时期内应掌握的知识、技术或技巧进行详细说明,并制定出标准化方案。例如,对刚工作的住院医师,应首先培训接诊技巧和有相应标准的问诊顺序,而这对于一些高年资医师来说似乎没有必要。(2)加强监督。科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小组”应对住院医师定期考核,并及时提醒他们下一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可采取类似继续教育的学分制,要求每年取得一定的学分。
②强调个体化——“加强标准化”是为了更快更规范地培养住院医师,是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产生“质”的飞跃,此时应强调对高年资住院医师“个体化”培养。高年资住院医师已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此时,应鼓励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阶段,每年管多少病人已变得不十分重要,而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次数和质量可作为考核他们的主要内容。
, 百拇医药
傅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医师):24小时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对于以后的工作的确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但为配合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后勤等方面的工作应该切实做好,否则常常会出现许多不应有的困难。
另外,目前住院医师相当多的时间用在病例的书写上,每天查房结束后就是写病例,尤其赶上大查房更是无暇他顾,而真正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很少。应尽快改成电子病例,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到床旁去观察患者病情,与患者更好地沟通。我认为住院医师培养的重点应该是真正提高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于住院医师的权益问题,主要是工资待遇本身已经很低,而现在住院医师的岗位津贴是25元/月,对于这样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否可以提高一些,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已远远超过了国家8小时工作制的规定。
张东亮(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培训阶段是一个临床医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前3年。曾经有位老教授说住院医前3年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是其今后的基础,甚至是一个“定型”的过程,我很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住院医在前几年是由学生向医疗工作者转变的时期,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要的时期,也是工作和求知积极性最高、精力最充沛、业余时间最多的时期,如何向成才方向“定型”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住院医培养制度的指导和辅助。
住院医首先应该“住院”,即24小时在医院(当然也要保证休息、娱乐以及和院外世界打交道的时间),以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在观察中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医院应当为住院医提供食宿,也应当为其劳动给予一定的补助。
关于书写病历,我个人认为第一年认真写10份大病历足以,我们要培养的是会思考的临床医师,而大病历只是帮助理顺、避免遗漏,更重要的应当是鉴别诊断或诊断分析部分,这部分对培养临床思维逻辑很重要。
还应当增加轮转科室,各科室包括辅助科室,如化验室、B超室、药房等,都应当轮转,这样可以对各学科都有感性认识,扩大知识面,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机会在固定科室后几乎没有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