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上)
营卫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散见于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各篇中,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内经》之后的历代医家对此见解不一,众说纷纭,营卫学说也就成为中医最有争议的学说之一,历来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难点。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以求正于同道。
一、营卫范畴
从字面含义而言,营是营养的意思,卫是防卫的意思。笔者认为:所谓营卫即是古人对人体体液中两大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的功能调节系统的高度概括性的说法,营卫学说就是研究生命过程中整体层面上防御和营养物质矛盾斗争的规律,以阐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中医预防保健和临床治疗的基础性学说。依据现代医学的知识,人体的营养过程实际包括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和核酸、水、各种无机盐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人的防卫体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各种体液免疫成分等,但又不尽相同,其实人体的防御过程还需要出凝血系统、激肽系统以及其他各种炎症活性因子共同参与,所以说卫的概念要比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大得多。西医人为割裂了免疫系统和出凝血系统、炎症系统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了现代免疫研究概念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在营卫学说的研究中应该慢慢得到纠正。也就是说,各种成分的具体归属将依据其在营养代谢和防御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划分,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分类。
, 百拇医药
二、营卫循行
营卫循行研究的主要是营养和防御物质分布部位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下,尤其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布的变化规律。考察现代医学知识,可以发现蛋白质和糖是经过门静脉入血循环,脂肪大部分是经过淋巴管运输的,水和无机盐也是通过由血循环和淋巴管组成的脉管系统输布的,而各种免疫炎症细胞、分子也是通过此系统循环全身,所以可以说营卫同流,“营中有卫,卫中有营”;然而仔细考察,营卫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又不尽相同。大略来说,血液循环主要以营养运输的功能为主,兼顾防御;淋巴管系统主要以防御功能为主,兼顾营养物质的运输。所以古人又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即使单以淋巴细胞来说,淋巴细胞再循环就初步揭示了淋巴细胞从骨髓、胸腺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并分布到外周的过程、淋巴细胞在淋巴和血液中循环或者在淋巴结中定居的过程等,而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各自的循行规律,黏膜淋巴细胞定向向黏膜定位,淋巴细胞受到激活后定向向感染部位聚集,所以说营卫循行的研究非常复杂,有许多工作要做,拟结合现代免疫学等学科的进展,重新考察和厘定营卫(各种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循行路线和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分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医的经络其实就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不从营卫循行入手,是不可能深刻理解经络学说的内容的,而掌握了营卫循行的规律,经络学说的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 百拇医药
三、营卫节律
营卫节律研究的是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随时间周期性改变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按《黄帝内经》中的说法称作“与天地同纪”。《内经》中对营卫节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昼夜日节律:《灵枢·邪客》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2)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日节律:《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为阳隆,日西为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3)五十度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4)百刻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5)月圆缺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其余还有月节律、双月节律、季节律、冬至夏至节律、七年八年节律等,这些生命节律的形成都是以营卫气血的周期性变化为基础的,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的功能状态具有时间节律的特点,但是对其探讨还是很不深入的,因此营卫节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研究的内容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四、营卫生理和病理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和谐、循行正常是一切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不过是营卫调节状态的外在表现而已。例如,从生理上说,《内经》论述人的生成:“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论述人的长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论述人的睡眠:《灵枢·邪客》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类经·疾病类·八十三》更明确指出:“卫气昼行阳,夜行于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则或留于阴,或留于阳,留则阴阳有所偏胜,有偏胜则有偏虚则寤寐亦失常矣。”等等。从病因病机上说,《灵枢·禁服篇》上有句话:“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这是《内经》作为“约方”提出的,所谓约方,即是指一切医学知识的纲领、最关键之处,《素问·疟论》则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疟邪致病与卫气的关系:“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因此分析一切疾病都要从免疫紊乱着手,治疗疾病时也要重视调节免疫紊乱,这与重视抗菌消炎的西医是大不相同的。《内经》还以营卫学说分析了积、痈疽、痹等病证的发病过程,阐释了胀、痛、痒、麻木、失眠、嗜睡、遗忘、梦、发热、喷嚏、呵欠等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些都可能结合现代营养代谢和免疫研究进展给予合适的解释和分析。, 百拇医药(周东浩 吕德 周明爱)
一、营卫范畴
从字面含义而言,营是营养的意思,卫是防卫的意思。笔者认为:所谓营卫即是古人对人体体液中两大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的功能调节系统的高度概括性的说法,营卫学说就是研究生命过程中整体层面上防御和营养物质矛盾斗争的规律,以阐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指导中医预防保健和临床治疗的基础性学说。依据现代医学的知识,人体的营养过程实际包括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和核酸、水、各种无机盐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人的防卫体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各种体液免疫成分等,但又不尽相同,其实人体的防御过程还需要出凝血系统、激肽系统以及其他各种炎症活性因子共同参与,所以说卫的概念要比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大得多。西医人为割裂了免疫系统和出凝血系统、炎症系统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了现代免疫研究概念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在营卫学说的研究中应该慢慢得到纠正。也就是说,各种成分的具体归属将依据其在营养代谢和防御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划分,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分类。
, 百拇医药
二、营卫循行
营卫循行研究的主要是营养和防御物质分布部位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下,尤其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布的变化规律。考察现代医学知识,可以发现蛋白质和糖是经过门静脉入血循环,脂肪大部分是经过淋巴管运输的,水和无机盐也是通过由血循环和淋巴管组成的脉管系统输布的,而各种免疫炎症细胞、分子也是通过此系统循环全身,所以可以说营卫同流,“营中有卫,卫中有营”;然而仔细考察,营卫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和代谢过程又不尽相同。大略来说,血液循环主要以营养运输的功能为主,兼顾防御;淋巴管系统主要以防御功能为主,兼顾营养物质的运输。所以古人又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将,谐行出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即使单以淋巴细胞来说,淋巴细胞再循环就初步揭示了淋巴细胞从骨髓、胸腺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并分布到外周的过程、淋巴细胞在淋巴和血液中循环或者在淋巴结中定居的过程等,而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各自的循行规律,黏膜淋巴细胞定向向黏膜定位,淋巴细胞受到激活后定向向感染部位聚集,所以说营卫循行的研究非常复杂,有许多工作要做,拟结合现代免疫学等学科的进展,重新考察和厘定营卫(各种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循行路线和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分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医的经络其实就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不从营卫循行入手,是不可能深刻理解经络学说的内容的,而掌握了营卫循行的规律,经络学说的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 百拇医药
三、营卫节律
营卫节律研究的是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随时间周期性改变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按《黄帝内经》中的说法称作“与天地同纪”。《内经》中对营卫节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昼夜日节律:《灵枢·邪客》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2)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日节律:《灵枢·营卫生会》云:“日中为阳隆,日西为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3)五十度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4)百刻日节律:《灵枢·卫气行》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5)月圆缺节律:《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其余还有月节律、双月节律、季节律、冬至夏至节律、七年八年节律等,这些生命节律的形成都是以营卫气血的周期性变化为基础的,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的功能状态具有时间节律的特点,但是对其探讨还是很不深入的,因此营卫节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研究的内容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四、营卫生理和病理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和谐、循行正常是一切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不过是营卫调节状态的外在表现而已。例如,从生理上说,《内经》论述人的生成:“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论述人的长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论述人的睡眠:《灵枢·邪客》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类经·疾病类·八十三》更明确指出:“卫气昼行阳,夜行于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则或留于阴,或留于阳,留则阴阳有所偏胜,有偏胜则有偏虚则寤寐亦失常矣。”等等。从病因病机上说,《灵枢·禁服篇》上有句话:“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这是《内经》作为“约方”提出的,所谓约方,即是指一切医学知识的纲领、最关键之处,《素问·疟论》则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疟邪致病与卫气的关系:“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因此分析一切疾病都要从免疫紊乱着手,治疗疾病时也要重视调节免疫紊乱,这与重视抗菌消炎的西医是大不相同的。《内经》还以营卫学说分析了积、痈疽、痹等病证的发病过程,阐释了胀、痛、痒、麻木、失眠、嗜睡、遗忘、梦、发热、喷嚏、呵欠等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些都可能结合现代营养代谢和免疫研究进展给予合适的解释和分析。, 百拇医药(周东浩 吕德 周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