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医风范--悼念恩师盛国荣教授
2003年6月13日,我们亲爱的恩师盛国荣教授因病不幸在厦门逝世,这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解疑释难、指点迷津的导师,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沉浸在哀思之中,恩师几十年来的口传面授、谆谆善诱犹历历在目,音容宛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唁电中对盛师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盛国荣先生献身于中医药事业。一生为人民群众诊治疾病,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著名的专家、学者。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平易近人,深得广大同事和患者的爱戴和尊敬”。
如今,我们所敬爱的恩师盛国荣教授怀着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然而,当我们怀着祟敬的心情缅怀恩师一生“两脚踏翻坎坷路,一腔热血荐歧黄”的非凡经历,不禁对一代名医风范,肃然起敬。
盛国荣教授,号曙光,福建省南安人。生前系福建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厦门苏颂学术研究会会长。解放前任厦门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上海光华杂志社厦门分社社长及上海《新中医药月刊》编辑等职。解放后历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编审委员,福建省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委,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中心客座教授,菲律宾中国养生学院名誉院长,印尼盛国荣中医药学院院长。香港中医诊疗院名誉院长,台湾同庆医院名誉院长等。并历任厦门市人民代表、政协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 百拇医药
继承家业 勤学出真知
盛师出身于八代世医之家,幼禀庭训、秉承家业,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精神,其父常以“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及“学问勤中得,好书不负人”以勉励他。七岁熟背汤头歌诀,十二岁读完《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濒湖脉诀》等歧黄名著。口诵手抄,每夜均到“三更灯火五更鸡”。
盛师十六岁行医故里,受其乡里儒医陈大玉、陈志远先生及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名师之熏陶,勤求博采,撷取精华,学与日增,识验渐丰。16岁那年,有三位菲律宾华侨慕盛父之名,千里来求诊,适逢盛老先生出诊他乡,一时无法赶回。华侨中有人探问盛师,可代乃父诊病否,盛师听后既紧张又喜悦口:“我先一试,如果不行,请各位先生择日再来,面请家父诊治”,经过望闻间切,细辨阴阳寒热虚实后,一张张处方终于开就,三位华侨大加赞扬,并留下7块大洋,如愿而去。盛师将首次得到的诊金,买了一部《辞源》,几十年来,这部《辞源》一直伴随着他踏翻人生坎坷路,历尽人间沧桑,而今仍珍藏在身边。
, 百拇医药
倾资办学 桃李满天下
盛师徙居厦门后,先在南安会馆边行医边帮忙抄抄写写,尽管生计维艰,日无三餐,但盛师“不为稻粱谋,惟护中医事业”和“不患身之死,而患道之亡”,对中医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使他萌生办班兴学之念头,盛师的这一想法,受到当时卫生部门的支持,盛师于1950年创办了“中医科学研究社”,并开设“中医函授班”。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盛师节衣缩食,将每一分钱均投入到办学之中。1951年秋,盛师又担任厦门市中医进修班负责人,自1951年起多次应邀参加省中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初盛师不适余力地参加创办中医传授班及中医大专班。盛师还于1956年受当时中侨委之托在厦门大学创办全国首家面向海外的“华侨中医函授部”,在一无教材,二缺师资等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盛师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伏案编写了《内经要略》、《伤寒论浅释》、《温病要义》、《中医基础学》及《中医诊断学》等讲义。并亲自执笔起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中医函授部倾注了全部心血,现在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五大洲,达一万多人。目前不少名老中医或中医院校负责人均为盛老之学生或蒙受盛老之熏陶。
, 百拇医药
精益求精
起沉疴痼疾
盛师自16岁行医以来,历经70余年之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见解,其间救死扶伤,起沉疴挽痼疾,非言辞所能尽达。早在20世纪50年代,盛师曾以片仔癀配合中药方治疗被洋医生判为不治之症的菲律宾华侨胡先生的癌症,不仅使他多活了3、4年,并因此也使当时少为人知的片仔癀一时名噪国内外,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特效抗生素”。胡先生为此特地撰文登于《福建日报》,赞誉盛师精湛之医术和高尚之医德。盛师还治疗某部队首长,因长期风餐露宿而患慢性结肠炎,终日小腹冷痛,即使炎夏盛暑也须以毛巾裹腹,大便溏滑日十数次,经中西医诊治,未能痊愈。盛师经过细心诊察,认为乃脾肾虚寒重症,非重剂温补脾肾不能著效,即处予重剂附子、细辛等,其用量之重令药师目瞪,经盛师签字保证后方给药,经三诊后,该首长多年痼疾,冰消瓦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盛师尝云:对于疑难顽症,证要辨得准、药要用得狠,胆大心细,方能起沉疴、挽痼疾。找盛老诊病的,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一般平民百姓;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或是家徒四壁之贫民,盛师不论其身份之高低,家境之贫富均一视同仁,精心诊治,不遗余力,尝云:“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不仅以此为座右铭,也常以此勉励后辈学者。
, http://www.100md.com
著书立说 业绩传千秋
盛师不仅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家、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学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学术见解独到的医学大师。同道们赞其:上临床能医疑难顽症,上课堂能说会道,谆谆善诱,写文章独具匠心。盛师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医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共计1千多万字。在这些凝聚着盛师70余年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的论文和著作中,反映了盛师超群之卓见,非凡之才能。
早在20世纪50年代,盛师即于《北京中医月刊》发表了对中医营卫的独特见解,在国内首次提山中医所说的“营”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功能,营气具有血液循环的功能;认为“卫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淋巴球与白血球功能,具有调节中枢与氧化的作用。这一独特的见解,在当时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被大多数医学家所认同,纷纷被引用。盛师还是国内最早应用中医运气学说探讨与疾病关系的探索者,他以大量的临床资料,无可辨驳地证实运气学说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盛师的不少医学论文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即被中科院译成外文交流到国外,诸如“中医治疗慢性肾炎86例疗效报告”、“治疗风湿性关节痛620例初步经验介绍”、“高血压68例临床治疗初步观察”等。
盛老虽是一代中医宗师,然自年青时即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所以在他的不少论文著作中也体现出“洋为中用”、善于汲取现代科技成果的开拓精神。在盛师的亲自指导下,在省市有关高校计算机系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曾先后将其诊治痹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编制成电脑软件,并向港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输出,为造福子孙后代,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做出了贡献。
中外交流 歧黄传四海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人纷纷走出国门,奔赴世界各地。斯时,尽管盛老已届古稀之年,然仍为了传播中医学术,交流医学心得,盛师不辞辛劳,先后应邀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地区视察访问、讲学授课,进行学术交流及诊病,深受当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赞誉…
, 百拇医药
1983年6月25日,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一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上,盛师的“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痹症论治”和“白虎汤加减在临床的运用”等三篇论文在大会交流,受到各国与会者的重视。1995年金秋时节,耄耋之年的盛老再度受邀访问马来西亚,不仅作了题为“肝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的临床经验”等学术讲座,而且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及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当时,马来西亚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部政务次长陈财和先生还特请盛师为其把脉诊病。1985年4月盛师应新加坡中国成药药酒中心和同济医药研究院之邀赴新加坡视察、讲学,作了题为“中医对痹症的治疗研究”等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并应邀在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第九届毕业典礼上致词祝贺。为表彰盛师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医学术经验,新加坡中医学院和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特赠送盛师镌有“跨国传经”的奖牌等纪念品,新加坡南安会馆还出资再版《内经要略》一书,并特请当地著名书法大师潘受为其题签。
在新加坡期间,当地富商柯老先生身患哮喘等多种疾病,长期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著,特邀盛老诊治。盛师诊为脾肾阳虚,处予人参、附子、肉桂、鹿茸、蛤蚧等温补脾肾之重剂,因新加坡地处热带,天热地湿,当地医生畏温热药如蛇蝎,对于盛师之处方,病家颇有疑虑,迟迟不敢服药,经盛老耐心细析病情方试服,不料药后病情锐减,经数诊而痊愈。当地名医赞叹不已,云:非盛老学验之丰,无人敢用此药。消息传开,求诊者门庭若市,令盛师应接不暇。
, 百拇医药
七十年辛勤耕耘,医教研硕果累累。盛师一生的默默奉献赢得了省、市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和嘉奖。盛师于1958年先后荣获卫生部颁发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卫生医药技术革命先锋”和福建省卫生厅颁发的“卫生保健事业革命先锋”等奖状,并被评为福建省卫生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福建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盛老的光辉业绩先后被《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东方之子》、《世界名中医》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重要辞书收载。面对诸多的荣誉,盛师胸怀坦荡,常以“不愿世夸声色好,只留嘀嗒在人间”以自勉。
尽管一代名医、我们敬爱的恩师盛国荣教授逝世了。然而,盛师一生为之奋斗不息的中医药事业和他生前所留下的不朽遗著将永放光芒!盛师的学术思想将万古长青!
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学习盛国荣先生的优秀品质,为盛师未尽的中医药事业克尽己责,并使盛师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敬爱的恩师,安息吧!, 百拇医药(柯联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唁电中对盛师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盛国荣先生献身于中医药事业。一生为人民群众诊治疾病,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著名的专家、学者。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平易近人,深得广大同事和患者的爱戴和尊敬”。
如今,我们所敬爱的恩师盛国荣教授怀着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然而,当我们怀着祟敬的心情缅怀恩师一生“两脚踏翻坎坷路,一腔热血荐歧黄”的非凡经历,不禁对一代名医风范,肃然起敬。
盛国荣教授,号曙光,福建省南安人。生前系福建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厦门苏颂学术研究会会长。解放前任厦门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上海光华杂志社厦门分社社长及上海《新中医药月刊》编辑等职。解放后历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编审委员,福建省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委,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中心客座教授,菲律宾中国养生学院名誉院长,印尼盛国荣中医药学院院长。香港中医诊疗院名誉院长,台湾同庆医院名誉院长等。并历任厦门市人民代表、政协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 百拇医药
继承家业 勤学出真知
盛师出身于八代世医之家,幼禀庭训、秉承家业,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精神,其父常以“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及“学问勤中得,好书不负人”以勉励他。七岁熟背汤头歌诀,十二岁读完《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濒湖脉诀》等歧黄名著。口诵手抄,每夜均到“三更灯火五更鸡”。
盛师十六岁行医故里,受其乡里儒医陈大玉、陈志远先生及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名师之熏陶,勤求博采,撷取精华,学与日增,识验渐丰。16岁那年,有三位菲律宾华侨慕盛父之名,千里来求诊,适逢盛老先生出诊他乡,一时无法赶回。华侨中有人探问盛师,可代乃父诊病否,盛师听后既紧张又喜悦口:“我先一试,如果不行,请各位先生择日再来,面请家父诊治”,经过望闻间切,细辨阴阳寒热虚实后,一张张处方终于开就,三位华侨大加赞扬,并留下7块大洋,如愿而去。盛师将首次得到的诊金,买了一部《辞源》,几十年来,这部《辞源》一直伴随着他踏翻人生坎坷路,历尽人间沧桑,而今仍珍藏在身边。
, 百拇医药
倾资办学 桃李满天下
盛师徙居厦门后,先在南安会馆边行医边帮忙抄抄写写,尽管生计维艰,日无三餐,但盛师“不为稻粱谋,惟护中医事业”和“不患身之死,而患道之亡”,对中医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使他萌生办班兴学之念头,盛师的这一想法,受到当时卫生部门的支持,盛师于1950年创办了“中医科学研究社”,并开设“中医函授班”。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盛师节衣缩食,将每一分钱均投入到办学之中。1951年秋,盛师又担任厦门市中医进修班负责人,自1951年起多次应邀参加省中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初盛师不适余力地参加创办中医传授班及中医大专班。盛师还于1956年受当时中侨委之托在厦门大学创办全国首家面向海外的“华侨中医函授部”,在一无教材,二缺师资等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盛师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伏案编写了《内经要略》、《伤寒论浅释》、《温病要义》、《中医基础学》及《中医诊断学》等讲义。并亲自执笔起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中医函授部倾注了全部心血,现在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五大洲,达一万多人。目前不少名老中医或中医院校负责人均为盛老之学生或蒙受盛老之熏陶。
, 百拇医药
精益求精
起沉疴痼疾
盛师自16岁行医以来,历经70余年之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见解,其间救死扶伤,起沉疴挽痼疾,非言辞所能尽达。早在20世纪50年代,盛师曾以片仔癀配合中药方治疗被洋医生判为不治之症的菲律宾华侨胡先生的癌症,不仅使他多活了3、4年,并因此也使当时少为人知的片仔癀一时名噪国内外,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特效抗生素”。胡先生为此特地撰文登于《福建日报》,赞誉盛师精湛之医术和高尚之医德。盛师还治疗某部队首长,因长期风餐露宿而患慢性结肠炎,终日小腹冷痛,即使炎夏盛暑也须以毛巾裹腹,大便溏滑日十数次,经中西医诊治,未能痊愈。盛师经过细心诊察,认为乃脾肾虚寒重症,非重剂温补脾肾不能著效,即处予重剂附子、细辛等,其用量之重令药师目瞪,经盛师签字保证后方给药,经三诊后,该首长多年痼疾,冰消瓦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盛师尝云:对于疑难顽症,证要辨得准、药要用得狠,胆大心细,方能起沉疴、挽痼疾。找盛老诊病的,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一般平民百姓;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或是家徒四壁之贫民,盛师不论其身份之高低,家境之贫富均一视同仁,精心诊治,不遗余力,尝云:“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不仅以此为座右铭,也常以此勉励后辈学者。
, http://www.100md.com
著书立说 业绩传千秋
盛师不仅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家、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学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学术见解独到的医学大师。同道们赞其:上临床能医疑难顽症,上课堂能说会道,谆谆善诱,写文章独具匠心。盛师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医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共计1千多万字。在这些凝聚着盛师70余年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的论文和著作中,反映了盛师超群之卓见,非凡之才能。
早在20世纪50年代,盛师即于《北京中医月刊》发表了对中医营卫的独特见解,在国内首次提山中医所说的“营”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功能,营气具有血液循环的功能;认为“卫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淋巴球与白血球功能,具有调节中枢与氧化的作用。这一独特的见解,在当时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被大多数医学家所认同,纷纷被引用。盛师还是国内最早应用中医运气学说探讨与疾病关系的探索者,他以大量的临床资料,无可辨驳地证实运气学说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盛师的不少医学论文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即被中科院译成外文交流到国外,诸如“中医治疗慢性肾炎86例疗效报告”、“治疗风湿性关节痛620例初步经验介绍”、“高血压68例临床治疗初步观察”等。
盛老虽是一代中医宗师,然自年青时即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所以在他的不少论文著作中也体现出“洋为中用”、善于汲取现代科技成果的开拓精神。在盛师的亲自指导下,在省市有关高校计算机系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曾先后将其诊治痹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编制成电脑软件,并向港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输出,为造福子孙后代,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做出了贡献。
中外交流 歧黄传四海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人纷纷走出国门,奔赴世界各地。斯时,尽管盛老已届古稀之年,然仍为了传播中医学术,交流医学心得,盛师不辞辛劳,先后应邀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地区视察访问、讲学授课,进行学术交流及诊病,深受当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赞誉…
, 百拇医药
1983年6月25日,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一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上,盛师的“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痹症论治”和“白虎汤加减在临床的运用”等三篇论文在大会交流,受到各国与会者的重视。1995年金秋时节,耄耋之年的盛老再度受邀访问马来西亚,不仅作了题为“肝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的临床经验”等学术讲座,而且大力宣传饮茶有益健康及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当时,马来西亚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部政务次长陈财和先生还特请盛师为其把脉诊病。1985年4月盛师应新加坡中国成药药酒中心和同济医药研究院之邀赴新加坡视察、讲学,作了题为“中医对痹症的治疗研究”等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并应邀在新加坡中医学研究院第九届毕业典礼上致词祝贺。为表彰盛师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医学术经验,新加坡中医学院和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特赠送盛师镌有“跨国传经”的奖牌等纪念品,新加坡南安会馆还出资再版《内经要略》一书,并特请当地著名书法大师潘受为其题签。
在新加坡期间,当地富商柯老先生身患哮喘等多种疾病,长期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著,特邀盛老诊治。盛师诊为脾肾阳虚,处予人参、附子、肉桂、鹿茸、蛤蚧等温补脾肾之重剂,因新加坡地处热带,天热地湿,当地医生畏温热药如蛇蝎,对于盛师之处方,病家颇有疑虑,迟迟不敢服药,经盛老耐心细析病情方试服,不料药后病情锐减,经数诊而痊愈。当地名医赞叹不已,云:非盛老学验之丰,无人敢用此药。消息传开,求诊者门庭若市,令盛师应接不暇。
, 百拇医药
七十年辛勤耕耘,医教研硕果累累。盛师一生的默默奉献赢得了省、市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和嘉奖。盛师于1958年先后荣获卫生部颁发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卫生医药技术革命先锋”和福建省卫生厅颁发的“卫生保健事业革命先锋”等奖状,并被评为福建省卫生先进工作者。1978年被福建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盛老的光辉业绩先后被《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东方之子》、《世界名中医》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重要辞书收载。面对诸多的荣誉,盛师胸怀坦荡,常以“不愿世夸声色好,只留嘀嗒在人间”以自勉。
尽管一代名医、我们敬爱的恩师盛国荣教授逝世了。然而,盛师一生为之奋斗不息的中医药事业和他生前所留下的不朽遗著将永放光芒!盛师的学术思想将万古长青!
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学习盛国荣先生的优秀品质,为盛师未尽的中医药事业克尽己责,并使盛师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敬爱的恩师,安息吧!, 百拇医药(柯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