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结肠黑变病(MC)是一种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以前国外报道较多。随着便秘发病率的增加和肠镜诊断水平的提高,MC的发病率在国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便秘和长期口服泻药是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引起 MC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尤以蒽醌类药物为著。但近年报道,口服以番泻叶、大黄或芦荟等提取物制成的泻药和二苯甲烷类泻药(如便塞停),亦可导致MC。泻药中所含的各类色素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有报道1例口服了7年竹叶提取物的患者发生了MC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并非所有的MC患者均与应用泻药有关。部分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即使没有使用泻药,也可导致MC,而慢性腹泻也是MC的病因之一。此外还有因腹部枪击伤后发生MC的报道。
各种泻药进入大肠后,可致短暂的、剂量相关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至粘膜的固有层。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凋亡小体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成典型的MC改变,这是目前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可的MC的发病机制。
, 百拇医药
2 诊断和病理改变
MC在结肠镜下具特征性的改变,主要为:结肠粘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虎皮斑、网格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若病变局限则多见于近段结肠。在临床中发现,病变处颜色的深浅似与口服泻药的时间和剂量有关。亦有部分患者,其在肠镜检查中未发现异常,但活检病理学检查却符合典型的MC改变。因此,对于长期便秘且口服泻药的患者,在肠镜检查时,即使无异常也应常规行活检,以尽量避免漏诊。
尽管有许多学者涉足了MC的组化研究,但关于MC中色素的主要成分尚有一定的争议。由于色素颗粒中含有糖脂、糖蛋白和芳香族氨基酸且具有自体荧光的特性,因此大部分的学者认定脂褐素为主要成分。但有部分研究者认为:MC中的色素颗粒,其颜色明显深于脂褐素,而更具有黑色素的某些特性,故推测其就是黑色素或介于脂褐素和黑色素之间的一种中间色素。而这些色素可能来源于泻药本身或其代谢产物。
3 和结肠癌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MC是不是一种癌前病变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一些研究业已表明,天然的或合成的蒽醌类和非蒽醌类泻药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潜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力。应用1—羟基蒽醌成功地建立了鼠前胃和大肠肿瘤的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长期喂养泻药的动物和MC患者的结肠粘膜上皮中所含的凋亡小体的数量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在MC患者中,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提出这似与应用泻药有关。但泻药的长期使用是否加重其致癌性目前尚无定论。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泻药的应用可略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但尚不具统计学意义。更有学者明确地指出,结肠癌和MC及泻药的应用没有关系。但是,部分学者的研究清晰表明,MC患者中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人群,当然这可能与MC患者结肠的黑色背景中易发现哪怕是很小的息肉有关。然而,结肠息肉是一种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MC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结肠癌,还需长期的临床跟踪随访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4 治疗和预后
针对MC本身目前尚无特别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种可逆的病变,随着泻药的停用,MC的色素沉着斑可减弱乃至完全消失。因此,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及加强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便秘,可减少MC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应用1-羟基蒽醌可诱使大鼠的前胃和大肠发生肿瘤及MC,但在联合应用消炎痛后,两者的发病率却非常显著地下降。结果表明,属于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的消炎痛能抑制1—羟基蒽醌的致癌作用和细胞增殖。但在临床上消炎痛能否预防MC患者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能否逆转MC的病理改变,尚需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的研究。对于已经确诊为MC的患者,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而并发结肠息肉者,应及时予以切除。一旦确诊了结肠癌则应立即手术治疗。(医学综述:(12):738;2001), http://www.100md.com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便秘和长期口服泻药是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引起 MC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尤以蒽醌类药物为著。但近年报道,口服以番泻叶、大黄或芦荟等提取物制成的泻药和二苯甲烷类泻药(如便塞停),亦可导致MC。泻药中所含的各类色素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有报道1例口服了7年竹叶提取物的患者发生了MC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并非所有的MC患者均与应用泻药有关。部分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即使没有使用泻药,也可导致MC,而慢性腹泻也是MC的病因之一。此外还有因腹部枪击伤后发生MC的报道。
各种泻药进入大肠后,可致短暂的、剂量相关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至粘膜的固有层。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凋亡小体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成典型的MC改变,这是目前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可的MC的发病机制。
, 百拇医药
2 诊断和病理改变
MC在结肠镜下具特征性的改变,主要为:结肠粘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虎皮斑、网格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若病变局限则多见于近段结肠。在临床中发现,病变处颜色的深浅似与口服泻药的时间和剂量有关。亦有部分患者,其在肠镜检查中未发现异常,但活检病理学检查却符合典型的MC改变。因此,对于长期便秘且口服泻药的患者,在肠镜检查时,即使无异常也应常规行活检,以尽量避免漏诊。
尽管有许多学者涉足了MC的组化研究,但关于MC中色素的主要成分尚有一定的争议。由于色素颗粒中含有糖脂、糖蛋白和芳香族氨基酸且具有自体荧光的特性,因此大部分的学者认定脂褐素为主要成分。但有部分研究者认为:MC中的色素颗粒,其颜色明显深于脂褐素,而更具有黑色素的某些特性,故推测其就是黑色素或介于脂褐素和黑色素之间的一种中间色素。而这些色素可能来源于泻药本身或其代谢产物。
3 和结肠癌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MC是不是一种癌前病变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一些研究业已表明,天然的或合成的蒽醌类和非蒽醌类泻药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潜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力。应用1—羟基蒽醌成功地建立了鼠前胃和大肠肿瘤的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长期喂养泻药的动物和MC患者的结肠粘膜上皮中所含的凋亡小体的数量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在MC患者中,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提出这似与应用泻药有关。但泻药的长期使用是否加重其致癌性目前尚无定论。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泻药的应用可略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但尚不具统计学意义。更有学者明确地指出,结肠癌和MC及泻药的应用没有关系。但是,部分学者的研究清晰表明,MC患者中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人群,当然这可能与MC患者结肠的黑色背景中易发现哪怕是很小的息肉有关。然而,结肠息肉是一种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MC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结肠癌,还需长期的临床跟踪随访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4 治疗和预后
针对MC本身目前尚无特别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种可逆的病变,随着泻药的停用,MC的色素沉着斑可减弱乃至完全消失。因此,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及加强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便秘,可减少MC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应用1-羟基蒽醌可诱使大鼠的前胃和大肠发生肿瘤及MC,但在联合应用消炎痛后,两者的发病率却非常显著地下降。结果表明,属于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的消炎痛能抑制1—羟基蒽醌的致癌作用和细胞增殖。但在临床上消炎痛能否预防MC患者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能否逆转MC的病理改变,尚需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的研究。对于已经确诊为MC的患者,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而并发结肠息肉者,应及时予以切除。一旦确诊了结肠癌则应立即手术治疗。(医学综述:(12):738;200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