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机理探明
本报讯(记者余宁宁李水根)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二院眼科中心
姚克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历时7年,对后发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基础
和临床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或首次证实
的研究成果。该系列成果获2003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
姚克教授主持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课题
组在卫生部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从1996年开始系列研究。
其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后发障发生率为22%,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IOL植入
后发障发生率达68.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IOL的表面
性能影响后发障的发生,水凝胶(HEMA)I-OL具有降低后发障的潜
在优势。据此,研究人员证实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材料影响后发障
的发生,指出减少血—房水屏障破坏和改变人工晶状体表面性状是减
少后发障的有效途径。
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牛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首次提出与胰岛素样因子-1(IGF
-1)有协同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了bFGF促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
皮细胞增殖作用与年龄呈负相关,为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提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动态平衡破坏可以促进术后细胞外基
质在后囊沉积,进而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黏附,在后囊膜混浊
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证实非甾体类
抗炎药物、免疫抑制药物和肝素等物质具有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和化生的作用。, 百拇医药(余宁宁;李水根)
姚克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历时7年,对后发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基础
和临床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或首次证实
的研究成果。该系列成果获2003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
姚克教授主持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课题
组在卫生部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从1996年开始系列研究。
其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后发障发生率为22%,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IOL植入
后发障发生率达68.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IOL的表面
性能影响后发障的发生,水凝胶(HEMA)I-OL具有降低后发障的潜
在优势。据此,研究人员证实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材料影响后发障
的发生,指出减少血—房水屏障破坏和改变人工晶状体表面性状是减
少后发障的有效途径。
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牛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首次提出与胰岛素样因子-1(IGF
-1)有协同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了bFGF促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
皮细胞增殖作用与年龄呈负相关,为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提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动态平衡破坏可以促进术后细胞外基
质在后囊沉积,进而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黏附,在后囊膜混浊
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证实非甾体类
抗炎药物、免疫抑制药物和肝素等物质具有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和化生的作用。, 百拇医药(余宁宁;李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