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古代名人
编号:10310783
吕留良医药轶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48期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和出版家,也是一位以民族气节称誉天下的颇负盛名的儒医。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经称他为“一代豪杰之胤”。吕留良从32岁起,拜“浙中二高”之一的名医高鼓峰为师,研习中医药学,尽得其真传,至46岁结束悬壶行医生涯,留下了中国医学史上的珍闻轶事。

    吕留良,字庄生,号晚村,别号吕医山人。少攻举子业,为邑诸生。死后四十年,受雍正朝曾静案所兴文字狱的株连,被剖尸戮棺,著作被销毁殆尽。吕留良25岁被迫应举成了秀才,后与友人陆雯若、吴之振、吴自牧等人结社,评选时文,抨论八股取士的利弊得失。选刻的“天盖楼”选本,风行全国。38岁时,吕留良拒不应试士子,被革掉秀才。从此便归隐南阳村创立南阳讲习堂教授弟子,传播朱熹的学说。他一面行医自给衣食,一面经营刻书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晚年逃避朝廷的征召剪发为僧,改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隐居不仕。

    顺治17年(公元1660年),吕留良患病卧床不起,经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之弟黄宗炎的介绍,鄞县名医高鼓峰至语溪,为吕留良诊脉疗疾。高斗魁,字旦中,号鼓峰,四明(今浙江鄞县)人。习儒精医,治学宗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赵献可,是中医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他临证强调脉、症、时三者互参,对儿科的麻痘惊疳和妇科的胎前产后病亦多治验。撰有《医家心法》三卷、《四明医案》一卷传于世。清代医家胡念庵称其“所言多奇论,治病多奇中”。吕留良病愈后,曾以:“村醪有味天然淡,野菊无名分外香”的诗句相赠,二人遂结为知己。是年秋天,高鼓峰也寓居崇德行医施药,吕留良遂拜其门下学习医学药理。“医废终年学,书堆满屋贫。生惭皇甫谧,犹得读经旬”。这便是他习医研药刻苦攻读医学经典的笔录。康熙9年(公元1670年),高鼓峰病逝。吕留良亲赴宁波料理他的丧事,表明他对这位医友文朋的依依深情。“愿随正叔长论易,真为云翁更学医”。

    吕留良虽然学医于高氏,亦遥承张介宾、赵献可的学术思想,推崇温补法。主张随证论治,师古而不泥古,立法处方颇有特色。《东庄医案》录集了他临症治验的30多个医案,多用人参与地黄,反映了他的辨证思维观和用药风格。吕氏曾治一名久患下血的病人,忽然滞下、口渴不饮,继而体热、脉洪数。吕留良先用白术、茯苓、山药、薏苡强其脾气以统血,次用黄连、泽泻、丹皮等以解其郁积之热;然后用熟地、当归、芍药等以复其阴,使病人痊愈。纵观其脉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可窥吕留良温补学派的学术思想的一斑。

    康熙13年(公元1674年),在理学大儒张履祥的劝说下,加之吕留良忙于著述、讲学和经营“天盖楼”刻局,停止行医。他在《复翁卫公书》中说:“今春自誓,不但不提囊行药,并叩关谒医者,一概因辞”。从而结束了长达14年的歧黄生涯。吕留良一生的著作颇丰,虽几经禁毁仍流传于世。其中的医药学著作有,评价赵献可学术思想的《吕氏医贯》,记录其临症验案的《东庄医案》等。吕留良在他的诗作中,亦有描写自己卖文卖药隐居生活乐趣的句子,如“系门邻借撑农具,出港人从写药方”等,都具有史料价值。, http://www.100md.com(原所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