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要用啥药治
危机类型有很多,诸如火灾、地震、非典、失业、疾病等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免会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危机,那么,在面对危机时,我们应当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呢?
10月2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朱迪博士在北京同仁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名为“突发事件急性心理应激的预防和干预”的报告。朱迪博士是世界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她著有十本畅销书,其中《健康的爱侣关系》一书曾在美国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并且她还在美国主持了二十余年电台热线,向公众提供心理方面的建议和帮助。因此,她的这场报告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到场聆听。
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已被逐步认识
在报告中,朱迪博士以事例开始,注重互动,通过现场观众对一些问题的反应、交流来解释一些人们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本次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和研讨,积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帮助,减少和消除心理恐慌和焦虑,有效保护人们的心身健康。其中,因为非典疫情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主要话题。
, 百拇医药
由于非典病毒传染性强,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疾病爆发之初,曾引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心理焦虑和不安,出现了群体性的不同程度的恐慌。非典作为社会性的强大应激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心理恐慌比疾病本身影响更大,这势必对社会各方面的工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大规模的非典疫情已经被控制,但是预防疾病反弹的任务任重道远。
朱迪博士认为,就像非典之于中国,“9·11”之于美国,这些都是大的标志性危机事件。危机时刻更加体现心理学的重要性,美国是在二战后开展心理学的,当时目的是帮助很多退伍军人缓解心理创伤,之后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开始建立,心理学家渐渐进入了大型医疗中心。
而心理学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中国亟待建立全面的心理卫生防御体系,这样才能对社会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地快速反应。朱迪博士引用了10月份《纽约时报》中所登载的有关温家宝总理关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讲话,证明中国领导人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危机干预需要普遍化
, 百拇医药
朱迪博士又进一步阐述了针对突发事件中急性心理应激的预防和干预手段。首先,她概括了危机的类型,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和环境危机,如水灾、火灾、地震、非典、经济衰退等;人为灾害,如枪击事件、战争、恐怖活动、事故、文物损坏、校园暴力、群体枪击事件等;个人危机,如事故、亲人过世、失业、疾病、经济困难、压力等。朱迪博士说,在种种危机中,一个人单独面对这些创伤将是困难的,这就需要来自外界的积极的心理干预,以调节人们的心理健康。
朱迪博士表示,危机干预有两个阶段,一是应急心理帮助以减轻创伤及重大事故后产生的急性抑郁及多功能失调,二是要确认需要更多帮助的人员并做出适当安排。
朱迪博士介绍说,帮助刚刚经历过危机患者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亲临现场,等待他们倾诉;为他们提供水,衣物(如果天气寒冷)或其他需要的物品;让他们有安全感;让帮助对象诉说他们自己的经历(如果他们想要倾诉);提供简单帮助(住宿,照料孩子)等。此外,还可以推荐患者到其它服务机构以获得进一步的帮助(医院,保险公司,法院,社会服务)。而在美国的“9·11”中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些新的经验,比如为患者按摩,或给他们宠物熊以使他们得到心理安慰等等。
, 百拇医药
在帮助经受危机的人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意识到:经受危机后情感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很多反应,诸如脆弱、无助、悲痛、紧张、迷茫、疲劳、呕吐、疼痛、酗酒、抽烟、暴躁、易怒等都是正常的,对自己要有耐心,并应当意识到创伤的治愈需要时间;此外,还可以找身边值得信赖的、愿意听自己倾诉、并有条件帮助自己的人来寻求呵护;并与同龄人、家人、朋友分享心情;如果需要,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朱迪博士特别强调,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方式不可以千篇一律,比如有的人有倾诉的需求,而有的人则希望自己单独呆一呆。
美国在“9·11”之后,很多不认识的人手拉手一起唱歌,举着蜡烛一起哀悼、一起祈祷,朱迪博士表示,这种纪念仪式很重要,从心理学上,对治疗创伤很重要。
面对自杀者的心理干预
“当面对要自杀的人,你会怎么做?”面对朱迪博士这个问题,现场几位听众表达了他们的想法。一位在网上开有心理咨询专栏的心理咨询师讲述了他干预自杀事件的亲身经历:一个远在重庆的女孩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她自己已经吃了60片安定,她不再想听他说让她不要自杀的话,只是最后还想跟他说说自己的一些心里话。他告诉她:你有权利选择自杀,你现在愿意对我说什么就说吧!等女孩说完了,他又问她:还有没有放不下的事情?还有没有比较担心的事情?女孩答:很担心父母没办法承受她死后带来的打击!到最后,女孩的心情已经比较平静了,他又通过其他方式挽救了她的生命,使她免于自杀。
做过众多咨询的朱迪博士当然也参与过自杀干预,现场的幻灯片中就有一张是她正在对一个试图跳楼者干预的情景,朱迪博士说:“让对方感觉到有人关心非常重要。当时我试图找到他和我的联系,让他了解到我很关心他,如果跳楼,会给我带来创伤,就算为我不要自杀!”同时,她也强调,对自杀的人,单单阻止了他(她)的自杀行动,其抑郁并不会马上消失,还需要继续进行咨询、心理帮助。
(文/本报记者 王 卉), http://www.100md.com
10月2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朱迪博士在北京同仁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名为“突发事件急性心理应激的预防和干预”的报告。朱迪博士是世界知名临床心理学家,她著有十本畅销书,其中《健康的爱侣关系》一书曾在美国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并且她还在美国主持了二十余年电台热线,向公众提供心理方面的建议和帮助。因此,她的这场报告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到场聆听。
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已被逐步认识
在报告中,朱迪博士以事例开始,注重互动,通过现场观众对一些问题的反应、交流来解释一些人们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本次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和研讨,积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帮助,减少和消除心理恐慌和焦虑,有效保护人们的心身健康。其中,因为非典疫情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主要话题。
, 百拇医药
由于非典病毒传染性强,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疾病爆发之初,曾引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心理焦虑和不安,出现了群体性的不同程度的恐慌。非典作为社会性的强大应激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心理恐慌比疾病本身影响更大,这势必对社会各方面的工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大规模的非典疫情已经被控制,但是预防疾病反弹的任务任重道远。
朱迪博士认为,就像非典之于中国,“9·11”之于美国,这些都是大的标志性危机事件。危机时刻更加体现心理学的重要性,美国是在二战后开展心理学的,当时目的是帮助很多退伍军人缓解心理创伤,之后社区心理健康中心开始建立,心理学家渐渐进入了大型医疗中心。
而心理学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中国亟待建立全面的心理卫生防御体系,这样才能对社会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地快速反应。朱迪博士引用了10月份《纽约时报》中所登载的有关温家宝总理关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讲话,证明中国领导人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危机干预需要普遍化
, 百拇医药
朱迪博士又进一步阐述了针对突发事件中急性心理应激的预防和干预手段。首先,她概括了危机的类型,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和环境危机,如水灾、火灾、地震、非典、经济衰退等;人为灾害,如枪击事件、战争、恐怖活动、事故、文物损坏、校园暴力、群体枪击事件等;个人危机,如事故、亲人过世、失业、疾病、经济困难、压力等。朱迪博士说,在种种危机中,一个人单独面对这些创伤将是困难的,这就需要来自外界的积极的心理干预,以调节人们的心理健康。
朱迪博士表示,危机干预有两个阶段,一是应急心理帮助以减轻创伤及重大事故后产生的急性抑郁及多功能失调,二是要确认需要更多帮助的人员并做出适当安排。
朱迪博士介绍说,帮助刚刚经历过危机患者的心理干预方式包括:亲临现场,等待他们倾诉;为他们提供水,衣物(如果天气寒冷)或其他需要的物品;让他们有安全感;让帮助对象诉说他们自己的经历(如果他们想要倾诉);提供简单帮助(住宿,照料孩子)等。此外,还可以推荐患者到其它服务机构以获得进一步的帮助(医院,保险公司,法院,社会服务)。而在美国的“9·11”中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些新的经验,比如为患者按摩,或给他们宠物熊以使他们得到心理安慰等等。
, 百拇医药
在帮助经受危机的人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意识到:经受危机后情感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很多反应,诸如脆弱、无助、悲痛、紧张、迷茫、疲劳、呕吐、疼痛、酗酒、抽烟、暴躁、易怒等都是正常的,对自己要有耐心,并应当意识到创伤的治愈需要时间;此外,还可以找身边值得信赖的、愿意听自己倾诉、并有条件帮助自己的人来寻求呵护;并与同龄人、家人、朋友分享心情;如果需要,还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朱迪博士特别强调,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方式不可以千篇一律,比如有的人有倾诉的需求,而有的人则希望自己单独呆一呆。
美国在“9·11”之后,很多不认识的人手拉手一起唱歌,举着蜡烛一起哀悼、一起祈祷,朱迪博士表示,这种纪念仪式很重要,从心理学上,对治疗创伤很重要。
面对自杀者的心理干预
“当面对要自杀的人,你会怎么做?”面对朱迪博士这个问题,现场几位听众表达了他们的想法。一位在网上开有心理咨询专栏的心理咨询师讲述了他干预自杀事件的亲身经历:一个远在重庆的女孩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她自己已经吃了60片安定,她不再想听他说让她不要自杀的话,只是最后还想跟他说说自己的一些心里话。他告诉她:你有权利选择自杀,你现在愿意对我说什么就说吧!等女孩说完了,他又问她:还有没有放不下的事情?还有没有比较担心的事情?女孩答:很担心父母没办法承受她死后带来的打击!到最后,女孩的心情已经比较平静了,他又通过其他方式挽救了她的生命,使她免于自杀。
做过众多咨询的朱迪博士当然也参与过自杀干预,现场的幻灯片中就有一张是她正在对一个试图跳楼者干预的情景,朱迪博士说:“让对方感觉到有人关心非常重要。当时我试图找到他和我的联系,让他了解到我很关心他,如果跳楼,会给我带来创伤,就算为我不要自杀!”同时,她也强调,对自杀的人,单单阻止了他(她)的自杀行动,其抑郁并不会马上消失,还需要继续进行咨询、心理帮助。
(文/本报记者 王 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