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11115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改善心搏骤停病人生活质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43期
     本报讯 加拿大渥太华健康研究院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Stiekk等报告,心搏骤停患者如能由在场的非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并获得成功,可以生活得很好。(Circukation 2003,108∶1939)

    有人认为心搏骤停幸存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常常严重受损。该研究表明这种看法并不正确。美国每年估计有25万人死于医院外发生的心搏骤停,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仅约为5%,这是因为死亡前复苏时间只有5~10分钟。

    Stiekk等发现,如果在场的非医务人员能及时提供CPR,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可提高2倍。这是因为CPR开始越早,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就恢复得越早,脑受损越轻。

    该研究发现,在纳入研究的8000多例心搏骤停患者中,送医院前接受过现场非医务人员CPR的只有14.3%。Stiekk等说:“很遗憾,现场非医务人员CPR常常被忽略。安大略省的这一统计数字在10年内没有多大改变。人们常常担心高科技不好学,实际上只需接受一些基本训练,任何人都能够掌握CPR技术。”

    该研究共纳入1995-2000年期间安大略省20个城市的医院外心搏骤停病人。4%的病人至少生存1年。Stiekk等在发病1年以后与病人连系,对268例病人进行了回访。从视力、听力、语言、活动、动作灵敏度、情绪、认知功能和疼痛等8个方面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总的说来,病人的生活质量很好。86%的病人脑功能良好,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0.80,相同年龄组普通人群的平均评分为0.83(分值范围0~1分)。这表明心搏骤停幸存病人的生活质量几乎和普通人相同。

    研究发现,在家庭内发病者,CPR率最低。而80%的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庭内的。因此,Stiekk等认为,亲人有心脏病者,应该学习CPR技术。, 百拇医药(三金)