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女”如何成为大学生——少儿心理教育不容忽视
马悦,2003年7月大学毕业,选择了从事关于少年儿童心理研究的工作。她有过极其不幸的童年。她本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可在10年的时间里,被人看成是傻子。为此她装疯卖傻,住过精神病院。16岁那年,她绝望至极,二次自杀,二次得救。幸存下来的她,最后用辉煌的事实让那些“智者”全傻眼了。本版特请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毅玮主任为马悦的这段特殊经历加以点评,愿更多的教师、家长和其他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人士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编者
她被称为“傻子”
马悦小时内向、胆小,但乖巧聪明,非常懂事,这使妈妈感到自豪和安慰。
马悦6岁上学时,就被发现眼睛弱视,一只1.5,一只0.1。母亲带她去儿童医院检查。放大瞳孔后,马悦什么都看不清楚,可她和同学们每天要学23个字,马悦的功课一下被拉下很多,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叫她傻子。
, 百拇医药
刘毅玮: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生理、心理的协同活动来实现。马悦弱视使她有效学习的生理条件受到限制,马悦出现了适应不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最初的失利,直接影响了老师和同学对马悦的评价,马悦遭遇了上学后的第一次挫折。
马悦所在学校规定:若一周内,班里没有不完成作业和迟到及违反纪律的同学,流动奖杯就可在班里搁一个星期。受了同学欺负无处发泄的马悦,故意不完成作业。她在那个班里一年多,班上一次奖杯没得过。后来妈妈为她转了学,这个学校的老师对马悦很好,马悦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可是好景不长,妈妈又不断地被请到学校,生气的妈妈常常责骂甚至打马悦。每学期期末,学生们要去校长室考朗读。轮到马悦时,辅导员当着她的面对校长说:这孩子有点傻。就是这句话,使得原本把背诵和朗读都准备得很好的马悦,什么都背不出来了。
刘毅玮:出现了“好景”,没有得到及时强化,马悦故态复萌了。消极的评价又一次影响了马悦的自我评价,使她再次遭受挫折。
, 百拇医药
妈妈又把马悦转到第三所学校。但马悦已对周围的人失望至极,而且对学校感到压抑和恐惧。为了摆脱这梦魇般的阴影,她开始策划永远离开学校。那天,马悦一会儿对妈妈说:我的手抖得厉害;一会儿用被子蒙住妈的头,叫她老妖婆……吓得妈妈不知女儿得了什么病,马上带她去儿童医院。医生建议去精神病院。妈妈十分无奈地让马悦住进了精神病院。
刘毅玮:人在遭受挫折时常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反应。马悦在遭遇挫折后有意识地、自觉地使用了情绪反应方式—————幻想、逃避,试图摆脱在学校、人际交往中遭受的挫折。
万言书让妈妈自责
马悦很高兴,她觉得住院后不用上学了。可父母走后,大夫和护士马上把她捆在床上,她恐怖地挣扎着大喊:我没病,我是装的。可越是这样,人家越认为她有病,并禁止父母探望。马悦忽然明白:要尽快离开这里,惟一的办法就是向父母说出实情。她冷静下来,大夫让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还帮着护士照顾病人。这样过了两天,大夫觉得她的发病期已过,允许她见父母了。后来父母把她带回了家。经过这段特殊经历,马悦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为了弄清女儿的智商是否真有问题,妈妈带着马悦去做了测试:智商值138,比普通孩子的智商还高。这给了马悦和妈妈很大的安慰和希望。
, 百拇医药
从医院回来的马悦仿佛获得了新生,不久,她便上了初中,她想在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但她曾住过精神病院的这段经历,被她的同学带进了初中,她再次受到打击和冷落。随着年龄的增长,马悦由原来简单的逆反、叛逆,发展成严重的抑郁,她渴望向人倾诉。
刘毅玮:体验了在医院的痛苦,马悦通过对比发现原来还有比学校更痛苦的地方,于是,马悦产生了回归正常社会的强烈愿望。但是,她的愿望又一次随着被别人的不理解、不认同而破灭,她渴望理解、渴望关注、渴望接纳。
妈妈为女儿找了一个好的物理老师。这个老师在马悦读初中时,给了她大姐姐般的关怀,就像一缕阳光,照射进马悦长期封闭的内心世界。可中考成绩出来后,马悦只能上另一所学校。在那所学校,马悦听不进课,期中考试没考好。难过的她回家跟妈妈说想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让马悦写了一份内心独白,马悦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这份独白,使她妈妈十六年来第一次了解女儿内心所受到的伤痛和自己曾给女儿带来的伤害,她陷入深深的自责。而心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使妈妈和马悦很不理解:马悦同性恋!难道就因为马悦非常眷恋那个物理老师?而那个物理老师得知后,竟从此拒绝再和马悦见面。
, http://www.100md.com
1995年读高一的马悦,彻底绝望了,选择割腕来放弃生命……
刘毅玮:终于找到了关心、理解自己的人,马悦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被爱、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终于得到了满足。在她长期受到伤害的心灵刚要愈合时,环境的变化,不得不让她面临又一次的挑战和选择。她害怕心灵的孤独,她希望与人沟通,于是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心理支持。但是,现实再一次让她失望,由于心理医生的错误判断,使她失去了她最信任人的信任、理解,同时也失去了她对周围人们的信任。她的情绪反应强烈到了极点———自残。
第八名找回了信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悦妈妈朋友的朋友李圣珍得知马悦二次割腕自杀未遂,便决定帮帮马悦。看到马悦腕上的伤疤,李老师心里一阵难受,她无法承受这种自残行为。通过交谈,李老师觉得马悦并不是别人所说的弱智、傻子,而是个非常聪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只是由于长期的环境影响,她的思维方式已与大多数人不同。
, 百拇医药
刘毅玮: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是接纳孩子。只有接纳孩子、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了解、尊重、接纳孩子就是要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独立人格,了解、尊重、接纳她的个别差异。李老师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开始了对马悦的教育。
李老师让马悦来通县二中上学。马悦答应了。为了让马悦尽快把功课补上,李老师想尽了各种办法,还不断跟各科老师交流,让这些老师多关照马悦。在李老师严格、紧凑的教育下,马悦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成绩不断上升,在到通县二中的第一个期中考试中马悦考了第八名。
刘毅玮:李老师一方面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针对性教学,帮助马悦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通过指导马悦有效与同学沟通,教师不断给予积极鼓励,使马悦逐渐适应环境,改变不良的自我意识,树立起自信,李老师的工作收到了成效。
母女俩同走一条路
, 百拇医药
李老师精心为马悦设计每一件事,让她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李老师鼓励马悦竞选班干部,马悦参加了宣传委员的竞选。结果马悦以一票胜出。在热烈的气氛中,马悦细细品味着这久违了的同学、老师、学校带给她的温暖感觉,这种感觉对她来说整整迟到了十年。
刘毅玮:自信来自于环境的接纳,自信来自于别人的积极评价,自信更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李老师有意识地为马悦创设成功的情境,积极地对马悦进行肯定性评价,马悦在这个环境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被老师、同学接纳的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温暖,于是她对他人、对自己、对环境、对未来的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在通县二中的三年,马悦发生了她生命的质的变化,从一个原来被别人抛弃,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孩子,成绩由最后一名到名列前茅。1999年,马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这让马悦的妈妈感到十分震惊。回首女儿的经历,马悦的妈妈也开始从事少年儿童的心理研究。
2003年7月,已经大学毕业的马悦,选择了从事关于少年儿童心理研究的工作。她希望能给予跟她有着同样遭遇的孩子以帮助,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刘毅玮:学生身心健康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愿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承担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蒋书/文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任刘毅玮/点评, 百拇医药
———编者
她被称为“傻子”
马悦小时内向、胆小,但乖巧聪明,非常懂事,这使妈妈感到自豪和安慰。
马悦6岁上学时,就被发现眼睛弱视,一只1.5,一只0.1。母亲带她去儿童医院检查。放大瞳孔后,马悦什么都看不清楚,可她和同学们每天要学23个字,马悦的功课一下被拉下很多,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叫她傻子。
, 百拇医药
刘毅玮: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生理、心理的协同活动来实现。马悦弱视使她有效学习的生理条件受到限制,马悦出现了适应不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最初的失利,直接影响了老师和同学对马悦的评价,马悦遭遇了上学后的第一次挫折。
马悦所在学校规定:若一周内,班里没有不完成作业和迟到及违反纪律的同学,流动奖杯就可在班里搁一个星期。受了同学欺负无处发泄的马悦,故意不完成作业。她在那个班里一年多,班上一次奖杯没得过。后来妈妈为她转了学,这个学校的老师对马悦很好,马悦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可是好景不长,妈妈又不断地被请到学校,生气的妈妈常常责骂甚至打马悦。每学期期末,学生们要去校长室考朗读。轮到马悦时,辅导员当着她的面对校长说:这孩子有点傻。就是这句话,使得原本把背诵和朗读都准备得很好的马悦,什么都背不出来了。
刘毅玮:出现了“好景”,没有得到及时强化,马悦故态复萌了。消极的评价又一次影响了马悦的自我评价,使她再次遭受挫折。
, 百拇医药
妈妈又把马悦转到第三所学校。但马悦已对周围的人失望至极,而且对学校感到压抑和恐惧。为了摆脱这梦魇般的阴影,她开始策划永远离开学校。那天,马悦一会儿对妈妈说:我的手抖得厉害;一会儿用被子蒙住妈的头,叫她老妖婆……吓得妈妈不知女儿得了什么病,马上带她去儿童医院。医生建议去精神病院。妈妈十分无奈地让马悦住进了精神病院。
刘毅玮:人在遭受挫折时常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反应。马悦在遭遇挫折后有意识地、自觉地使用了情绪反应方式—————幻想、逃避,试图摆脱在学校、人际交往中遭受的挫折。
万言书让妈妈自责
马悦很高兴,她觉得住院后不用上学了。可父母走后,大夫和护士马上把她捆在床上,她恐怖地挣扎着大喊:我没病,我是装的。可越是这样,人家越认为她有病,并禁止父母探望。马悦忽然明白:要尽快离开这里,惟一的办法就是向父母说出实情。她冷静下来,大夫让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还帮着护士照顾病人。这样过了两天,大夫觉得她的发病期已过,允许她见父母了。后来父母把她带回了家。经过这段特殊经历,马悦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为了弄清女儿的智商是否真有问题,妈妈带着马悦去做了测试:智商值138,比普通孩子的智商还高。这给了马悦和妈妈很大的安慰和希望。
, 百拇医药
从医院回来的马悦仿佛获得了新生,不久,她便上了初中,她想在新的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但她曾住过精神病院的这段经历,被她的同学带进了初中,她再次受到打击和冷落。随着年龄的增长,马悦由原来简单的逆反、叛逆,发展成严重的抑郁,她渴望向人倾诉。
刘毅玮:体验了在医院的痛苦,马悦通过对比发现原来还有比学校更痛苦的地方,于是,马悦产生了回归正常社会的强烈愿望。但是,她的愿望又一次随着被别人的不理解、不认同而破灭,她渴望理解、渴望关注、渴望接纳。
妈妈为女儿找了一个好的物理老师。这个老师在马悦读初中时,给了她大姐姐般的关怀,就像一缕阳光,照射进马悦长期封闭的内心世界。可中考成绩出来后,马悦只能上另一所学校。在那所学校,马悦听不进课,期中考试没考好。难过的她回家跟妈妈说想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让马悦写了一份内心独白,马悦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这份独白,使她妈妈十六年来第一次了解女儿内心所受到的伤痛和自己曾给女儿带来的伤害,她陷入深深的自责。而心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使妈妈和马悦很不理解:马悦同性恋!难道就因为马悦非常眷恋那个物理老师?而那个物理老师得知后,竟从此拒绝再和马悦见面。
, http://www.100md.com
1995年读高一的马悦,彻底绝望了,选择割腕来放弃生命……
刘毅玮:终于找到了关心、理解自己的人,马悦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被爱、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终于得到了满足。在她长期受到伤害的心灵刚要愈合时,环境的变化,不得不让她面临又一次的挑战和选择。她害怕心灵的孤独,她希望与人沟通,于是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心理支持。但是,现实再一次让她失望,由于心理医生的错误判断,使她失去了她最信任人的信任、理解,同时也失去了她对周围人们的信任。她的情绪反应强烈到了极点———自残。
第八名找回了信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悦妈妈朋友的朋友李圣珍得知马悦二次割腕自杀未遂,便决定帮帮马悦。看到马悦腕上的伤疤,李老师心里一阵难受,她无法承受这种自残行为。通过交谈,李老师觉得马悦并不是别人所说的弱智、傻子,而是个非常聪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只是由于长期的环境影响,她的思维方式已与大多数人不同。
, 百拇医药
刘毅玮: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是接纳孩子。只有接纳孩子、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了解、尊重、接纳孩子就是要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独立人格,了解、尊重、接纳她的个别差异。李老师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开始了对马悦的教育。
李老师让马悦来通县二中上学。马悦答应了。为了让马悦尽快把功课补上,李老师想尽了各种办法,还不断跟各科老师交流,让这些老师多关照马悦。在李老师严格、紧凑的教育下,马悦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成绩不断上升,在到通县二中的第一个期中考试中马悦考了第八名。
刘毅玮:李老师一方面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针对性教学,帮助马悦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通过指导马悦有效与同学沟通,教师不断给予积极鼓励,使马悦逐渐适应环境,改变不良的自我意识,树立起自信,李老师的工作收到了成效。
母女俩同走一条路
, 百拇医药
李老师精心为马悦设计每一件事,让她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李老师鼓励马悦竞选班干部,马悦参加了宣传委员的竞选。结果马悦以一票胜出。在热烈的气氛中,马悦细细品味着这久违了的同学、老师、学校带给她的温暖感觉,这种感觉对她来说整整迟到了十年。
刘毅玮:自信来自于环境的接纳,自信来自于别人的积极评价,自信更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李老师有意识地为马悦创设成功的情境,积极地对马悦进行肯定性评价,马悦在这个环境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被老师、同学接纳的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温暖,于是她对他人、对自己、对环境、对未来的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在通县二中的三年,马悦发生了她生命的质的变化,从一个原来被别人抛弃,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孩子,成绩由最后一名到名列前茅。1999年,马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这让马悦的妈妈感到十分震惊。回首女儿的经历,马悦的妈妈也开始从事少年儿童的心理研究。
2003年7月,已经大学毕业的马悦,选择了从事关于少年儿童心理研究的工作。她希望能给予跟她有着同样遭遇的孩子以帮助,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刘毅玮:学生身心健康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愿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承担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蒋书/文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任刘毅玮/点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