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309767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机理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41期
     李 戎 闫智勇 李文军 张天娥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人们对肝癌的认识、诊断、治疗与研究等均有很大的进展,治疗已由单用一种治疗手段变为外科手术切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超声介入局部治疗、导向治疗、生物治疗和放疗等疗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应用,从而弥补了单一疗法的不足而起到相加或协同的抗癌效应,但目前整体、远期疗效还远不理想。

    中医学对肝癌早有认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已有“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的类似记载,其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防治等都做了更为详细的论述。根据其临床表现,肝癌属于中医学积聚、痞气、臌胀、黄疸等范畴。近些年来,中医中药防治肝癌已从中医治则、临床用药、抗癌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成绩正日益受到肯定和重视。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机理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阻断致癌剂诱变
, 百拇医药
    许多化学物质如黄曲霉毒素(AFB1)、二乙基亚硝胺(DEN)等可诱使动物发生肝癌,其在病因病理上和某些人体肝癌较为相似。因此,利用这种实验模型,学者们对中医药抑制肝癌癌前病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单味药制剂

    茶叶被誉为有保健作用的人类理想饮料,尤其是绿茶,近些年来被发现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研究显示,其可使AFB1或DEN诱发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γ-谷氨酰转肽酶染色阳性肝细胞灶(γ-GT灶)在数量、总面积和平均每灶面积等方面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且能明显降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而升高其吞噬率。三七甲醇提取物被发现也有明显抑制DEN诱发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作用,且其对实验性肝损伤还能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血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从而可延长肝损伤动物的生存期。另外的研究发现,甘草甜素、青椒素、人参制剂皆可抑制诱发性动物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从而降低肝癌的发生率。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人参制剂还可保护癌旁组织尤其是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亚微结构,从而明显延长患鼠生存期。
, 百拇医药
    2.中药复方

    夏建新等发现,以斑蝥和紫草为主要成分的乙肝宁有明显抑制DEN诱发的肝细胞癌变作用,其能使肝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基本保持正常,并可抑制DEN引起的AFP形成,使血清AFP滴度处于正常范围。聂广等也观察到蚤莲合剂(白蚤休、半枝莲等)可使DEN所致大鼠肝癌形成率相对减少,血清ALT水平及肝匀浆γ-G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FP阳性细胞数也较模型组为少,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其护肝、抗炎和控制变异细胞过度合成有关。与以上两例偏重祛邪的中药组方相比,吴万根以党参、白术、茯苓等组成健脾理气方灌服转HBV基因小鼠,再予AFB1,用放免法测定经治疗和未治疗的转基因小鼠及正常小鼠7个时相肝脏AFB1-DNA加成物浓度,发现HBV基因小鼠较正常小鼠易于发生AFB1终致癌物聚集,其高峰相加成物水平显著增高(P<0.01),24小时相仍维持高水平(P<0.01),健脾理气方则能显著降低加成物水平,在24小时相使其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说明健脾理气方可能是通过加速终致癌物清除而抑制肿瘤发生的。
, http://www.100md.com
    邹奎昌等则动态观察了扶正的养阴方和祛邪的清解方在与AFB1同时使用(预防组)及在明显癌前病变出现后使用时(治疗组)对大鼠诱发肝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预防组和养阴方治疗组的γ-GT灶均明显小于同期的模型组(P<0.05或

    P<0.01),且各中药组大鼠的肝癌发生率皆低于模型组(P<0.05)。电镜观察进一步表明,各中药组的肝细胞中毒性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提示其对AFB1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另各中药组肝细胞的恶变程度也较模型组轻,表现在如核异型改变、内质网脱颗粒及线粒体变性等方面,提示两中药方对AFB1诱大鼠肝癌过程中的核变异等有一定预防作用。管冬元等更进一步比较了中药抑癌方和喃氟啶对DEN诱癌的抑制作用,发现两者均能使模型大鼠生存率显著上升,其中抑癌方组的癌结节相对较小且多处于早期癌变,病理核分裂不多见,出血灶、肝细胞坏死及炎症浸润也较轻。同时,两药对癌基因N-ras、H-ras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抑癌方对N-ras的抑制作用较喃氟啶更为明显。

, 百拇医药     抑制肿瘤增殖

    大量研究显示,无论在体内、体外,许多中药单味制剂和复方对人肝癌细胞株或动物移植性肝癌都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其主要机制多表现为对肝癌细胞的直接杀伤、诱导凋亡、抑制细胞DNA合成和阻滞细胞周期等几个方面。

    1.直接杀伤肝癌细胞

    1.1体外实验

    红景天素在4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台盼蓝染色计数,于观察的第6天,癌细胞死亡率大于70%。青蒿酸及青蒿B的衍生物——化合物A、B、C、D也被发现具有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当四种化合物浓度均为25μg/ml时,对SMMC-7721细胞和正常人胚肺细胞(WI-38)的抑制率分别为92.3%、96.9%、84.0%、82.1%和27.0%、8.0%、3.78%、1.7%,提示四种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WI-38细胞无效。高凌等则对中药复方制剂TCM901的体外抗癌作用做了研究,通过苔盼蓝染色发现其药物浓度在0.1μg/ml至5μg/ml范围内时,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成量效关系的抑制作用,且镜下多见细胞碎片而少见形态完整的死细胞,故推测本药对癌细胞有溶解作用。
, 百拇医药
    1.2体内实验

    单味药制剂如华蟾素,其被注射于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局部后,发现癌细胞DNA含量(相对)由22.57±5.24下降至16.13±2.69,抑瘤率为57.9%,病理可见癌组织大片坏死,且坏死周围可见细胞碎片、少量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又如将由茜草科植物中提取的抗癌物质CM36作用于小鼠移植性肝癌(HAC)后,电镜下发现癌细胞死亡、崩解,坏死癌细胞内充满脂肪颗粒,还可见大面积明显退变癌细胞,其胞浆与异染色质浓缩、线粒体嵴断裂、细胞器不完整,提示该药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中药复方如白绍槐等观察的扶正消痞冲剂,其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51.67%(P<0.05),光镜下实验组的癌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相减少,而对照组癌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相多见,表明本冲剂对癌细胞有直接抑制和杀伤作用。而刘今方等研究的散结片(主要成分为白鲜皮、白附子的水提取物)对小鼠肝癌(HepA)实体瘤的抑瘤率平均高达84%,对腹水型肝癌(HAC)小鼠平均寿命延长率为76%,超微结构表明,散结片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系结构,使细胞膜溶解破碎,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最终使肝癌细胞整体崩解碎裂。同样可破坏肝癌细胞膜系统,使其裂解、崩溃的还有高俊峰等研究的消结灵,其对小鼠移植实体型肝癌抑制率达48%~70%,表现出对癌细胞较强的杀伤破坏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近些年来,随着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是细胞增殖失调、分化异常的结果,同时也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疾病。且细胞凋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因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当今研究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2.1体外实验

    徐学军等用莪术提取物β-榄香烯处理SMMC-7721细胞后,发现细胞提取DNA凝胶电泳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均呈典型凋亡细胞特征,并认为其机制可能与癌基因bcl-2、c-myc表达减少,P53表达增多有关。韦长元等观察34例肝癌患者的癌细胞在体外培养和经kLT处理后的变化。结果经KLT处理后的肝癌细胞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和P53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日本学者在对小柴胡汤研究时也发现,小柴胡汤的成分黄芩甙元在100~200μg/ml范围内作用于肝癌细胞48小时后,可引起典型的细胞凋亡。郭伟剑、孟志强等研究发现,健脾理气药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一定的诱导凋亡效应,能上调P53、P21、WAF1 /CIP1基因的表达,且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杨玉秀则将从肝癌患者腹水分离出的巨噬细胞与SMMC-7721细胞相互作用,再加入猪苓多糖或猪苓多糖脂质体共同作用12小时,结果形态学上可见癌细胞核碎裂、胞浆嗜酸性增强、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现象,认为是猪苓多糖激活了肝癌患者腹水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引起了细胞凋亡。李杰等更观察了中药肝康冲剂提取物抑瘤作用与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关系,发现肝康冲剂可阻止肝癌细胞从G0/ G1期进入S期,作用6小时后部分细胞核开始固缩;8小时后细胞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膜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泡状隆起;24小时即有细胞分裂出凋亡小体。杨雁等研究发现,黄芪总甙有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BEL-7404细胞凋亡的作用,能上调肝癌细胞的P53表达。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一个针对中药及其复方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特点,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的新的药理方法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提高了中药体外实验的可信性和可靠性,为中药的药理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抗肿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杨勤建等观察,BEL-7402细胞经复方892号药液的含药血清孵育处理后,由贴壁生长逐渐脱落,外形变圆,体积缩小,折光性增强;荧光显微镜下见细胞核破碎,裂解为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说明本药可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王昌俊等进一步观察到经960抗癌合剂药物血清处理后的SMMC-7721细胞,在丫啶橙(AO)染色下呈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细胞提取DNA凝胶电泳见典型的“梯形”带;流式细胞术分析在DNA直方图上可见典型凋亡峰(0.95%~27.77%),TUNEL标记凋亡细胞阳性率为64.12%~70.02%,细胞周期可见早期(24小时)S期细胞比例增加,G2/ M期减少,后期(48小时)G0/ G1期细胞增多,S期减少;基因表达的检测发现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bcl-2、P21ras在SMMC-7721细胞中都有不同程度表达,处理后,P53表达增强,bcl-2、P21ras表达降低。可见960抗癌合剂可抑制癌基因、增强抑癌基因的表达,还可阻断细胞增殖周期,抑制其增殖,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抗癌作用主要机制。
, http://www.100md.com
    2.2体内实验

    迟永春等观察了元素硒与中药抗癌方联合应用组成的硒甲祛邪方的抗癌机理,发现该制剂能明显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增殖分裂活动,其分裂指数(%)从15.40±2.07下降到7.40±1.94(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DNA直方图上见典型凋亡峰,电镜下可见染色质凝聚、内质网肿胀扩张等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另外,韩克起[35]等也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其自拟的抗癌方药可诱导动物移植性肝癌的细胞凋亡。

    3.阻滞DNA合成或细胞周期的进程

    DNA合成增加是肿瘤细胞无限分裂增殖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抑制DNA合成则能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反映了细胞的增殖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时相的进程受阻,都可阻滞整个周期的进程,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

    3.1体外实验
, http://www.100md.com
    研究发现,绞股蓝总皂甙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存在浓度依赖关系。β-胡萝卜素则可阻断其细胞周期从G0/

    G1期向S期、G2/ M期的转化过程,进而抑制其增殖,同时癌基因N-ras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程度是对照组的120倍。另外,安泰胶囊(含全蝎、三七、党参等)被发现对SMMC-7721细胞RNA的合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2体内实验

    王修杰等对丹参酮抗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并采用溴脱氧尿嘧啶(Brdu)体内标记、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肝癌细胞增殖动力学,发现经丹参酮处理后,肿瘤PCNA阳性细胞数、Brdu标记细胞数、平均瘤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认为丹参酮抗癌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表达升高和DNA多聚酶活性,来抑制肝癌细胞DNA的合成,并阻断其进入S期,从而抑制了细胞增殖。吴万根等用病理细胞图象分析仪分析莪术油对小鼠肝癌(HepA)细胞核含量的影响时,发现莪术油可降低癌细胞DNA光密度值、核面积及DNA指数(P<0.005或P<0.001),同时提高二倍体细胞比例(P<0.01),降低五倍体细胞比例(P<0.05),故认为莪术油抗癌机理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及增殖活性。白锦雯等观察了青椒碱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影响,表明青椒碱可阻止癌前病变肝细胞由G1期向S期的进程,使其DNA合成受到抑制。另外,张天娥、闫智勇等也分别观察了不同抗癌方药对小鼠肝癌(H22)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发现以仙鹤草、半枝莲等组方的克癌临能阻滞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的转化过程,从而阻断DNA的合成和复制;而以莪术、海藻、山豆根等组方的癌肿宁则可影响细胞周期从S期向G2/M期的移行过程,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分裂增殖。
, 百拇医药
    诱导肝癌细胞分化

    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分化异常的疾病,但并非"一旦成为癌细胞,永远就是癌细胞",大量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和诱导分化剂作用下,肿瘤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细胞。这就为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治疗已成为国际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形态学上的分化成熟是表明肿瘤细胞分化的基本标志之一。如袁淑兰等将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经0.5μg/ml丹参酮处理4天后,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稀疏,大小趋向一致,细胞核质比例变小,胞质内出现分化良好的细胞器;经细胞生长测定发现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8.1%,台盼蓝染色未见死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myc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而c-fos基因表达增强。因此认为丹参酮可能是通过调节SMMC-7721细胞原癌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的。
, 百拇医药
    另外,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也是识别细胞分化的重要指标。黄炜等观察到,1.0mmol/L和3.0mmol/L桂皮酸均有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使代表肝细胞分化的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和碱性磷酸酶(ALP)比活力明显升高(P<0.05、P<0.01),而使肝癌细胞异常分化的标志甲胎蛋白(AFP)分泌量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明显下降(P<0.05、P<0.01),可见桂皮酸有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其作用。

    曾小莉等则从形态学和生化代谢两方面,观察了400μg/ml人参总皂甙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诱导分化作用。发现癌细胞经处理后,在形态学上出现了向正常肝细胞方向逆转的现象,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化代谢上

    ALP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AFP合成明显下降(P<0.01);提示人参总皂甙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同样,张燕军等观察了苦参碱对SMMC-7721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发现处理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亚细胞结构趋于正常,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培养天数相同的对照组细胞,γ-GT活性逐日下降,TAT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细胞,处理6天后,细胞DNA含量降低,S期细胞数增加,可见,苦参碱可使SMMC-7721细胞聚集于S期,诱导其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 http://www.100md.com
    同样,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也被应用到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中。黄育华等分别观察了富硒珍珠茶含药血清及其提取液直接添加,和叶下珠含药血清及其提取液直接添加对BEL-7402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富硒珍珠茶、叶下珠及两者含药血清都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及克隆形成,减少细胞AFP的合成和分泌,抑制γ-GT活性,促进白蛋白(ALB)的合成和分泌,并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还可促使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分化,从而对BEL-7402细胞起诱导分化作用。刘平等则选取临床肝癌治疗常用的益气药黄芪、白术,温阳药附子、肉桂,补肾药虫草菌丝、仙灵脾,养阴药麦冬、北沙参,分别制备含药血清作用于SMMC-7721细胞,结果发现,养阴药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余三组均无此作用;养阴药分别与其他三组药配伍后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但只有益气养阴的作用显著强于养阴药;在降低细胞核浆比与AFP分泌量,提高ALB的合成、细胞内cAMP含量以及与P53蛋白、抑制P21ras蛋白表达等与其抑制增殖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以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的作用最突出,与对照组相比,养阴药提高44.5%,益气药提高24.3%,而益气养阴组较养阴药提高60.3%,较维甲酸提高20.8%。可见,养阴药麦冬、北沙参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益气药黄芪、白术对养阴药这一作用有显著放大作用,而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是其主要作用环节。王昌俊等用扶正抗癌方含药血清处理SMMC-7721细胞一定时间后,也发现细胞内cAMP明显升高,ALB分泌增多,AFP的分泌减少,癌细胞活力明显减弱,说明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 百拇医药
    提高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

    近些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在抗肝癌的同时,还能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从而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以达到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1.提高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

    现代研究表明,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以免疫活性细胞为主,如NK细胞、T细胞、LA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甲鱼多糖每天1μg/g体重口饲肝癌(B16)实体瘤正常荷瘤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荷瘤小鼠,发现其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4.1±0.84天和38.5±1.19天,皆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显著提高两种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同样可提高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还有古卓良观察的白魔芋精粉,发现其还可显著增强荷肝癌(Heps)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使白魔芋精粉治疗组长瘤率和瘤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可见其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另外,高俊峰等在研究中药消结灵对小鼠移植实体型肝癌的抑制作用时,免疫组化染色也发现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并且枯否氏细胞功能旺盛,可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破坏癌细胞。包旭、王耐勤等分别观察了中药制剂仁康胶囊和扶正抗癌口服液(天门冬、黄芪等)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除分别可明显延长腹水型肝癌小鼠生存期、抑制实体瘤生长外,还均具有显著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作用,且扶正抗癌口服液还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
, 百拇医药
    近年来,红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张天娥等通过对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D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ETER)和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ATER)的检测,发现克癌临方药治疗组荷肝癌(H22)小鼠的三个实验结果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且ETER和ATER还明显高过正常小鼠(P<0.05和P<0.001),表明克癌临具有增强红细胞对肿瘤细胞免疫粘附和吞噬能力的作用。又如张健等观察了扶正解毒组(CM1)、活血化瘀解毒组(CM2)和扶正活血化瘀解毒组(CM3)三组中药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CM1、CM2两组的RBC-C3bRR高于空白组而RBC-ICR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瘤体大小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相关性,瘤体越大,RBC-C3bRR越低,呈负相关,而RBC-ICR越高,呈正相关。

    2.调节细胞因子的活性

    由免疫细胞及其相关细胞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潘敏求在用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小鼠移植实体型肝癌时发现,正常及荷瘤小鼠不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血清溶血素含量得到提高,对干扰素也有显著的诱生作用,抑瘤率显示为35.2%~43.6%,表明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中药不仅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更主要的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闫智勇等也观察到,中药复方癌肿宁除可明显增强荷肝癌(H22)小鼠NK细胞活性外,还可显著增强其IL-2活性,与模型对照组和5-Fu治疗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又张天娥等在研究中药复方克癌临对荷肝癌(H22)小鼠抑瘤作用时,除发现与模型组和5-Fu治疗组相比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IL-2活性外(P<0.001),还观察到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极显著高于其它组,但瘤重却大于其它组,且体重也低于正常小鼠与克癌临治疗组,一般状态、毛泽等方面均较差,显示高水平TNF似对肿瘤有促生长和造成机体损伤的作用,而克癌临治疗组TNF水平除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和5-Fu治疗组(P<0.05),却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表明克癌临具有抑制荷瘤小鼠TNF水平的异常增高,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发挥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力等积极作用。
, 百拇医药
    其他方面的研究则发现,扶正抗癌汤可明显抑制裸鼠接种人肝癌细胞生长,并能使实验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而杀伤肿瘤细胞。益气养阴方(黄芪、白术、麦冬等)对荷肝癌(HepA)小鼠的抑瘤率为53.34%,还可使小鼠生存质量明显好转,体重、胸腺重和脾脏重均增加,血浆cGMP明显降低,cAMP/cGMP明显升高(P<0.01),表明该药的作用是通过调整环核苷酸比值,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达到促进分化和抑制肿瘤生长而实现的。

    与化疗药联用的增效减毒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与化疗药物联用对克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减轻毒副损伤有确切疗效。如许继平等以荷肝癌(HepA)小鼠为观察对象,发现河车大造胶囊(紫河车、熟地、天冬、牛膝等)分别与阿霉素、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顺铂和环磷酰胺合用时,对5种化疗药物均有增效作用,合用抑瘤率分别为60.5%、72.2%、53.4%、64.8%和83.2%,同时可延长小鼠的生存率,并且河车大造胶囊在化疗期间对荷瘤小鼠造血功能(血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量)、心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尿素氮检测)和小鼠免疫功能(NK细胞、T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复合物)都有明显的保护功能。廖恒祥等用大剂量5-Fu原位肝脏隔离灌注技术行犬区域性化疗,观察静脉给药全身化疗组、区域性化疗组、区域性化疗+丹参组等不同组别的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区域性化疗组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作用明显小于同等剂量的全身化疗组,而且恢复较快;而丹参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区域性化疗组(P<0.05),表现在可显著提高T细胞、B细胞总数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方面,从而认为丹参对原位肝脏隔离灌注区域性化疗所致细胞免疫损害有保护作用。张英华等发现由白花蛇、干蟾、五倍子、延胡索等组成的克癌力胶囊,在剂量为10g/kg和30g/kg体重时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1.47%和47.79%(均P<0.01),并发现该药对环磷酰胺所引起的小鼠毒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有明显对抗作用。
, 百拇医药
    翁玉芳等通过微核试验,发现中药墨旱莲不论是灌胃还是腹腔注射,均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墨旱莲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染色体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陈志雄等观察了补肾(六味地黄汤)、健脾(四君子汤)、活血化瘀中药(丹参饮去檀香加红花)以及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功效的活髓片(黄芪、黄精、川芎等)对环磷酰胺造模小鼠骨髓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及活髓片组骨髓细胞D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骨髓细胞G1期细胞百分比以活髓片组为最高,G2期细胞百分比以健脾组为最高,S期细胞百分比以活血组为最高。表明活髓片与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骨髓抑制小鼠DNA合成的作用,且补肾、活血方还具有保护骨髓和促进骨髓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作用。

    防治肝癌的转移和复发

    叶向荣等研究发现,艾灸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神阙穴后,肿瘤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少,接种的侧腋窝淋巴结和肾门淋巴结重量也明显减小,侵犯程度明显减轻。孙婧景等观察了丹参对SMMC-7721细胞株侵袭粘附能力和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发现,经丹参处理的SMMC-7721细胞见粘附分子-1表达明显降低;丹参可抑制SMMC-7721细胞之间以及与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不但抑制了SMMC-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且促进已粘附细胞的脱落;丹参对早期和晚期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及远处转移、复发均有防治作用。王志学等动物实验证实,消瘤平移合剂对小鼠H22肝癌
, http://www.100md.com
    (术后 )自发性肺和淋巴结的转移率和转移程度、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另外,周延峰等研究也证实,扶正消瘤合剂可以明显抑制H22肝癌小鼠的实验性肺转移。

    结语

    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当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医中药无论是单味药制剂还是复方,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显示出了较好的抗肝癌作用。其机理涉及阻断致癌剂诱变、直接杀伤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DNA合成和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肝癌细胞分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防治肝癌的转移和复发以及与化疗药联用的增效减毒作用等。无疑,这些研究还不能全面揭示中药的抗肝癌机制,而且其实验结果也多是初步的,但在某些方面却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与分化已成为当前治疗肿瘤的新途径,中医药在这两方面都被证明有非常诱人的潜力;调节、保护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不仅可抑制肿瘤增殖,而且可提高机体整体的功能状态,从而延长生存期;无病防病、既病防变,某些中药还可抑制肝癌癌前病变而起到预防癌变的作用。另外,预防转移和复发是目前提高肝癌疗效和生存率的关键,活血化瘀中药在这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作用;肝癌的综合治疗对于疗效的提高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中医中药有计划地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结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远期疗效。这些,都有待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相信通过这些系统研究,中医药对肝癌的预防和治疗将会有新的突破。,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