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色病变证治
http://www.100md.com
青囊医学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本病的形成可能与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上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有关,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疮”范畴。多发生于生育期及老年期妇女。
【临床表现】
本病按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与硬化苔癣性营养不良。
增生型营养不良
症见外阴奇痒难忍,抓破后伴局部疼痛,主要波及大阴唇、及阴辰间沟,常呈对称性,病区 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邹襞,一般无萎缩及粘连。
硬化苔癣性营养不良
症见病损区皮肤发痒,晚期出现性交困难,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局部活组织检查应在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
【诊断和辨证】
在诊断方面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排除糖尿病、霉菌引起的搔痒。
在辨证方面,外阴白色病变虽然发生于阴户,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湿热虚瘀相关,应注意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在整体上详审舌、脉及有无畏寒或烘热现象以辨其寒热虚实;在局部上细察病变处有无皲裂、萎缩、溃疡、硬结、粘连等现象以辨其湿浊与瘀血之轻重。临床上主要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型与肾虚血瘀型。
湿热下注:症见病势较急,外阴皮肤斑块状增厚,搔痒较甚,常因搔抓而致参血,带下量多色黄,口干咽燥,尿黄便坚,苔黄腻舌边红,脉弦数。
肾虚血型:症见病程较长,外阴皮肤甲错,呈散在白色斑块,有硬化性苔癣,萎缩性改变,外阴搔痒,热则痒减,伴畏寒神疲,腰酸头晕,耳鸣阵作,面色不荣,唇甲色淡,性欲淡漠,尿频便溏,苔白舌淡,脉细涩。
【治疗方法】
本病是由于外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所致,故改善外阴营养状态,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组织弹性及色泽恢复为治疗关键。宜采取内外综合治疗。
在内服上,对湿热下注者,治以清热除湿,消斑止痒:熟地8克,苦参、地肤子各20克,土茯苓、紫草、生薏苡仁各30克,丹皮、炙僵蚕、地龙各12克,胆草6克,甘草10克。对肾虚血瘀者,治以补肾益气,温经化瘀:淫羊藿、三棱、莪术、海桐皮各15克,鹿角片、艾叶各10克,川牛膝、鸡血藤、补骨脂各20克,川芎12克,生黄芪30克。上药15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继用第二个疗程。
外用:杏仁泥5克,补骨脂18克,雄黄15克,明矾5克,血竭8克,赤石脂20克,莪术12克;烘干研末,将药粉涂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视病情可继用第2个疗程。
(中医杂志,10:633;1999), http://www.100md.com
【临床表现】
本病按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与硬化苔癣性营养不良。
增生型营养不良
症见外阴奇痒难忍,抓破后伴局部疼痛,主要波及大阴唇、及阴辰间沟,常呈对称性,病区 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邹襞,一般无萎缩及粘连。
硬化苔癣性营养不良
症见病损区皮肤发痒,晚期出现性交困难,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局部活组织检查应在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
【诊断和辨证】
在诊断方面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排除糖尿病、霉菌引起的搔痒。
在辨证方面,外阴白色病变虽然发生于阴户,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及湿热虚瘀相关,应注意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在整体上详审舌、脉及有无畏寒或烘热现象以辨其寒热虚实;在局部上细察病变处有无皲裂、萎缩、溃疡、硬结、粘连等现象以辨其湿浊与瘀血之轻重。临床上主要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型与肾虚血瘀型。
湿热下注:症见病势较急,外阴皮肤斑块状增厚,搔痒较甚,常因搔抓而致参血,带下量多色黄,口干咽燥,尿黄便坚,苔黄腻舌边红,脉弦数。
肾虚血型:症见病程较长,外阴皮肤甲错,呈散在白色斑块,有硬化性苔癣,萎缩性改变,外阴搔痒,热则痒减,伴畏寒神疲,腰酸头晕,耳鸣阵作,面色不荣,唇甲色淡,性欲淡漠,尿频便溏,苔白舌淡,脉细涩。
【治疗方法】
本病是由于外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所致,故改善外阴营养状态,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组织弹性及色泽恢复为治疗关键。宜采取内外综合治疗。
在内服上,对湿热下注者,治以清热除湿,消斑止痒:熟地8克,苦参、地肤子各20克,土茯苓、紫草、生薏苡仁各30克,丹皮、炙僵蚕、地龙各12克,胆草6克,甘草10克。对肾虚血瘀者,治以补肾益气,温经化瘀:淫羊藿、三棱、莪术、海桐皮各15克,鹿角片、艾叶各10克,川牛膝、鸡血藤、补骨脂各20克,川芎12克,生黄芪30克。上药15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继用第二个疗程。
外用:杏仁泥5克,补骨脂18克,雄黄15克,明矾5克,血竭8克,赤石脂20克,莪术12克;烘干研末,将药粉涂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视病情可继用第2个疗程。
(中医杂志,10:633;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