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脊髓病 > 急性脊髓炎
编号:10307433
急性脊髓炎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非化脓性炎症。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或预防接种史。本病起病急骤,在病变脊髓段以下平面出现横贯性脊髓功能障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发病季节以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为多。

    一、临床表现

    1.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或预防接种史。受凉、过度疲劳也可为发病的诱因。潜伏期一般在1—4周左右。

    2.脊髓横贯性损害征象: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发病急,常先有背部或腹部疼痛、胸腹部有束带样紧缩感等神经根刺激症状,很快就出现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1)运动障碍:可因脊髓受损平面高低不同而异。如胸段脊髓炎,出现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此为脊髓休克期,此期一般维持2~4周。如无并发症发生,渡过脊髓休克期后,瘫痪肢体逐渐改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可引出病理反射。若病变在高颈髓节段,则出现弛缓性四肢瘫痪,还可能影响呼吸。骶段脊髓炎患者可无肢体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常先出现病损节段相应部位的背痛和腹部束带样紧缩感。在肢体瘫痪的同时出现病损节段以下的感觉缺失。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早期有小便潴留或充盈性尿失禁。脊髓休克期后,随着脊髓功能的逐渐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出现反射性排尿,即膀胱内仅有100-200毫升尿液也会引起排尿。在脊髓休克期,大便失禁,以后可出现大便秘结。在病损平面以下的肢体皮肤可出现少汗或无汗、指(趾)甲变脆等现象。

    上升型脊髓炎是本病的一个特殊类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可在1-2天甚至数小时内感觉障碍平面上升至高颈髓,瘫痪也迅速由双下肢发展到四肢,甚至波及到延髓,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麻痹,并出现高热,预后不良。

    二、治疗方案

    1.急性期的药物治疗:目前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故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1)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先用适量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lQ%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即使病情好转也应持续使用2-3周,然后改服强的松。同时大剂量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提高局部有效浓度,以抗炎、抗渗出和抑制免疫反应。

    (2)抗生素:在使用大剂量激素的同时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可能发生的感染。

    (3)适当补充钾、钙,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

    (4)神经辅助药物: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另外尚有辅酶A、ATP等神经辅助药物可使用。

    2.急性期的护理要求

    (1)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瘫痪肢体要放在功能位置上,辅以适当的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做好导尿管护理和膀胱冲洗护理,防止尿路感染。

    (4)处理好便秘。

    3.恢复期治疗:恢复期治疗以功能锻炼为主,加强按摩、理疗,防止肢体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纠正足下垂。,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