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307001
蒋兆和为李时珍画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32期
     清代画家华翼伦在所著《画说》中说:“世间能画者寥寥,故知画者亦少”,他所说的“知画”,指的是对画意的深层次的了解。观画者如果对于画家创作时的动机与背景有所通晓,将能增益于读画。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博物馆里,展有著名画家蒋兆和画的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等人的画像。蒋先生缘何有此创意?除他是名医萧龙友的门婿外,还有历史的机缘。

    1955年,前苏联拟举办“东方科技成就展览”,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苏联与中国商议确定,古代科技选择了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代表。当时苏方要求中国提供资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此项工作交给中国科学院。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把提供李时珍资料的任务,交给北京医学院医史教研室主任李涛教授。文字材料随手可取,只缺一幅理想的人物像。征集资料的同志也曾寻访过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但也未能提供画像之类。遂请著名画家蒋兆和依李时珍的传记对像貌的描述来创作。蒋兆和(1904~1986年),四川泸州人,为现代水墨人物画宗师。他曾因1941年至1943年以三年时间,创作了震撼人心的历史画《流民图》及《一个铜子一碗茶》等现实主义名画而享誉画坛。当年他为建桥专家茅以升画像时,数易其稿,也还是觉得不甚满意,便和茅以升一同去赵州,参观隋代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通过在火车和一路上的交谈,以及在瞻览桥体时听茅以升的介绍,深入了解了茅以升的气质和胸怀,再行作画,顿生灵感,又以桥和彩虹为背景,诩诩如生地展现了茅以升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苏联美术评论家切戈达耶夫称誉蒋兆和先生为东方的“苏里科夫”(俄罗斯著名历史人物画家)。据传记所载,李时珍气宇轩昂,聪颖健谈,清瘦颀秀,隽眉疏髭,蒋兆和按此立意构思形象,蓦地想到岳父箫龙友博学端直,高蹈典雅,与李时珍何其相似乃尔!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达·芬奇说过:“师法自然的写生是最重要的”,人物画的创作,如有模特当是最好不过,他便请告尊人,言拟为岳父画像,萧翁听后甚为欣喜,想到多年来门婿才言及为我画像,慨然应允。蒋要求岳父戴上老式帽子,身着传统服装,说如此才更为古朴真切。“模特”依言而行,画家则在取形的同时融入了画李时珍意念构思,画像得以顺利完成。完成以后把所画肖像拿给夫人即书法家萧琼品评,她见画中人物风帽朴服,目光炯炯,神采穆然,说道:“这画和我父亲似像又不像”。这也正是画家蒋兆和所要达到的,让萧龙友的气质展现在李时珍画像之中,便以实相告。此画在苏联展出后原画一直留在苏联,现国内所见均是复制品,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教授搜集蒋兆和先生当时作画的草稿,现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博物馆。1955年邮电部曾发行中国古代四大科学家的纪念邮票一套4张(纪33),其中的李时珍像也是此画的版本。

    李时珍像完成以后,医史学家李涛教授希望蒋兆和先生能为中国古代医学家多画几幅,于是蒋兆和先生便又画了11幅。1986年4月5日,蒋兆和先生以82岁高龄病逝于北京,他的家乡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画家,在泸州玉蟾山为他兴建了“兆和纪念馆”。中医药学经数千年经久不衰在于学术的永恒性,蒋兆和先生的画具有艺术的永恒性,被画的医学家们从此容光焕发!半个世纪以来,蒋兆和为李时珍画像的故事在中医药界传为美谈,但也被认为有两点不足,一是没能从各自的服装上展现各人物生活的历史朝代,二是所画扁鹊为自己切脉时,其切脉的寸关尺方向没有和医生给患者切脉的方向相反。前者可能是我们对画家风格理解的不同,画家重视神似而不虑着装。对于后者,画家毕竟不是医生,画家对医学的理解,和世上其他人对医学的理解一样,总要有点遗憾。, 百拇医药(孟庆云)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